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应注重真情实感

2019-10-21陈沁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9年33期
关键词:真情实感朗读教学策略

陈沁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是教学的重点所在,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部分,很多学生只是机械的朗读文章,并未从中获得更深刻的朗读体验和学习心得,这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也是非常不利的因素,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重视学生朗读中真情实感的投入,这样才能让朗读教学变得更具意义,增强学生的学习效能,改变朗读教学的现状和教学弊端,文章将全面阐述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注重真情实感教学的具体策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和学习水平。

关键词:小学语文 朗读教学 真情实感 策略

引言

朗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育改革中的重要内容,在实际教学中,教師需要掌握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丰富学生情感体验,强化学生学习效果,真正改善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加强朗读教学的实效性。小学语文筛选的教材大部分都是具有教育意义和内涵的文章,从长远角度分析,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获取更深刻的情感认知,让学生能够真正获取真情实感,达到教育的意义和效果。本文将针对于此展开更全面的论述和分析,提出具有价值性的教育改革策略,深化教学改革效果。[1]

一、加深理解,读出真情实感

小学语文教材中筛选的文章都含有丰富的情感和教育意义,假设学生未能从中获取情感体验,不能加深对文章的理解,那么语文课堂教学的意义也基本失去。学生机械的朗读文章不能带给学生更深刻的体验,毫无实感,更无法获得真情。因而对于教师而言对其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指导学生能够从文章中获得更深的体会,这样才能将学生的情感融入进去,达到更理想的教学效果。例如:教师在组织学生学习《荷叶圆圆》教学时,学生由于自身的限制因素在阅读和理解方面具有一定的障碍,这时就需要教师给予学生充分的指导,并且通过多媒体设备展现荷叶的美以及荷叶的价值与用途,以轻松愉悦的心情讲述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与荷叶的趣味故事,增加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认知,以其达到更完善的教学效果。在朗读过程中自然能够融入文章的世界,抓住特点,突显教学的实效性和价值性。真情实感才能让学生的学习具有一定的意义,丰富学生情感体验才能加深学生的情感认知,从根本上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有效性,真正改善朗读教学的弊端,进一步促使学生的情感积淀更为深刻,实现教学目标。[2]

二、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加深体验

在朗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和使命,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朗读环境,渲染阅读氛围,鼓励学生有感情的阅读,从而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认知,这样自然能够达到感情带入朗读效果。教师在进行课文研读过程中,要组织精彩的语言呈现教学内容,让学生能够进入到教师创设的情境,从而促使学生情感的琴弦得以拨动,并且能够与作者具有情感上的共鸣,读出真情实感,如此朗读教学才能真正彰显其价值性,丰富学生语文课堂学习体验,推动教学工作能够取得显著的成效。例如:《我爱故乡的杨梅》教学中,作者通过描写故乡的杨梅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但是很多学生由于年龄和阅历的限制,导致他们对作者情感的表述存在一定的理解困难,这就需要教师从中引导,列举生活中的案例,从而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认知,比如:向学生提问,假设你少年离家,因为种种原因无法归家,你内心的感觉是什么样?学生从简单的思念上升到思乡情绪,由浅入深加强学生的情感认知,当学生再次阅读文章内容就会投入真情实感,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3]

三、引导学生情感朗读,增强学生情感熏陶

语文课本中蕴含都是情感丰富的教材内容,其中大部分是属于抒情的散文,语言精练,情感真挚,在组织学生朗读过程中需要根据文章的基调,重点突出描写的关键词句,合适的语气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文章的朗读之中表达更深远的情愫,让更多的学生掌握文章的核心内容和情感表达,这对于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有效性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例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中,很多学生由于无法深处当时的环境和心境,因而无法读出当时主人公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这时教师可以通过影视片段或是视频素材讲述当时的大环境,并从国家的兴亡匹夫有责的角度向学生阐述国家兴亡人人有责。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在朗读之前需要对课文具有非常明确的认知,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进行反复推敲,细细品味,领悟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进一步促使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具有真情实感,这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促使朗读教学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从根本上推动学生的综合素养得以显著提升和改善。

四、提升教师综合素养,强化朗读教学效能

小学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具有极为关键性的作用,尤其是在朗读教学方面的素养对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至关重要,对于教师而言是极大的教学挑战,他们需要通过多种渠道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增强自身文化底蕴,在教学方法及策略上不断深化,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语文朗读教学是目前小学语文改革的重点内容和方向,学校对此必须引起重视,从教学现状层面着手,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工作,要让朗读成为学生的基本功,鼓励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学会思考,体会作者思想情感,从整体角度感受朗读的乐趣及对语文综合能力提升的帮助。从情感层面来说,教师只有让学生喜欢朗读热爱朗读,才能使其能够在朗读能力和水平上有极大的提升和改善。从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或是意境层面去引导学生,针对学生朗读的难点和重点进行点拨,及时提出朗读心得和不懂的内容,教师可以与学生在课堂上展开讨论推敲,增加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有效性。此外,还需要注意的是,在朗读方法的指导方面也需要教师的大力引导,不同的文章朗读的基调是具有差异性的,所以教师必须要鼓励学生根据文章的类型展开适当的朗读技巧,从而达到深化文章内容认知的目标,如此提升学生朗读的兴趣和达到教学最终的效果,从根本上推进小学语文朗读教学达到更理想的教学效果。

结语

总体来说,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通过恰到好处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情感体验,使其能够带着情感进行文章朗读,传递作者思想情感,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和水平,深化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效果。文章针对于此进行全面的论述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改革措施,以促进学生朗读效果的提升和优化,继而促使学生综合朗读水平得以提升。

参考文献

[1]王查.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的有效性[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256.

[2]刘桂珍,张月.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策略[J].魅力中国,2015,(18):117.

[3]胡翠云.真情实感--朗读训练的“催化剂”[J].南风,2014,(21):32-32.

猜你喜欢

真情实感朗读教学策略
论述小学语文轻松作文的教学尝试
作文立意的探究
真情实感,是作文的第一生命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