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介的文学传播与互文阅读探讨
2019-10-21郭丽萍陈享姿
郭丽萍 陈享姿
摘要:随着现代传媒的发展,当代文学也获得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也对现代文学的传播途径进行拓展,使文学传播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并形成多媒介传播的形式。但是多媒介的文学传播下,使得文学传播的作用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本文主要对多媒介的文学传播以及互文阅读进行分析。
关键词:多媒介;文学传播;互文阅读
文学传播是文学传承和发展的重要方式和手段,对促进现代文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现代文学传播中的主要观念。多媒介文学传播发展背景下,为文学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更大的空间。但是如何合理的把握这些媒介,充分发挥媒介的传播作用,并通过不同媒介角度应对文学传播呢?这也是当前文学传播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多媒介文学传播
最早的文学传播方式为口传的方式,而口传受记忆以及准确性等方面的影响,导致传播的范围有限,而且仅限于一些篇幅比较短的诗词歌赋。而竹简和丝绸本身价格昂贵,很多人都难以支付高额的成本。随着印刷术的发明和应用,文学的传播范围越来越广,近代文學的传播开始利用杂志、报刊等进行传播,文学的传播范围不断的扩大,受益面也越来越大。而数字媒体的到来,使得文学传播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介为文学的传播呈现出新的传播特点[1]。特别是互联网媒介传播,使得文学的存储和传输更便捷,而且成本低,不会占用空间。但是互联网媒介传播中审查难度比较大,不仅有文学精品也包括一些平凡和低劣的习作,因此互联网媒介虽然扩大传播途径,但是也使一些低劣之作混入其中。此外电视、互联网等文学传播途径打破传统文字传播的单一方式,可以通过动态的图片以及声音等进行文学传播,进一步扩大文学的影响力。
电视、广播以及互联网等新媒介的出现使得文学作品呈现的形式发生巨大的变化,文学形式不断的更新和涌现,而新媒体的出现是否会使旧媒介的发展受到限制呢?通过大量的事实证明,电子、数字媒介的出现,并没有使书籍、杂志等媒介完全消失,而是以一种共存的形式存在。此外,新旧媒介互相补充和转化,数字化的发展使得各种媒介都可以进行互相转换,文学内容的可塑性更强。新旧媒介的转换使得文学传播途径更合理、便捷。
当前文学传播中多媒介传播的特点越来越明显,在数字媒介的带动下其他传媒也获得巨大的发展,重获新的发展活力和生机,这也体现出新旧媒体的融合发展趋势[2]。多媒体传播和发展使得文学传播进入春天,而不同传播媒介的传播作用不同。必须要明确不同媒介间的差异,了解文学的内涵,使文学传播更合理。
最理想的文学传播方式应该是长久的传播方式,包括时间和空间上的长久。而文学的长久传播需要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同时从读者是否能够读懂方面来看,并不需要一味的迎合读者的口味,比如很多经典的著作初读生涩难懂,但是却能够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实现长久传播的效果。此外,文学作品的灵魂是作品本身的情感性和思想性,这样的文学作品才是可以获得长久传播的基础。
二、互文阅读
多媒介文学传播使得文学艺术不再是与生活脱离的,高高在上的艺术形式,而是社会的一种产物,与生活具有紧密的联系。艺术从实用主义方面理解,可以作为一种经验,是通过人与自然间环境的作用和交涉形成的。而经验并非是静态的知识状态,而是可以根据自身机体构造形成的一种动态形式。由于环境的变化到集体的反应和活动,使得生物不断的接受和感受自身的行动结果。而动作与感受间关系则可以理解为经验。
从受众角度发展的情况来看,多媒介文学传播过程中,对阅读的接受形式非常简单和清晰,在阅读文化构建中也能够反映出这点内容,同时凸显出互文阅读的重要作用。从互文性理论的分析来看,所有文学作品形式都是对其他文本的吸收和转化,文本间互相联系和参考,逐渐形成一张巨大的文学网络[3]。互文概念中文学写作需要作为一个坐标体系,能够进行横纵向的发展。对一个文本的理解,不能仅从文本自身考虑,还需要结合其他相关的文本进行分析。多媒介文学传播中,互文阅读方式的种类比较多。包括语言与图像,广告与文学等方面的互文。
影视以及网络等传播媒介的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文学作品被搬上大荧幕,文学读图形式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这种情况下使众多学者开始担心文字阅读会被取代,而针对这种情况主要的解决对策为互文阅读。对于相同类型的文本,可以结合语言和图像文本进行参照阅读。图像文本为读者提供更直观、形象的阅读形式,有利于读者对阅读内容的接受。但是图像文本阅读却无法体现出语言阅读的韵味,因此通过互文阅读方式有利于使不同阅读形式相互促进和发展,发挥各自的优势为读者提供更合理的阅读方式。
三、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当前文学传播途径也呈现出多媒介的传播趋势,在多媒介的传播形式下人们接触文学作品的机会更多,形式更多样,但是不同媒介文学传播途径和作用不同,为了更好的发挥不同媒介的传播作用和优势,需要强调互文阅读,互文阅读方式使不同媒介文学传播都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通过彼此间的取长补短为读者提供更科学的阅读方式,有利于作者对文学作品的全面、深入了解。
参考文献:
[1]孙北北.多种传播渠道推动中国文学走出去[J].参花,2019(3):111-112.
[2]魏国强,王永进,张玉梅.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类型文学传播研究[J].出版广角,2018(21):52-54.
[3]李强.新媒介文化语境下女性文学发展研究[J].青年文学家,2018(27):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