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的手术方案选取及取石碎石效果研究
2019-10-21李仲辉
摘要:目的 分析不同手术方案在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104例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52例)和B组(52),A组采取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URSL)治疗,B组采取后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RLU)治疗,并比较不同组患者手术情况、一次手术成功率、结石清除率、再次手术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A组患者碎石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总住院时间均低于B组(P<0.05);A组患者一次性手术成功率和结石清除率均明显低于B组(P<0.05),而A组患者再次手术率明显高于B组;A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 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创伤小、手术时间较短,但一次手术成功率和结石清除率均较低,而后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的一次性手术成功率和结石清除率均较高,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临床需综合考虑实际病情合理选取手术术式。
关键词: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后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临床效果
输尿管上段复杂性结石是临床泌尿外科较为多见的一种结石疾病,手术是目前治疗该疾病的最理想方式,能有效改善疼痛以及肾积水等症状。输尿管镜手术治疗具有微创、术中出血量少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等特点,然而有文献报道,该方法对于少数输尿管上段复杂性结石患者临床疗效不尽理想,由于输尿管扭曲使得输尿管镜进镜困难,而结石周边的息肉导致输尿管不能达到理想部位[1]。近几年来,随着国内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腹腔镜手术也得到广泛应用。本研究对URSL与RLU在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比较,现总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7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104例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52例)和B组(52),所有患者均诊断为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未有认知功能异常和其他肿瘤疾病。A组中男性31例,女性21例,年龄范围为(22~63)岁,平均年龄为(36.2±6.5)岁,病程为(5~15)个月,平均病程为(8.0±1.5)个月;B组中男性34例,女性18例,年龄范围为(24~65)岁,平均年龄为(36.0±6.7)岁,病程为(3~16)个月,平均病程为(8.2±1.3)个月。不同组患者一般资料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A组采取URSL:手术前密切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予以持续硬膜外麻醉,选取截石体位,静脉注射呋塞米注射液20mg,并经尿道将输尿管置入直至膀胱处,F4输尿管引导下将输尿管硬镜以旋转直入的方式置入患侧输尿管,对结石进行观察,确定部位后,通过第5代EMS气压弹道碎石系统对结石进行碎石处理,然后常规放置双J管,以及导尿管导尿。B组采取RLU:手术前密切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选取健侧卧位,予以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垫高腰部,在腋中线髂嵴处作一长度约为20mm的切口,对腰背筋膜以及肌层实行钝性分离,扩张后腹腔,置入10mmTrocar,分别在腋前线和后前线肋下切口置入5mm或12mmTrocar,将结石段输尿管进行分离,使用冷刀将输尿管纵行切开,取出结石,对患侧输尿管进行观察,确定结石无残留后后,常规放置双J管,并缝合切口,最后在后腹膜腔内放置引流管进行引流。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不同组患者碎石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总住院时间。观察并比较不同组患者一次性手术成功率、结石清除率和再次手术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和计数数据分别以( )和百分比表示,并分别采用t和χ2检验,P<0.05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
A组患者碎石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总住院时间均低于B组,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不同组患者一次性手术成功率、结石清除率和再次手术率比较
A组患者一次性手术成功率和结石清除率均明显低于B组,而A组患者再次手术率明显高于B组,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
2.3 不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8%,B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5.4%,A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3 讨论
输尿管结石是临床上一种常见泌尿系统结石,常常因体位冲击波碎石或肾结石后结石残留所引起。输尿管结石患者患病初期表现出患侧疼痛,来院就诊后确诊为输尿管结石。有关研究证实,手术治疗是有效清除结石以及改善预后的关键措施[2]。URSL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常见术式,虽然该术式因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以及费用少等被用于合并肾功能异常和孤立肾等结石患者,但其一次性清石率低,需多次接受碎石和排石,对患者身心健康带来极大影响。杨航等[3]研究报道,RLU手术操作性强,一次性结石清除率高,手术视野清晰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可确保治疗有效性,然而该术式费用较高,治疗效果与手术医生治疗经验有关。本研究比较URSL与RLU在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结果显示,A组患者碎石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总住院时间、一次性手术成功率和结石清除率均明显低于B组(P<0.05),而A组患者再次手术率明显高于B组(P<0.05);A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P<0.05)。上述研究结果与李文威等[4]研究报道相一致。
综上所述,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但一次手术成功率和结石清除率均较低,而后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一次性手术成功率和结石清除率较高,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临床需综合考虑实际病情合理选取手术术式。
参考文献:
[1] 谷亚明,刁英智. 输尿管镜下套石网篮辅助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观察[J]. 中国临床医生. 2014,42(2):51-52.
[2] 周国云,诸葛文嵩,郑发前,等. 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疗效观察[J]. 浙江临床医学. 2015,17(7):1144-1145.
[3] 杨伟,王亮,王庆堂,等. 肾镜下经尿道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清石术治疗膀胱结石[J]. 西南军医. 2013,15(6):641-642.
[4] 李文威,周微,丁智兵,等. 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的手术方案选取及取石碎石效果研究[J]. 微创泌尿外科杂志. 2016,5(4):213-217.
作者简介:李仲辉,男,1984.04.13.山西文水 医师,360361639@qq.com,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泌尿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