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条件下中华民族精神的建构

2019-10-21焦银平

青年生活 2019年4期
关键词:爱国主义新时代

焦银平

摘 要: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长期积淀形成并传承下来的优秀思想文化精髓在新时代条件下依然占据重要地位。继承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仍需要继续培育时代精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人、塑造人,以此提升个人精神境界和价值追求。

关键词:新时代;中华民族精神;爱国主义

一、中华民族精神的概念界定

民族、民族国家、民族精神的概念主要地源于西方,经过本土化改造以后具有了自身的内涵和意义。一般而言上,我们把中华民族长期积淀形成并传承下来的优秀思想文化精髓称为中华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统一的民族共同体内长期发展、积淀形成的优秀思想文化精髓,是民族成员共有的核心思想信念和价值准则。主要包括以下含义:

第一,民族精神是一种社会意识。民族精神是对一个民族的优秀思想文化精髓的高度概括,作为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又来源于社会存在。同时,它也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具有其特殊的形成及发展规律。第二,民族精神是民族共同体的核心思想信念和价值准则,所谓核心思想信念和价值准则是指能够体现最基本的信仰、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那部分内容,包括信仰和理性两个层面。因此,对于民族精神最高的概括就是民族教义、民族哲学。第三,民族精神是普遍真理性和民族个性的统一。民族精神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来源于民族成员的实践活动,经过实践检验并凝练为较为稳固的思想意识,因此具有客观真理性。另一方面,民族精神的形成与各民族自身的生存环境、发展历程息息相关而具有个性化特征。第四,民族精神具有历史性和时代性相统一。民族精神具有历史传承下来的历史价值,也会随着社会生产实践条件的变化而发生创造性的转化和創新性发展,同时生成具有时代特点、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新的思想信念。

因此,新时代条件下,要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更要不断建构中华民族精神,助力意识形态领域促进硬实力的发展。

二、新时代条件下中华民族精神建构的战略意义

新时代条件下推动中华民族精神的构建和弘扬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广大人民群众对国家的认同,从而进一步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同时也有利于个体精神境界的提高。

(一)新时代条件下中华民族精神的建构促进国家认同

国家认同(nationalidentity),是指一个国家的公民、对自己属于国家的成员的身份确认。“个人的全面性不是想象的或者设想的全面性,而是他的现实关系和观念关系的全面性”[1],这并非先天获得,其根源于对国家的文化认同和政治认同,是作为主体的公民的主动性建构过程。国家认同是双向互动过程,也是多种因素综合的效果。一方面要强化国家认同的思想基础,另一方面要强化国家认同的物质基础,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中华民族精神的当代建构为国家认同提供了历史文化基础和共同价值观基础。不断强化民族的共同历史文化根基、加强历史教育,大力弘扬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传统,积极培育民族精神,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当代建构提供法律保障和制度保障。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一切发展都是遵循人民的意志,一切发展都是为了人民的幸福。

(二)新时代条件下中华民族精神的建构提升道路自信

民族自信即民族这个共同体对自身价值的确认,是在理性认知基础上形成的对本民族的肯定性判断,体现了民族共同体的一种积极的心理态势。民族自信包括历史自信和现实自信,其中历史自信是基础,现实自信是历史自信的发展。一个民族在过往的历史中书写了波澜壮阔的宏伟篇章,这个民族就会对自己的祖辈心存敬意,并因为这种辉煌而感到光荣。同时,历史上创造的文明成果为现实的人所有,现实的人对历史遗产的认可和热爱就构成了民族的历史自信。另一方面,中华民族的现实自信来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果。

(三)新时代条件下中华民族精神的建构升华个体精神境界

人的发展既是社会发展的目的,也是社会发展的前提。“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2],时代的问题来源于时代本身,信仰和信念是人的精神支柱,但信仰危机已经成为一个问题。新世纪多种社会思潮纷杂,有时候不得不面对价值错乱现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核心价值观来充实人们的精神世界,使之成为全社会的共同信念,成为每个人的精神支柱。寻找现代人精神世界的思想源泉,必然离不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中华民族精神的当代建构正是在继承传统、弘扬传统、对传统进行现代改造的基础上构建现代精神,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续接。

三、新时代条件下中华民族精神建构的主要内容

明确新时代条件下中华民族精神建构的主要方面是关键,即一方面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精神,一方面重点建构和培育中华民族的时代精神,具体表现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塑造人。

(一)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精神

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爱国主义传统,是千百年来固定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有学者认为爱的是作为自然要素的国土上的全部资源、作为社会要素的国民和作为政治要素的国家。爱国主义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是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爱国主义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热爱自己的同胞,对党和国家来说就是为人民服务,一切工作都应该以人民的需求和利益为根本出发点。

(二)建构和培育中华民族的时代精神

毋庸置疑,一定社会的时代精神即是一定国家民族精神的特定时代表现。相比于传统社会,现代社会瞬息万变,经济社会发展宜昌迅速。相对于中华民族精神的传统品格而言,新时期条件下最需要发掘和培育的是改革创新精神、科学精神和民主精神,其中改革创新精神是时代精神的核心,是与时代主题契合、促进时代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无论生活或工作,必须掌握因时制宜、知难而进、开拓创新的科学思维。

(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练中华民族精神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既面临着新的形势和考验又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加强烈地拥有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伟大梦想。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练中华民族精神,就是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思想内核。由此,中华民族精神的建构获得了根本的价值归宿,同时回应了时代的需要,反映了时代精神的本质。不断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个人的行为遵循,不断促进个人价值追求。

参考文献:

[1]]卡尔马克思、弗里德里希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M].(第八卷).编译局.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72.

[2]卡尔马克思、弗里德里希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M].(第七卷).编译局.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928.

猜你喜欢

爱国主义新时代
重视爱国主义教育工作,提升中小学生民族自豪感
新时代学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建构方法
探索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下的教学之路
爱国主义教育70年
搁浅的“新时代”,“朴氏外交”因何三鼓而竭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浩然正气贯长虹 爱国主义谱新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