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药品生产企业加强质量成本管理的策略探讨

2019-10-21孙红霞

名城绘 2019年8期
关键词:策略

孙红霞

摘要:对药品生产企业来说,质量成本管理不仅是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也是成本管理的核心内容,对企业的生产和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此基礎上,本文首先分析了制药企业质量成本的构成,然后探讨了质量成本管理的意义,包括加强药品生产质量,降低企业成本支出。最后,对如何加强制药企业质量成本管理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如完善成本管理体系,明确成本管理责任,适度提高预防成本。

关键词:药品生产企业;质量成本管理;策略

对生产企业来说,质量管理和成本管理是管理活动中最重要的两个内容。质量成本管理作为质量管理与成本管理的交叉点,是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的新概念。指与企业质量管理有关的一系列成本管理活动。它在企业质量控制和成本管理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药品是关系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的特殊商品。质量控制是药品生产中最重要的内容。

1药品生产企业质量成本构成

第一、预防成本。指预防不合格药品而产生的费用,是质量成本控制的先导内容。预防成本的构成较为多样,比如,药品企业为加强质量管理,在制定质量方针、计划中所产生的成本;又如药品企业针对员工质量管理教育培训而产生的成本等。第二、检验成本。药品的产品鉴定是生产中的重要程序,会产生相应的成本开支。鉴定成本包括原材料、辅料的检验成本;药品中间体的检验成本;药品生产完成后的验收成本;此外,鉴定设备的维修、保养费用也属于鉴定成本的范围。第三、损失成本。损失成本由内部损失成本、外部损失成本两个方面的内容构成。内部损失成本指发生在企业内部的损失成本,比如产品在出厂前发生质量问题,难以向市场销售而导致的损失;又如产品质量事故的分析处理费用等。外部损失成本指产品销售后,因故障而产生的成本,比如因医药产品质量问题导致使用的患者生命财产损失的赔偿费用等。

2药品生产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成本管理意识落后

药品生产企业管理人员还停留传统意义上的成本管理上,大部分关注在材料成本和销售环节的费用上,只抓生产过程成本,没有对产品生命周期成本进行有效控制。而成立初期,没有对投资进行可行性研究分析或分析不足,对成本没有科学的预测和判断,严重的会造成投资失败;研发阶段以技术为大,不计成本,造成后期成本过高,无法改变;管理不善造成浪费现象。这些环节都是制约成本因素,因管理者的思想落后,事后发现损失已经不可挽回。

2.2产品研发设计脱离产品成本控制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因素:财务人员对产品设计的专业技术知识缺乏;研发人员在设计工艺过程成本意识薄弱。

2.2.1财务人员缺乏产品设计方面专业技术知识

财务人员在参与产品设计时,有些专业性强、要求技术高的知识无法掌握,所以对产品设计方案中成本不合理之处无法及时指出问题。会导致企业没有有效地对成本进行考核与监督。

2.2.2研发人员在设计工艺过程中成本意识薄弱

研发人员只注重研发成果,单从技术角度看产品设计,对中间程序带来的后续人工、材料、设备等不必要开支没有足够的认识。对于工艺设计认为只会多一点点材料费或是多几分钟的时间而已,但在工艺放大之后这些耗费就会呈几倍甚至几十倍的成本增加,使产品设计与成本控制脱节,单位产品成本偏高,无法实现成本效益原则。

2.3内部监督机制不完善,成本控制薄弱

内部监督制度是一个企业健康有序发展的保障,只有在完善的内部监督机制的制约,企业内部人员才会遵守制度,使企业健康发展,以企业利益为重,更不会做出违背企业利益的事。而不完善的内部监督体制,则使不法分子有机可乘。对于个别利益熏心的采购人员来说,选择供应商的标准不再是供货质量与价格,而是自己能从中获取多少利益,内外串通,长期损害企业利益。是成本居高不下的又一因素。

3药品生产企业成本管理问题的优化建议

3.1提高成本管理意识,改变观念,建立战略成本管理思想

药品生产企业管理人员要树立现代的成本管理意识,要与市场竞争接轨,以产品生命周期成本作为企业生存的目标成本,对各部门、各环节、全方位、全过程进行监控与考核。树立以成本控制为核心的战略方针,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由于药品生产企业对研发投入很大,没有科学的成本管理作为支撑,很难在科技发达的今天立足。只有从战略的角度出发着眼于未来,合理平衡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的矛盾,对其进行综合评价,而不是持只要低成本就是最好的成本管理方法的错误观点。根据投入与产出配比原则,分析选择最有利的成本效益方案,使企业战略目标得以实现。

3.2产品研发设计与各部门充分沟通,实行目标成本管理

强化研发人员与财务、销售等部门对相关专业知识的交流,实行跨部门协作,保证相关部门负责人能对产品性能、成本等熟识,以便于提出合理建议,寻求最佳产品设计组合。在开发产品时,产品定价的高低大部分原因不在于生产过程中成本的高低,而主要在于设计阶段的成本定量因素,研发人员在清楚自己责任、了解成本效益的前提下,应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目标成本为依据,与财务管理人员积极充分的沟通,不遗漏每个细小的环节,保证单位产品成本真实、合理。目标成本也要随着市场变化而做到持续改进,才能确保目标利润的切实可行,为投资决策提供有效信息,实现战略目标。

3.3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药品生产企业应加强内部控制,规范内控体系,强化监督、审核程序。对供应商的选择、合同的拟定、付款的申请等程序都要有严格的审批流程,重大事项要集体联签。实行岗位不相容政策、定期轮岗制度。对于特殊或重要材料,实行招标采购方式,与竞标单位有关联的人员应当回避,防止相互关串通,损害企业利益。紧急事件有应急预案。机构建设上,各部门应形成相互制约、各负其责,相互协调的工作机制。责、权、利相分离。

3.4建立完善的成本管理制度体系

药品生产企业应以价值链为基本指导思想,把单一的财务核算延伸到以业务活动为主线的相关价值活动总和。将企业各项经济业务按属性有机地划分,又以活动的关联性统一起来。根据价值链中的主体业务活动和辅助业务活动,建立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成本控制管理体系。

4结语

成本控制是企业确保经济效益的关键措施,而对制造业企业而言,质量成本控制则是成本控制的中心内容。药品生产企业对产品质量的要求远高于一般企业,质量成本在总成本中的占比相对也更高。药品生产企业要强化质量成本的管控,在确保产品质量的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支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冯定军.立华制药药品质量成本管理体系的构建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5.

[2]白洁.对制造企业质量成本控制和优化的研究[J].科技展望,2016,(33):306.

(作者单位:唐山市食品药品综合检验检测中心)

猜你喜欢

策略
我的手机在哪?
计算教学中“算用结合”的有效策略
大班美工区材料投放策略的实践与探索
凸显对比策略 促进数学思考
高考数列复习策略之二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