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业与民用建筑中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措施分析

2019-10-21胡洪勇

市场周刊·市场版 2019年36期
关键词:管理方法房屋混凝土

摘 要:在工业与民用建筑中,对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很多的建筑工程在生产和运营之后相继出现一系列由于混凝土施工技术管理应用欠佳而造成的质量问题,不能够满足社会对建筑工程质量的要求。本文对混凝土施工管理进行了探析,以进一步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

关键词:房屋;混凝土;施工技术;管理方法

一、做好建筑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

一是做好水泥的选择。水化热是水泥中的常见问题,导致水化热的原因是水泥水化,而水化热又是造成混凝土温度裂缝的重要因素。因而,施工过程中运用到的水泥应当采用大厂水泥,保证水泥的质量完整,对于低热水泥需要积极使用。在材料采购过程中,施工单位应派专业人员检查水泥生产厂家的出厂质量证明书,确定水泥的凝结时间、安定性和强度符合施工要求。

二是做好骨料的选择。对骨料(砂、石)总的要求应是高质量、高强度、物理化学性能稳定、不含有机杂质及盐类的粗细骨料。粗骨料最好采用自然连续级配和碎石,其最大粒径因小于结构截面最小尺寸的1/4,且小于钢筋间距最小净距的3/4。细骨料最好采用中粗砂。

三是合理的配合比设计。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直接关系着混凝土的质量,如果配合比设计出现问题,最终配制的混凝土将无法使用到施工过程中去。配合比的设计应当首先要满足强度等级、混凝土性能等最基本要求。在到达泵送混凝土流动性标注后,采用少量水泥,以及水灰比小的配合比,以减少水泥水化热。

四是做好外加剂的选择。选用适宜的外加剂是减少混凝土开裂的措施之一,在所有的外加剂中,粉煤灰对于混凝土的防裂效果是最好的。粉煤灰的使用对于混凝土的干缩性和脆性能够有效改善,还能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

二、 目前混凝土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

一是混凝土裂缝的预防和控制问题。混凝土裂缝是建筑工程中经常发生的问题,它不仅影响了整个工程的质量,还拖延了整个工程的进度 在混凝土的预防和控制问题上,施工单位还有待改进和完善很多的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前期缺少对混凝土特性的研究和分析,在整个生产进程中由于施工技术不当或者条件控制不足,使得很多的建筑实体出现一定的裂缝,这样对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带来了很大的问题在温度裂缝预应力裂缝等上,很多的建筑施工单位缺乏良好的技术来对裂缝进行控制和修补,这样对整个建筑工程投入使用之后埋下了一定的安全隐患,不符合国家政策和标准对建筑工程的要求。

二是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问题。混凝土的浇筑对整个建筑工程的影响也是重大的,目前很多的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还存在一定的技术问题在建筑工程的一些筏板基础剪力墙等程序的施工过程中,由于浇筑的不合理,使得这些环节存在了一定的质量问题,在后期的质检过程中很难满足监理的要求,进而对整个建筑工程的工期形成了一定的影响。

三是混凝土养护过程中的问题。混凝土的养护是保障整个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能够维持良好状态的一个重要途径。目前,很多的建筑工程的施工单位在混凝土养护技术上还不够成熟,对一些细节的注重程度还不足,这样的现状对整个建筑工程质量的保障起到了一定的制约作用。在养护上面,施工人员没有仔细考虑到前期水泥水化过程中整个混凝土内部的温度以及力的变化情况,没有针对相关的变化而作出有针对性的养护工作,使得混凝土在浇筑一段时间之后会出现裂缝或者变形之类的情況,这样无法体现出混凝土养护技术的真正要点,对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也没有很好地进行控制和保障。

三、 加强混凝土施工技术管理的措施

一是加强对混凝土配料与搅拌的管理。在混凝土的搅拌过程中,整个施工技术也是具有很重要的作用通常混凝土的搅拌都是在搅拌机的作用下进行的,但是依靠搅拌机这种机器还是不够的,需要施工单位在搅拌工艺中去制定整个混凝土的搅拌制度,具体而言就是搅拌的顺序搅拌的时长以及一次投入搅拌的混凝土量在搅拌过程中要严格依照混凝土搅拌工艺的各种技术要求和标准来进行,这样才能够形成质地均匀的混凝土。进行良好的混凝土配料和搅拌能够保障整个建筑工程混凝土的质量,降低在施工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的概率。

二是加强混凝土养护技术管理。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养护技术主要包括:标准性养护自然性养护以及热养护等方法混凝土在浇筑之后,在整体硬化的进程中,水泥会发生相应的水化反应,如果没有采取正确的养护措施,整个水泥的水化过程不能正常的进行在养护过程中,为了保障整个毛细管中拥有充足的水分便于水泥进行水化,通常需要对整个建筑工程进行施水,这样能够保障整个建筑中各个毛细管的水分维持在饱和的状态,将水泥的水化程度进展到最大。同时,为了避免混凝土中的水分过快蒸发或者扩散到周围的环境中,通常在养护过程中都会为建筑穿上衣服,一些塑料薄膜、棉布之类的物件,维持混凝土整体的水分。

三是加强对混凝土的浇筑程序管理。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通常需要制定一个详细的浇筑计划,从而为整个混凝土的浇筑流程起到指导作用。在浇筑过程前期,施工人员应该对建筑模板的尺寸高度以及刚度和强度进行精确的测量和计算,这样才能够使得整个浇筑的程序建立在一个科学合理的基础之上。在浇筑过程中,混凝土应该从低处向高处进行分层浇筑,每一层的浇筑情况应该根据整个建筑结构的具体配筋情况等因素来进行明确。

四、 结语综之,混凝土施工技术将保障建筑工程施工的科学化和技术化,广大的建筑施工人员一定要遵循质量标准,在施工中严格控制质量,对于混凝土的养护按照作业标准执行,为社会提供优质的建筑产品,在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争取更多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胡传超.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J].西部探矿工程,2016(5).

[2]王建玉.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措施及质量控制[J].建筑技术开发,2017(5).

作者简介:胡洪勇,胜利油田北方实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猜你喜欢

管理方法房屋混凝土
会建造房屋的石蚕
浅谈商品混凝土使用控制技术措施
混凝土早期变形对其耐久性的影响
自我修复的神奇混凝土
房屋漏水后的“奇观”,实属罕见
暴雨过后房屋渗漏,接水“神器”们责无旁贷
混凝土
高中班主任如何开展班级管理工作
煤矿机械制造中合理设计及管理方法研究
加强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思路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