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大学生就业率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2019-10-21任雪琰

青年生活 2019年4期
关键词:就业率设置岗位

任雪琰

摘 要:我国的大学毕业生每年都在不断增长,许多应届毕业生出现了“毕业即失业”的现象,大学生群体的就业难问题在不断的发展,还未得到有效的解决。而在近十多年的时间内,我国的GDP保持着快速增长的状态,两者之间从总量来看存在紧密的正相关关系,但从区域分布等其他指标上分析也存在其他的抑制因素。本文通过对经济增长与大学生就业进行数据分析,讨论大学生就业现状存在的问题背后的经济原因,包括区域经济平衡、人才供需关系、就业岗位选择等方面。进而提出优化学历层次、专业设置、教学模式结构,促进学生及用人单位观念转变的政策建议,希望从宏观上更清晰的阐释数据背后原因的同时改善差强人意的大学生就业现状。

一、概况描述

自从1999年我国开始实施大学的扩招,2003年第一批本科生毕业,人数为93万人,到2016年普通本科毕业生数已经增至374万人,达2003年的3倍多。另据统计数据显示,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样是自1998年以来保持稳定的上升状态,其增速在2002至2011年间均较高,这十年的GDP增速远超全球平均速度。而在此之后增速则开始下滑,在2016年降至不到7%,处于一个增速放缓的阶段。

根据奥肯定律,国内生产总值每增长1%,就业率约提高2%。因此说明,经济增长对维持就业率增长起着积极的作用,而近几年来经济增速放缓,对劳动力的需求增长速度就会下降。

另与之前的分析相对应,近几年经济增速放缓的时期就业率的增速也明显放缓。自2008-2014年期间就业率一直在稳定上升的情况消失,和经济增速增长同步进入放缓的阶段,两者之间不是单方向的影响作用,而是双向的相互关联和互相作用。

二、相关性分析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对两变量的代表性数据进行分析,分别是2008-2016年的全国大学生毕业半年内就业率数据,以及2008-2016年国内生产总值,使用数据如下表一。

对两组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如下图二,从结果中可以看到,两组数据的皮尔森相关系数为0.933,较为接近1,可判定两者关系为极强正相关。正如前面所推断,GDP和就业率之间有很高关联性,且为正相关。

另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将就业率设为因变量,国内生产总值设为自变量,所得数据如下图三。分析表中数据,R代表相关性为0.933,两变量相关性极高。R平方代表拟合度,两变量之间线性拟合关系较好。系数(Coefficient)检验每个系数的相关性,sig值小于0.05则说明相关性好,GDP对大学生毕业后半年内就业率的影响是显著的不能去除。

三、原因分析

1.经济市场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一)经济的快速发展增加了岗位的数量

经济发展带来的是更多的企业数量、更大的企业规模,也产生了更多的岗位需求,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的就业人数来看,自2000年以来这个数字一直保持着持续上升的态势,这对于大学生就业有着积极推动的作用,也正是前些年就业率上升的一大原因。

(二)经济发展推动高新展业发展增加高素质人才需求

经济发展阶段的不同,对就业者提出的层次要求也会不同。在我国经济增速、换挡、提质的当下,要求就业者高素质、高科技、高层次,跟得上当前发展的需要。因此,要求高校培养一大批高水平的生产、管理、服务人才。而正是由于经济发展使得更多岗位对人才有更高的要求和更严格的筛选,使得大学生成为社会上比较有竞争力的团体,也促进了大学生就业率的提升。

从国家统计局从事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全时当量数据看,可以明显看出许多关于高新产业的岗位数量空缺,但近几年增长速度有所放缓,也一定程度上对应了大学生就业率的变化情况。

(三)区域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影响大学生就业城市选择

近几年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全国几个经济最为发达的大城市,而与此相反,在一些小城市以及农村等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存在着大量的职位空缺和人才需求。许多技术型岗位难以吸引到高质量的合适的人才。

经数据统计,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四座城市由于具有突出的政治经济优势,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和定居的吸引力一直位于前四名居高不下。这些城市也因此人才聚集,竞争压力大,岗位空缺少,但每年依旧有大量的全国优秀毕业生涌入,使得这些地区的发展更加迅速,形成了循环。

虽然国家在近几年大力推行西部大开发等各种各样的政策,希望更多的人才涌向偏远地区,但吸引力仍然远无法匹敌一些经济发达的城市。这种人才在地域上的不合理分配抑制了大学生就业率的上升,也是经济发展對就业率的另一重影响。

(四)经济发展影响大学生的职业选择范围进而影响就业率

经济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会产生许多新的行业和岗位供应聘者挑选,同时一些传统职业也渐被淘汰,经济情况的变化也会带来对不同岗位的需求量变化以及薪资待遇和社会地位的变化,这些都是经济发展对大学生就业方向的指向作用。

热门行业优秀人才聚集情况愈发严重,而这些岗位通常起步较晚,大对人才的吸收能力非常有限,使学生就业倾向与市场岗位需求不匹配,也是导致近几年就业率增速放缓的一大原因。

2. 大学生就业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就业率提升对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人作为生产力三要素中的最活跃的第一因素,通过做生产力水平的作用影响着经济发展,相对于普通劳动力来说,受过多年成体系、专业化的教育对生产力水平的正影响毋庸置疑。一方面使他们掌握了先进的科学技术,通过就业实现科学技术到生产力的转化。另一方面因为拥有更丰富的知识底蕴,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科技创新能力。这些都将为经济市场注入活力,创造并带动创造更多的价值,推进更快的发展。

(二)大学生就业可以减少经济发展的不稳定因素

知识赋予大学生更为活跃的思维,教育经历赋予其更多技术和人力资源的占有,多年的教育使他们和付出较大教育成本的家庭对就业有更高的预期。如果没有良好的就业,预期回报得不到满足,就会导致更强烈的负面情绪,从而影响社会稳定。而良好的就业必然能够化解影响矛盾,使大学生都成为和谐社会的组成者和宣传者。这些都是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的重要组成。

四、政策建议

优化三个结构

1、优化学历层次结构。社会需要多层次的人才,一个社会的和谐运转建立在一个基本稳定的模式下,政府机构应该结合社会需求的现状和社会发展预期,科学设置和引导教育机构,使学历层次结构与社会需求相适应,避免学历教育机构高位设置,学子们低位就业的现象。

2、优化专业设置结构。放管服改革使学校拥有更多专业设置权,极易造成专业设置雷同,适应市场能力较差。政府部门需合理定位,该调控的调控,该放开的放开,政府有限控制,高校有限自治,逐步建立起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主动调整专业设置的有效机制。

3、优化教学模式结构。高等教育是从教育到就业的最后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对学生就业能力的培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教学不仅需要对学生們进行专业知识的提升,课程设置还必须与就业需求紧密对接,对准备就业的学生们进行针对性的教育,使毕业生真正契合社会就业需求。

促进两个转变

1、转变学生选择专业和就业观念。学校和社会需要通过有效的教育和引导,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对自己有准确的定位,对社会有清醒的认知,对未来有合理的谋划。另外也应加强在区域较落后地区就业的大学生的补贴及待遇,促进人才在地域上合理分配。

2、转变用人单位观念。2018年10月,科技部等五部门发出通知,开展清理“四唯”专项行动。政府需进一步加强明确标准,加强督查,真正建立起岗位设置与需求相匹配,专业设置与岗位需求相匹配的健康就业环境与机制。

五、总结

上述浅析,经济发展和大学生就业之间的紧密关系可见一斑。作为大学生,每年感受学长学姐就业时的焦虑和恐慌,大三的自己也即将成为焦虑大军中的一员。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一方面需要我们转变观念、主动适应、理性定位、科学规划,另一方面,也需政府联合施策。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双方的共同努力必定会更快接近理想目标。

参考文献:

[1]李向荣.我国大学生就业城市选择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8(01):209-210.

[2]宋艳萍.经济新常态下大学生就业的经济学研究[J].理论观察,2018(04):83-85.

[3]葛淑芳,孙永林,孙健.浅谈大学生就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人力资源,2012(9):133-134.

猜你喜欢

就业率设置岗位
变电站五防系统临时接地桩的设置
ControlUWP 让Windows 10的设置更方便
浮窗手势让手机操控更轻松
2017届毕业生就业率高职高专超本科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我为什么不能享受事业单位八级岗位退休待遇
本科新闻专业在京就业率较低
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