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颜值”的学术图书封面——问题、原因及对策分析
2019-10-21林佳木
林佳木
摘要:社会科学领域的专业学术图书封面“低颜值”现象较为明显,学术图书的封面如果固守类型、放弃美感,其实是在将潜在的读者拒之门外,这既不利于出版社自身的经营,也不利于整个社会精神文明和文化事业的发展。本文分析了学术图书封面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针对如何提高专业学术图书封面“颜值”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学术图书;封面设计;对策
一、学术图书的“低颜值”问题
当下中国,精神文化产业蓬勃发展,产品日益丰富,同时人们的审美水平不断提升,读者对于图书的“颜值”越来越看重了。富有美感的封面已成为对图书内容“传情达意”并吸引读者购买的重要因素[1]。
相比大众图书或者文史类、思想哲学类和社会科学类普及图书,社会科学领域的专业学术图书总体来看,封面“低颜值”现象较为明显。封面设计思路套路化、程式化比较明显。比如,与统计数据有关的书,封面上多半会看到条形图或者折线图;历史类图书封面,很容易看到历史建筑的照片或白描图;与哲人学者有关的书往往就是画像或肖像照片;社会学、经济学等主要议题关乎社会现实的图书封面上,或实或虚的实景照片很常见。同时,学术图书封面在构图、色彩选择和店铺方面也都较为单调、保守、呆板。
图书封面的本质功能是向读者传递一本书的内容、定位和风格,使读者对于该书内容产生初步的大体印象。封面作为传递信息的信号,要遵守文化符号象征的基本法则,学术图书的封面需要显得专业、严肃,不可随意挑战人们对事物的传统认知和印象,因此这类图书封面的类型化现象是图书出版发展的自然演变结果。
但是,出版行业在竞争中不断向前发展,环境和形势也在不断地变化着,时至今日,学术图书封面的“低颜值”已经慢慢成为一个阻碍学术图书出版发展的因素。
学术类图书,内容方面必然追求与市场上已有的同类型、同主题的书有所不同,要有“与众不同”的创新和独到之处,而封面就应当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这一点。当下图书市场百花齐放、竞争激烈,根据北京开卷公司2019年2月发布的报告,2018年中国图书零售市场动销品种数达194万种,新书品种数达20.3万种[2]。可以说,无论哪一种类型的图书,相似的主题下都有多个品种竞争。学术图书的封面如果只满足于类型化设计,只满足于“信息傳递”的基本要求,放弃对图书“个性美”的追求,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暗示读者“本书没有新意”,这与内容上追求创新和进步的基本原则是相违背的。
富有美感的书籍封面设计具有引导读者,吸引读者的功效[3],在推进全民阅读的时代,读者自然而然会选择那些看起来好读、有趣的读物,学术图书的封面如果一味固守类型、放弃美感,总是“板起脸”,其实是在将潜在的读者拒之门外,这既不利于出版社自身的经营,也不利于整个社会精神文明和文化事业的发展。
二、学术图书封面“颜值低”的原因
总体而言,出版社和编辑对于学术图书的封面不太重视,有几个原因。
第一,学术图书的封面对于销量起不到决定性作用。这类书的读者往往是根据书的内容、主题、作者的影响力等因素来决定是否购买或者阅读;无论是陈列于实体书店的书架上,还是在网络书店页面上,读者主要根据书名、内容简介等内容信息来查询和选择。对于学术图书,书店不会因为封面的因素而考虑它的陈设位置。
第二,由于学术图书阅读难度较大,一般的设计人员无法直接读懂,只能根据他们对于学术图书的常识性认识来做封面设计方案。即使编辑给他们讲解了图书的特色和亮点所在,设计人员也往往理解不到位。或者是设计人员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消化、思考如何运用图像符号来表达书的内容特色,为了早点完成方案,也就倾向于进行类型化设计。
第三,大部分学术图书,因其专业性和难度,销量有限,出版社对于这样的品种,投入的成本预算不会很高,不会像对待市场图书那样不惜重金聘请优秀设计师,提交多个方案,多方论证,反复打磨,以求最佳的市场效果。
第四,编辑对设计工作不够重视。学术图书的编辑一般有自己的专业擅长,更重视所策划和编辑图书在内容方面的独特性、前沿性、系统性,以及文字的逻辑性、准确性和正确性,很少会在书籍设计这一块投入很多的时间、精力,虽然很多时候也看得出封面方案平庸,但也不愿意为之付出更多的努力。
但是,好看的封面更能吸引注意力,更能激发读者的阅读欲望,直接或间接地博得好感,促进销售,这个规律对于所有类型的图书都是适用的。因此,学术图书的封面效果,应当受到相关出版社和编辑的重视。
三、提高学术图书封面审美水平的对策
(一)出版社层面对于学术图书的封面设计要重视
出版社的领导要看到学术图书封面的重要性,要注意到时代的变化,积极倡导“高颜值”的封面,并切实采取一些措施。可以系统化地组织学习活动,让编辑和美编多多接触到国内外优秀的学术图书封面;开办设计和艺术方面的常识性讲座,日积月累地提升编辑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水平;在清样付印签字的环节,对封面多提出意见和反馈,对于那些确实缺乏创意的、审美水平不高的封面,要明确地批评。
(二)编辑层面可以采取的措施
对于每一本具体的图书,尽管封面方案都是设计人员做的,但是编辑才是把握方向的关键人物。因此,提升学术图书的封面“颜值”水平,编辑能够采取的措施更多样,且更容易操作。
首先,学术图书编辑要充分地认识到:首先,封面的“美”无论对于哪一种图书来说,都是必需品。学术图书的封面要力求做出既符合类型又有特色的好看封面。
其次,作为对图书内容最了解的人,编辑必须意识到,自己才是那个决定封面的核心人物,而不是设计师。因此编辑需要有意识地加强封面方面的知识学习和经验积累。比如有意识地了解一些书籍设计工作中常见的构图、配色和字体等知识,平时注意对好封面方案的积累。多到书店,或者利用现在很方便的阅读APP,如微信读书、网易蜗牛等,多“看”书,并将自己觉得好的封面图保存下来。除了保存,还可以时常思考这些好封面的优点和特点所在。日积月累,在与设计师沟通提出设计要求时,在对作品方案进行判断和选择时,掌控能力就会逐步提高。
再次,学术图书多为套系出版,设计目标相对比较简单,编辑比较容易参与到设计工作中。但也要注意,编辑要把握好自己对于封面设计工作的边界,对图书内容、风格、特色的信息传达,和对设计方案的反馈,都要讲述得尽可能准确、客观、重点明确,杂乱的信息交流会干扰设计人员的设计工作,起到反作用。
四、结语
学术图书是整个出版行业中很重要的品类,代表了我国出版事业发展水平的一个侧面,其中还会涌现不少能够版权“走出去”的品种。“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年代已经过去了,学术图书也要重视竞争,重视宣传推广,不落俗套、品位高雅的好看封面自然就成为其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出版社和编辑都应采取积极措施,提升这一环节的水平。
参考文献:
[1]张鹏辉.书籍封面设计中的“形美”与“意准”[J].中国出版,2018(5):32-34
[2]袁舒婕.开卷透视2018中国图书零售市场[N].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9-01-14(007)
[3]葛玉峰.书籍封面设计中的立意、构图和色彩及其应用分析[J].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4):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