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经济视角下的计算机教学模式探讨

2019-10-21付可

商讯·公司金融 2019年21期
关键词:互联网经济创新

摘要:当前社会在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的推动下,逐渐演变形成互联网经济时代。高职院校的计算机专业进行专业人才培养,需要结合社会及时代背景的变革,积极对自身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以保证学生能够掌握顺应社会发展需求的职业技能,促进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育目标的实现。文章针对互联网经济视角下的计算机教学模式问题进行探讨,分析当前计算机教学现状,并提出顺应经济发展趋势的有效教学模式,旨在促进高等职业教育计算机专业教学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互联网经济;计算机教学模式;创新

根据《中国“互联网+”指数报告(2018)》的相关调查统计显示,截至2017年末,我国以互联网信息技术应用为基础的数字经济体量已经达到26.7万亿元人民币,互联网技术已经不仅限于一种应用技术,更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平台,互联网经济时代,社会生产和生活模式都发生巨大变革。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变革,带动社会对于技术人才的需求也随之发生转变,高水平、高技能的计算机技术人才,应当作为高等职业教育进行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当前高职院校应用计算机教学模式存在诸多不足,导致学生的计算机技能水平发展受到限制,针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对于促进高等职业教育计算机专业教育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一、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现状

(一)教学内容滞后、单一

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每一年都会由新的计算机技术应用产生,进行计算机专业学习,便需要重视掌握新型的应用技术,以保证学生的计算机技能水平能够顺应对代的发展趋势。而高职院校开展专业教学活动,以教材为主要依托,而由于教材编订、印刷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应用于教学领域的教材教学内容与当前最新的计算机技术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进而使得学生通过专业及课程教学活动,所学习到的计算机技术已经具有滞后性特征。同时,由于当前互联网信息技术应用范围的不断拓展,使得各行业领域都需要符合自身行业特点的计算机人才,而高职院校开展计算机专业教学,则以普适为标准,教学内容过于单一,导致很多学生仅能够掌握基础性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而在进入到社会领域的实际工作岗位工作时,依然表现出明显的无所适从,其技术能力不足直接影响学生在就业领域的综合竞争力。

(二)计算机课程教学缺乏实践性

计算机专业相关课程,不仅具有极强的专业性和理论性,同时又需要学生能够将这些专业知识内化,形成专业技能,教学实践是帮助学生进行知识内化的关键环节。而高职院校的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重视专业知识教学,忽视实践环节,导致很多学生并不能够及时将专业知识转化为专业技术,即影响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育目标的实现,对学生的就业也会产生影响。

(三)計算机教学模式缺乏创新

高素质的计算机专业技术人才,需要其能够具备创新意识,以实现熟练的技术应用,并能够将专业技术转化为产能。而高职院校的计算机教学模式缺乏创新,也是当前专业及课程教学需要关注的问题,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存在明显的“经验主义”和“拿来主义”现象,一成不变、按部就班的开展课程教学,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也会受到影响,一方面,会影响教学效率,另一方面,也会导致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出现依赖或者惰性心理,不利于学生的专业素质及职业素养发展。

二、互联网经济视角下计算机教学模式创新的必要性

当前社会互联网经济发展模式的变革,使得各行业领域对于计算机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也体现出多样性,既往的课程教学及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专业教育发展需要。高职院校以社会的专业人才需要为导向,积极对自身的专业教学进行创新,能够弥补当前专业及课程教学领域存在的不足,以提升教学效能,促进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三、互联网经济视角下的计算机教学模式创新策略

(一)构建迎合互联网经济社会发展人才需求的针对性教学

互联网经济的发展,社会领域需要的计算机人才,不仅要具有扎实的专业技术知识,还需要以各行业为载体,将计算机技术能够融合到行业背景中,形成与不同行业领域相匹配的计算机专业技能,如软件业、加工制造业、电子商务行业等,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不同岗位,对于相关计算机人才的职业技能要求存在较大差异。为提升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育质量,保证学生能够顺利就业,学校可以在学生人学的初始阶段,便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职业教育,帮助学生明确自身的未来职业发展方向,进而按照不同学生的就业方向,划分不同的专业教学领域,以体现教学活动的针对性。此种人才培育方式的变革,一方面,可以在有限的教学培养周期内,通过针对性教学提升专业人才培养效能,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学生掌握“真才实学”,在就业环节能够实现“学有所用”。

(二)契合社会经济政策培育高水平的计算机专业人才

当前社会领域倡导“全民创业、万众创新”,在此号召的背景下,很多高职院校学生在结束学业后也会选择创业,而互联网经济时代也给学生的自主创业提供更多便捷条件,具备娴熟的计算机操作技能、良好的职业素养,也是学生进行自主创业的必要条件。高职院校进行专业教学,也需要契合社会经济政策,培育高水平的计算机专业人才,使学生具备相应技能与素养。如学校可以开设特色课程,指导学生该如何开网店,向学生传授专业的电子商务运营和管理知识,以帮助学生实现“学有所长”,不仅促进学生专业技能水平的提高,更为其人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重视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的变革

为提升学生的计算机专业技能水平,教师还需要重视课程教学的变革,一方面,重视教学模式的变革,提高专业实训项目在课堂教学中的占比,给予学生更多进行专业技术实践的机会,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作为关注点,如应用案例教学、情境教学、项目教学等模式,将专业知识与社会的专业技术应用相结合,实现知识与技能的双重教学;另一方面,重视教学内容的革新,教材教学内容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托,教师可以以此为基础,将计算机技术的最新进展融合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实现教学内容的“与时俱进”,保证学生能够掌握迎合时代发展需要的专业技术。

另外,高职院校还需要重视有效应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让学生能够有机会进入到企业践行和学习计算机专业技术,正所谓“实践出真知”,特别对于计算机专业来说,实践性和操作性更强,学生通过企业实训,能够及时洞察自身在专业技术方面存在的不足,并开展针对性的学习、完善与提高,以发展学生的职业技术水平。

四、结语

高职院校开展计算机教学活动,需要迎合互联网经济时代的人才需求,正视自身在专业教学方面存在的不足,通过构建迎合互联网经济社会发展人才需求的针对性教学、契合社会经济政策培育高水平的计算机专业人才、重视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的变革等策略,进行教学及人才培育的创新,体现专业及职业教育效能,以提高专业人才培育质量,同时促进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育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于敏.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开放实验教学平台的建设思考[J].数码设计(下),2019(9):10.

作者简介:

付可,贵州铜仁职业技术学院,贵州铜仁。

猜你喜欢

互联网经济创新
互联网经济对成本管理的挑战
互联网经济背景下的网络技术专业教学改革与研究
论述互联网经济对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作用
社群企业运营模式及核心要素简析
基于工作过程的《网店经营与管理》的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