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历史的对话
2019-10-21杨润森
杨润森
摘要:开播至今已经第二季的《国家宝藏》,自开播之日起便一直备受关注,好评如潮。本文将以《国家宝藏》为例,对其在内容、传播、接受等方面的创新特点进行分析,为更加深入、广泛的讲好“中国故事”提供有益经验。
关键词:《国家宝藏》;文化综艺节目;创新策略
在众多的文化类综艺节目中,央视的《国家宝藏》异军突起,不仅豆瓣评分达到了9.2分,更是在戛纳电影节上亮相。《国家宝藏》总制片人、总导演于蕾对于这档节目的定义是“集演播室综艺、纪录片、舞台戏剧、真人秀等多种艺术形态于一体的全新模式,是一档‘大型文博探索类节目。”[1]
一、内容为王:塑造全新文化综艺的精神内核
1.节目主旨:以古鉴今,立意深刻
《国家宝藏》的制作团队选择了中华上下五千年历程中具有极高代表性的文物作为故事主体,并且以每件文物的“前世”与“今生”作为切入点,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更加全面地向观众展现了泱泱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成长之路”。《国家宝藏》在以“寓教于乐”的形式让观众感受民族自豪感的同时,唤起了受众自觉感受文化、认知文化、守护文化、传承文化的意识。
2.表现形式:“纪录+综艺”,“明星+素人”
《国家宝藏》运用了“纪录+综艺”的表现形式,“明星演绎+素人讲述”的流程版块,在每期节目里分别向观众介绍一家博物馆所推选的三件国宝。同时,《国家宝藏》真正的将综艺视角望向国宝这个主体,在“让国宝活起来”的同时赋予它们情感、性格和思维,并运用综艺手段将文物带入寻常百姓家,让人们足不出户也可以穿越历史体验千年文化。而“明星+素人”的人物搭配更是一大亮点。《国家宝藏》邀请人气明星来担当“国宝守护人”的角色,同时用舞台剧的形式来演绎国宝的“前世传奇”,以此向观众展现文物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然后再由与国宝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素人来向观众讲述国宝背后的“今生故事”,从而展现千百年前的文物所具有的新时代价值。
3.创作手法:画面精致,舞美震撼
电视艺术是一门视听艺术,生动形象、丰富多彩的画面语言不仅能够刺激观众的视觉感官,还能通过一帧帧画面来表达出音乐、音效、人声等有声语言无法表达的情感与思想。在《国家宝藏》中,特写镜头代替了语言的平白直叙,用画面将国宝的珍贵展现给观众。这样不仅可以缩短高高在上的文物与人们之间的距离感,更是让大家从心里对文物产生一种敬畏、崇拜和自豪之感;在舞美效果上,《国家宝藏》结合节目“前世传奇+今生故事”的讲述模式,将古韵典雅的风格与现代科技技术结合起来,给观众以应接不暇的视觉冲击。通过舞台上不断变换位置的全息幻影成像系统,以及灯光等一系列手段,将舞美效果与文物主体完美融合,成功地运用创新手法表现了传统文化风韵。
二、渠道融合:借助“新途径”传播“古文物”
1.明星效应
在如今这个时代,从一定的程度上来说是一个“粉丝经济时代”。在微博等媒体平台上拥有大量粉丝的明星艺人们是决定节目播出获得大量受众的重要因素。不过与传统文化综艺节目不同的是,在《国家宝藏》热播时,节目充分发挥明星效应,从主持人张国立,到二十七位国宝守护人,每一位明星艺人的自身都拥有极高的话题度,而他们的粉丝也会一直关注着自己偶像的动态,因此每在节目播出前,明星艺人们早就已经为《国家宝藏》吸引了极高的关注度。
2.台网联动
在节目宣传上,《国家宝藏》将各大视频APP、社交网络平台和移动设备作为重要的“阵地”。除了可以宣传节目实时消息以外,更重要的是节目官方和网友之间的良性互动一改节目原本严肃的气氛;而在各大网站高频率、大容量的短视频投放,不仅能够吸引大量粉丝,同时有助于提升节目的关注度、话题度。在节目播出上,《国家宝藏》的受众定位主打年轻化,因此节目在传播平台上进行了精准的选择和定位:节目除了可以在央视综艺频道和综合频道播出以外,在央视网、爱奇艺视频、腾讯视频、优酷视频等视频播放平台都可以见到《国家宝藏》的身影。因此,《国家宝藏》充分利用大众社交平台,通过多种媒体传播,达到了大范围、立体化、多方位的传播效果,值得更多的文化类综艺节目学习借鉴。
三、受众本位:通过精确定位让受众也有参与感
1.受众定位
《国家宝藏》为了一改大众对文物的死板印象,采取了多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展现。节目所面向的群体不分年龄老幼,不分文化层次,不管是历史故事、英雄传奇,亦或是民族的命运都能在节目中有所体现。每期节目、每个文物、每段故事的精心设计,都能够使观众从国宝的多舛命运中读懂属于自己的人生。所以,进行精确的受众定位,不仅可以让每一位受众自觉获得沉淀千年的历史文化,同时也为每一位中华儿女树立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觉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2.双向互动
随着时代的发展,巴赫金提出的“狂欢化理论”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文学作品当中。在《国家宝藏》中,观众给自己喜爱的国宝和国宝守护人投票以此来争夺故宫博物院年终大展的九个名额中的一席之地,是整个节目流程里观众参与度最高的版块之一。而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屏互动”得到了实现:弹幕滚动播出、评论数量暴涨、鬼畜视频发布……可以说,《国家宝藏》通过这样的“狂欢化”方式吸引了一大批年轻受众,并且已经完成了历史知识普及、文化思想传播和吸引更多群众走进博物馆的初始化目标。
四、结语
在十九大报告上,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2]《国家宝藏》之类的优秀文化综艺节目不仅以一种崭新独特的方式讓观众重新认识了几千年来的民族传统和历史文化,同时还激发了每一个华夏儿女的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
参考文献:
宋伟.以综艺之力促文化自信 ——以《国家宝藏》为例[J].西部广播电视,2018,16(5):11-14;
习近平总书记十九大报告: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R]. 新华社 ,2017.
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46;
戴小晴.“使用与满足”理论视域下《国家宝藏》受众需求心理[J].视听,2018,24(12):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