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2019-10-21田冲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9年33期
关键词:有效性方法小学数学

田冲

摘 要:要想让小学生学好数学学科,教师就要紧跟新课改脚步,注重教学方式的灵活性,以为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提供有利条件,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仍然有些教师不能够将新课改要求落实到位,导致学生对数学这一重要学科的学习与探索兴趣不高,学习成绩无法提升。基于此,本文针对如何确保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展开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 有效性 课堂教学 方法

在新课改的不断实施与深化下,很多小学数学教师开始研究课堂教学模式,注重教学的灵活性,以期可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数学。数学学科发散性强,需要教师对学生的创造性进行培养,确保课堂教学有效性,让学生可以积极思考数学问题,不断发散其思维[1-2]。本文从小学数学目前教学中的现有问题着手,以此为依据讨论确保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有问题

如今在新课改要求下,很多小学数学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方式积极改革,对学生思维的发展及锻炼起到了重要作用,课堂教学日趋成熟[3]。然而如今的小学数学课堂中依然有着教学方上的不足,对于发展学生个人能力带来了不小的影响,具体可概括为以下三点。

1.教学方法不够新颖

小学生还处在成长时期,心智、思维等各方面都不健全,对于比较抽象的数学概念理解起来比较吃力[4]。由于多数教师未从学生角度考虑问题,根据自身多年教学经验进行课堂教学,即使是提前做了备案,却未将学生这一主要课堂因素考虑进去,学生各自的学习能力不同,在理解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会呈现出一定差异性,多数学生基本不能完全理解教师所讲内容,处于似懂非懂的状态,教师如果不能采用新颖的教学方法展开教学,一味采用过去的旧教学方法,则不利于学生个人能力的发展,学生无法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高。

2.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不够

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师所布置的教学活动中,才能确保课堂教学有效性,学生才会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由于一些教师在设置教学活动时存在诸多顾虑,不能把课堂完全交给学生,担心如果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时间过多,不利于自己对基础知识的传授,因此,许多教师心理上还存在一定的教学负担,对于教学活动的掌控力度不够,无法充分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知识的传授受到影响,课堂教学效果不佳。

3.教学方法不够灵活

由前言部分可知,数学教师要加强课堂内教学的灵活性,这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必要途径之一,而在当前小学教育中,很多学科的课堂教学灵活性普遍不高[5]。数学资料与教材中的内容具有统一性,这一是导致教师不能进行灵活教学的主要原因,很多教师受到自身教学习惯与教学经验的影响,在长期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往往采用的教学方法比较单调,讲课方式千篇一律,一般只注重基础概念、知识与解题方法的传授,课堂缺少活力。虽然数学知识对于小学生来说十分重要,而由于他们自身的理解能力不强,再加上教师只按照以往教学经验单靠教材进行有关知识的讲解,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无法得到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二、确保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1.深挖教材

教材中的知识是不变的,教师可以改变以往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将单纯利用教材教学生数学知识转变为采用深入理解与加工教材的方法来改变授课方法,例如在小学教材中有《认识整时》这一内容,教师在进行这方面知识的传授时,可从本节课内容的主题图出发,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主题图,积极思考,发挥想象力,并将自己的想法告知教师,教师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在与学生互动交流之后,可以引出教材后的插图。在新版小学数学教材中,插图对于学生个人的学习与生活意义重大,教师可安排学生阐述插图所表达的意思,并结合教材图形来谈谈自身想法和感受。在具有一定趣味性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会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也大大提升。

2.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在课堂中要积极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具备良好的学习兴趣可促进学生更好学习,引导他们不断对知识进行研究与学习,提升学生学习自主性,学生一旦对数学学科产生较高兴趣,就会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不断锻炼自身学习能力,促进自身对知识与学习技巧的更好理解。例如《秒的认识》这一内容,教师在进行这方面知识的传授时,要让学生积极感受一秒的“長度”,教师可以让学生在一秒钟之内迅速完成一件事情,如一秒钟写字、一秒式交流沟通等。再如,教师在传授长度这一知识时,可以引导学生伸出自己的手掌和胳膊,以此来体会厘米、米的概念,教师可让学生用手掌或胳膊来估测身边某个物品的长度,诸如教材、背包、笔、文具盒等等。

3.创设良好课堂学习气氛

如果教师可以创设良好课堂学习气氛,就可以让学生在和谐愉悦的气氛中进行学习,学生在课上呈现出自由自在的学习状态,可提高学习知识的主动性,自由发挥想象力,积极表达出自己对教材知识的想法。如果教师一味采用过去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学生在课上过于被动,不能将自己真实想法表达出来,不利于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教师应把课堂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掌控,学生是课堂活动主体,教师正确引导学生学习。小学生个性鲜明,思维活跃度高,在教师传授知识的过程中,他们总会有自己的奇思妙想,提出自己的见解,教师的课堂教学进度会被打乱,然而教师不能因此而否认学生,应让学生吐露出自身真实想法,仔细听听学生意见,并对好的想法加以鼓励,给予学生表扬,促进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兴趣的进一步提高。

结语

综上,本文从小学数学目前课堂教学中的现有问题着手,对确保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进行了探讨,教师应认真看待这些教学中的常见问题,采用一些针对性的方法来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学习与积极发表自身想法,确保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黄育兰.寓教于乐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J].考试周刊,2019,(25):82.

[2]张广柱.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策略研究[J].赤子,2019,(7):210.

[3]林连德.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微探[J].考试周刊,2019,(19):90.

[4]袁礼芳.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有效性初探[J].考试周刊,2019,(12):86.

[5]韩书月.以人为本提高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考试周刊,2019,(20):88,90.

猜你喜欢

有效性方法小学数学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用对方法才能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