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据源端维护技术在继电保护信息系统中的应用

2019-10-21陈建辉

名城绘 2019年8期
关键词:信息系统继电保护应用

陈建辉

摘要:变电站是我国电力行业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而智能变电站则是智能电网的数据采集的重要的源端,它的作用及时把各种类型的基础数据提供给电网,保障电网的正常运行。如果要保证电网的运行的可靠性,就必须要保证这些基础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而这个维护的手段就是依靠数据源端维护技术的。虽然说,数据源端维护技术的需求一直都很强烈,但在传统的变电站中,其技术条件就无法支撑人们找到更好的方法。本文主要分析探讨了数据源端维护技术在继电保护信息系统中的应用情况,以供参阅。

关键词:数据源端维护技术;继电保护;信息系统;应用

在变电站中存在很多的基础数据,这些基础数据中含有大量的信息,保证这些基础数据的完整非常重要,一旦发生损坏,很可能会导致电网在运行的过程中出现故障,而数据源端的维护技术能够保证这些基础数据的完整和有效,因此探析数据源端维护技术在继电保护信息系统中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

1应用数据源端维护技术的意义

通常情况下,收集到的各种数据主要分为以下两种:①模型数据。②图形数据。在做出数据过程中会涉及到许多细节,这些细节可能会存在的一定的差异,因此要对数据源进行统一处理,而对这些数据的维护和配置工作则利用标点变电站源端完成。智能变电站对源端与主站相连,由于注重的内容复杂,并且包含的内容较多,因此在对具体数据的配置与维护过程中更无法做到细致,而变电站本身的工作就十分繁重,将该项任务分配出去,可以使主站的工作压力得到一定程度缓解。这些数据在一定程度会对主站的运行造成影响,因此要确保智能变电站系统中的数据与主战数据相一致,对数据源端维护技术的合理应用,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数据的一致性,确保了变电站运行的稳定性。

2数据源端维护技术在继电保护信息系统中的应用

2.1数据建模中的应用

在数据建模方面,智能变电站通常根据IEC61850标准中的相关内容,对全站进行数据建模,并且利用SCD文件对变电站的配置情况进行描述,从而建立存储数据模型。在主站中主要根据IEC61970标准内容,对电网进行数据模型的构建,通过CIM文件对公共信息与存储电网数据模型进行分析。在变电站端将通过模型工具对文件类型进行转变,使其成为能够被主站所接收的文件,例如将SCD文件中换变为CIM文件,将SCL描述语言转变为CIM描述语言等。将转变后的CIM文件借助传统服务上传到主站当中。主站端在接收到文件以后,对其自动生成与该变电站相关的数据模型,为主站系统运行提供较大便利,进而实现免维护目标。值得一提的是,对于模型源端进行的维护并不是强制要求主站系统使用CIM,主站中的模型工具只负责将接收到的文件转变成私有模型而已,并不会对主站系统中私有功能的实现产生不利影响。

2.2通信方面的应用

当前大多数变电站和主站之间采用的是ICE104/104通信,在进行通信前需要保证双方的约定好的通信点表中发送数据和接收数据要一一对应,则必须保证双方通信点表一致,否则会引发通信错误。在使用ICE104/104条约时,由于该条约不可以进行数据模型的传输以及自描述语义,其只能按照通信点表的内容进行对点通信,所以极易造成继电保护信息系统出现通信问题。但是主站端可以根据输送来的数据库模型挑点,可以自动生成通信点表供通信雙方共同使用,可以有效的避免由于二次制作或者手工维护造成出错的风险。

2.3图形文件转换中的应用

在图形方面,目前主流的电力系统自动化软件均支持导入或导出可缩放矢量图形(SVG)文件。SVG文件除了描述各种图形对象,如图元、样式等,还记录了各种模型对象,如电力设备对象、量测对象等,这些模型对象通过关键字ObjectID与上述CIM文件中描述数据模型的关键字rdf:ID建立关联和映射。因此,SVG文件必须与CIM文件配套使用,主站端只有同时导入变电站端上送的SVG文件和CIM文件,才能实现对图形的正确显示和操作。变电站端的图形文件很多,一般仅将一次主接线图的SVG文件通过IEC104规约文件传输服务或FTP文件传输协议上送至主站端。主站端使用图形工具导入该文件后自动生成该变电站的一次主接线图,并解析获得一次设备之间的电气拓扑连接关系供主站系统使用,从而实现主站端图形的免维护。同样需要注意的是,实现图形源端维护并不要求主站系统也必须采用SVG,主站端的图形工具需要负责将导入的SVG转换为主站系统使用的私有图形,从而不会影响主站系统的私有实现。

3应用维护技术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重点内容

从维护技术在数据源端的应用情况了可以看出,在模型、图形、通信等各项内容的传输中都取得了不错的成就,但是对于维护技术的具体应用,还存在一些需要解决对问题,下面针对其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内容进行重点分析。主站系统可以采用除了CIM外的方式进行模型接收,并不是一定要采用该模型,这主要因为模型工具在具体应用过程中,可以适当的进行转换,通过合理的方式转换为主站的私有模型,因此需要对主站的模型方式进行重点强调,相应的在传输图片过程中也不是必须采用SVG,主站在运行在具体运行过程中也可以利用图形工具完成相应的转换,因此不会对主站系统的私有实现情况造成巨大影响。通过长时间的分析与探索可以发现,在具体问题分析过程中,应当通过合理的方式将继电保护模型与设备模型两者进行合理结合,通过该方式能够确保电网自身的有效性与完整性。需要注意的是,从目前我国电网行业的实际发展情况来看,在该方面上还存在一定的不足支处,因此,要通过合理的途径,经不断的扩充与发展,从而达到人们的要求标注,为人们提供更加良好的服务。

4结束语

随着国网一体化信息平台建设的不断推进,数据源端维护已经在多个工程中得到了应用和推广。同时,作为南方电网二次一体化框架的关键技术,数据源端维护也已经进行了多次入网测试。电网用户越来越关注和重视数据源端维护技术在数据贯通、专业融合上的应用。采用上述的整合电网一次设备模型和继电保护装置模型的数据源端维护方案,主站可以充分利用变电站提供的完整模型和丰富语义,为继电保护信息系统的开发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具有较高的工程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1]王志坚.浅谈数据源端维护技术在继电保护信息系统中的应用[J].南方农机.2018(06).

[2]韩玉生.探析数据源端维护技术在继电保护信息系统中的应用[J].山东工业技术.2017(05).

[3]燕俊.继电保护信息系统中数据源端维护技术的应用[J].通讯世界.2017(09).

(作者单位: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建瓯市供电公司)

猜你喜欢

信息系统继电保护应用
基于信息系统的计量标准管理
基于项目化+翻转的物流信息系统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
继电保护系统在10kV配电站中的应用
信息系统管理在社会中的应用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分析
110kV变电站继电保护故障及措施探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