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术学科的核心素养与德育教育的结合与实践

2019-10-21邓凯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33期
关键词:高中美术实践德育

邓凯

摘  要:高中美术教学中应基于核心素养的培养融合德育教育。本文首先分析了高中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其次分析了高中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学的重要性,再次总结了高中美术学科的核心素养与德育教育的结合实践经验,以为高中美术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美术;核心素养;德育;实践

高中美术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情感意识,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提供帮助。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美术必须以核心素养培养为目标开展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融合德育教育,可以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为学生日后进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高中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

在2014年之后,高中美术教学修订了《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美术教育开始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在美术教育发展的过程中,通常都是以“技”为重点开展教学,逐步进入以“道”为重点,而核心素养的提出,为高中美术教学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综合起来有以下几点: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文化理解。对于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不能够单一地将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或者文化理解作为核心素养培养的目标,而是应该将这几点综合在一起,作为高中生成长过程中的一种需求。

二、高中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学的重要性

美术教学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而在此基础上,只有将德育渗透其中,让学生在学习美术知识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三观,这样才能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德育教育的教学效果比较缓慢,其与其它技能有所不同,只有将德育相关的知识慢慢渗透到教学中,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如果采取填鸭式教学,那么无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只有采取良好的教学方法渗透德育内容,才能使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更好,以此使美育和德育相辅相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三、高中美术学科的核心素养与德育教育的结合实践经验

(一)通过艺术家生活经历渗透德育

高中美术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向学生介绍著名画家的生活故事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帮助学生感受到画家的精神气质,引导他们产生感情共鸣,从而达到净化学生心灵,提高学生内心修养的教学目的。如在讲古代著名画家时,我就向学生介绍了顾恺之吃甘蔗的故事:顾恺之是中国古代最有名的画家之一,有一天,他跟随着将军去外地视察民生,当地的官员为他们准备了当地的特产甘蔗。将军故意将甘蔗苦的一头递给他吃,顾恺之吃了,别人都笑话他,结果顾恺之道:“你们一开始就把甘蔗最甜那一段吃掉了,之后再吃越来越不甜,最后吃到末端索然无味。而像我这么从尖端开始吃,就会越吃越甜‘渐入佳境,最后吃完还能有无限回味。”这样,我通过向学生介绍顾恺之的小故事,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了过来,在故事之中向学生传授“先苦后甜”的人生道理。学生沉浸在故事之中,明白了做人的道理,德育教学就在无声无息之中完成了。

(二)通过艺术作品的鉴赏渗透德育

一件好的作品包能向观察者展示出丰富的内容,艺术品的鉴赏可以提高人的审美意识。高中美术教学中,艺术品鉴赏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教师可以结合艺术作品的鉴赏来实施德育教育,帮助学生提高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涵养。下面我将以《清明上河图》的鉴赏为例来谈一谈如何结合作品鉴赏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教师首先提问:清明上河图是我国的艺术瑰宝。今天我们将通过电脑来欣赏这幅传世的名画,你看到了什么?学生们纷纷作答,而且观察的都比较仔细。之后教师可以再提问学生观察之后的感受。生1回答:通过图画可以看出当时的城市已经发展的很好,人民生活相对比较安定。生2回答:作者用心设计,收录了大量的生活场景。从图画中可以推断出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之情。通过我的引导,学生养成了仔细观察的好习惯。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尊重了学生主观能动性,还培养了学生独立自主的精神。在欣赏的过程中,学生观察到了古代人民的生活画面,对我国的文化历史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也被激发出来。

(三)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美

德育工作与生活紧密相关,学会观察生活中的美有助于培养学生发现美、体现美的能力,这对于学生道德修养的提升意义重大。艺术来源于生活,美术教师倘若能够找准艺术与生活的结合点,再融入德育教学,高中美术德育水平将会大大提升。具体而言,平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多去观察生活,让学生实实在在的感受生活的不同方面,并引导学生从中感受形式美与精神美,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思想的熏陶。例如天津大爆炸事件中消防官兵们逆着人群前行这一场面,在猛烈的火势面前消防官兵们渺小得不能再渺小,然而他们选择了逆行,这种奉献精神令人深受感染。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分析对这一场面的感受,谈谈它美在哪里,再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经验进行自由创作。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逐渐学会用心感受生活中的点滴美好,学会观察生活中一切与美有关的事物,經过熏陶学生的修养情操也会因此得到提升。

(四)学会利用多媒体渗透德育教育

现代技术的发展推动了高中美术教学的发展,高中美术教育中的德育渗透同样应当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发挥多媒体的优势作用,通过文字、音乐、动画等形式刺激学生的感官体验,创建良好的教学氛围,唤醒学生的情绪,启发学生,引导学生。例如在引导学生鉴赏中国民间美术作品时,教师可以播放轻柔的音乐,一边展示优秀的典型美术作品,一边向学生讲解民间美术作品如农民画、刺绣、剪纸等等,教师除了分析美术作品的艺术美之外还要分析作品所传递出的人民群众的心理、信仰、道德观念,再结合当下德育教学目标进行德育渗透。学生的情绪不知不觉地被各种民间美术作品引导,作品反映出来的劳动人民美好的道德情操也将会对学生产生影响,将美好的精神品质缓缓注入学生的心底,进而推动德育工作进一步地深入。

四、总结

总之,高中美术教学提升学生审美能力、鉴赏能力发挥重要作用,同时还对能提升学生的整体素养,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德。因此,教师在美术教学中,应当注重德育内容,将美育和德育相互结合,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学习到美术知识的同时,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实现学生的美术技能与德育成长的双管齐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钱丽丽.核心素养下高中美术课教学思考[J].美与时代(中),2017(03):102-103.

[2]  姜铃.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德育工作实践与探究[J].学周刊,2018(04):32-33.

基金项目:本文是衡阳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核心素养视阈下学科德育及资源建设的实效性研究》(项目编号:XDJ2018134)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高中美术实践德育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新课改后的高中美术教学反思
谈高中美术鉴赏教育中审美价值的研究
民间剪纸在高中美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