高血压脑出血术后镇静镇痛药物联合呼吸机对预防术后再出血疗效分析
2019-10-21李真
李真
摘要:目的:研究高血压脑出血术后镇静镇痛药物联合呼吸机对预防术后再出血疗效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3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103例高血压脑出血行定向引流术的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的先后次序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52例患者,对照组51例患者。对照组将给予镇静剂进行镇痛,观察组采用镇静剂联合呼吸机进行镇痛。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出血疗效。结果:观察组的再出血率为15.3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5.29%,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镇静镇痛联合呼吸机的方式预防术后在再出血效果更好,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再出血率,值得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镇痛镇静;高血压脑出血;呼吸机;再出血疗效
高血压脑出血是威胁人们生命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我国高血压患者主要人群为中老年人,且随着社会的老年化,高血压脑出血患病人群呈现出年轻趋势[1]。患有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在进行手术之后常常会出现疼痛以及意识障碍的情况,再加之手术后的麻醉作用,患者很容易出现躁动,患者的颅内压以及血压均有所升高,很容易增强患者的术后出血率以及病死率。因此,手术后给予患者适当的镇静镇痛是能够提升患者舒适度的主要方法,能够有效帮助患者保护其脑功能。本次研究主要以高血压出血术后镇静镇痛药物联合呼吸机对预防术后再出血疗效分析为主,本次研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2017年3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103例高血压脑出血行定向引流术的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其中70例男性,33例女性,年龄为53~72岁,平均年龄(60.82±1.32)岁,按照患者入院的先后次序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52例患者,对照组51例患者。所有患者均为非外伤性脑出血,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心肝肾功能衰竭者,精神障碍者,以及外伤性脑出血患者。两组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镇静镇痛药物进行护理,术后24小时内为给对照组使用芬太尼以及咪唑达伦进行静脉泵入,咪唑达轮50mg与芬太尼0.2mg,将其稀释至50ml,并且以每小时2~8ml的速度对患者进行静脉泵入。
观察组患者给予镇静镇痛药物联合呼吸机进行护理,同样给予患者50mg咪唑达轮以及0.2mg芬太尼进行镇静。此外,给予患者呼吸机护理[2]。首先给予患者常规鼻导管或者面罩,为患者进行持续输氧,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的病情对其进行颅内降压,并给予抗生素进行治疗。引流术结束后对患者进行呼吸机间歇纯氧治疗,吸气峰压设置在8~12cm,并且将吸氧浓度设置在90~95%左右,首次对患者进行1h间歇纯氧治疗时,观察患者的適应程度,并且给予患者每日4次的间歇纯氧治疗。
1.3统计学分析
本次的数据录入以及计算采用SPSS20.0软件实现,计数资料则采用(%)来表示,计量数据则采用( )表示,以t与2检验,如果P<0.05,则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的再出血率为15.3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5.29%,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危险疾病,随着临床医学的发展,高血压脑出血能够通过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3]。但术后患者很容易出现疼痛或是不清醒的情况,再者的颅内压以及血压均有所升高,很容易增强患者的术后出血率以及病死率。因此在手术后给予患者适当的镇静镇痛是能够提升患者舒适度的主要方法,能够有效帮助患者保护其脑功能。镇静治疗能够有效降低儿茶酚胺以及神经肽的水平,使得受到高负荷状态的器官恢复正常。再加之高血压脑出血后很容易因为缺氧导致继发性的脑损伤,采用呼吸机能够及时为患者供氧,降低脑损伤的概率,从而起到改善患者预后的作用。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再出血率为15.3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5.29%,这一结果说明采用镇静镇痛联合呼吸机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再出血率,患者的恢复效果更好。
综上所述,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镇静镇痛联合呼吸机的方式预防术后在再出血效果更好,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再出血率,值得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张春声,马金花,金洋,等. 镇静镇痛在预防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疗效观察[J]. 内蒙古中医药,2017,32(8):101-102.
[2]胡益岚,汤崇辉,方战舰,等. 右美托咪啶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镇静镇痛中的应用[J]. 浙江医学,2017,9(10):902-903.
[3]陈晓刚,李文玲,王昆鹏,et al.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实施镇痛镇静治疗的临床效果[J]. 医学与哲学(B),2017,38(7):4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