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探讨竞技体育活动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

2019-10-21李欢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9年39期
关键词:竞技体育人才培养重要性

李欢

摘 要:随着综合能力素质培养的教育教学方法贯穿于高校人才培养,高校学生的身心素质日益重视,结合课上与课外体育活动,以达到培养学生的目的。本文从目前大学的体育教育现状,体育课外活动体系的改进,个别院系案例的分析等方面进行阐述,旨在探索高校全面开展竞技体育活动在人才培养中的意义。

关键词:竞技体育 人才培养 重要性

引言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长期的体育锻炼,不仅能发展身体的美和动作的和谐,而且能形成人的性格,锻炼意志力[1]。为落实竞技体育高校教育工作中“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培育身心健康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围绕“健康、活力、阳光”的竞技体育局面开展了各项竞技体育活动,对于已经“半脚步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他们是社会发光发热的储备人才,因此,在人才培养中,不仅应该培养他们具有健全的人格,也应培养他们具备健全的体魄,通过体育活动的育人实践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大学体育教育现状

目前大学,体育的教学课程一般修读大一、大二两年,每周2个课时的大课形式授课,个别体育课程为任选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感兴趣的课程,主要的体育实践课程包括: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健美操等,这些都是属于专项学习课程,再加上体育教学中每学期所安排的专项考试,如:短跑、长跑、游泳等,这样的体育教学的结构,比较单调从而导致对于学生体育素质方面的评价局限于运动成绩、理论成绩、达标成绩、出勤率等,缺乏了一定的科学性[2]。

二、大学竞技体育课外活动体系的改进

仅通过学校体育部或体育教研室来布置体育教育活动,这些体育教学活动是远远无法满足大学生现在的课外体育活动的需求,也很难激发学生的健康意识,因此,通过改进竞技体育课外活动体系来合理有效地管理学生。学校竞技体育活动体系改进从“围绕一个目标,完善两个结合,搭建有效平台,设计数据档案库”四个方面来开展。

1. 围绕“一个目标”

在竞技体育工作中将健康教育、终身体育教育贯穿于始终,围绕“增强体质和提高素养”的总体目标,注重学生的健康意识、锻炼习惯和卫生习惯的养成,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除了体育课程教学内容以外,还应结合专业特点、学生需求,充分开展实用性体育活动,构建灵活、开放、适用的体育育人模式。

2.完善“两个结合”

教学单位教师通常只管理学生体育教学课程上的一些教学活动,对于课外的竞技体育活动参与度很少,相反,课外的竞技体育活动反而由非专业老师来管理,这样导致竞技体育活动没有明确的目标任务,课外活动的质量低等情况出现。要充分解决这个问题,需完善课外指导老师与教学单位教师、对接体育教练工作相结合,通过有效沟通,才能确保了解学生的体育动态,并且通过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需求,制定课内与课外体育活动相结合的管理机制,在管理的根本上解决一定的问题。

3.搭建“有效平台”

仅通过体育教学课程的平台为学生提供体育活动远远不够的,充分搭建有效的活动平台以充分满足学生的需求,主要采取如下措施:(一)增强学生健康意识。学生正值青年,自我感觉身强力壮,健康意识低下,通过宣传教育、活动体验等方式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意识,改善学生不合理的饮食习惯。例如组织开展“健康教育”“健康生活”等主题年级会、班会、沙龙、分享会,让健康知识宣传力度扎根基层。(二)举办多样性体育活动项目,增强基层活力。构建“学校-院系-班团,竞赛类-全民类”3x2活动体系。开展“体尖培养”“运动体验”“习惯养成”等类型体育锻炼项目,竞赛类、全民类活动双向进行,带动全员学生参与。(三)扩增锻炼渠道。加强校内外的合作,组织与校外社区相结合的体育活动,如健身操、广场舞等。并鼓励学生参与体育组织、体育运动俱乐部等,坚持跟随体育组织进行定时锻炼。

4.设计数据档案库

体质测试成绩及体育课程成绩是显示学生体育健康的一个较为直接的数据,通过对学生体质健康数据进行整理,建立学期、学年的数据档案,再对数据进行合理的分析,根据学生各项体育成绩设立“红榜”“黑榜”,指导老师与“黑榜”学生进行一对一交流和指导,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和组织活动,激励学生坚持锻炼,增强身心素质。

三、实施全面开展竞技体育活动的意义

以学校院系的“逐梦杯”系列活动为例。“逐梦杯”系列活动主要包括:篮球赛、羽毛球赛、拔河比赛、接力比赛等。比赛采取自愿报名的形式参与,每年举办一次。这些活动作为现在大学生最为流行的体育运动形式之一,活动的门槛低,也吸引了各级学生的全员参与,这些活动不仅可以让学生得到体育锻炼,同时覆盖面广,可以在比赛的争夺名次中获得荣誉感、责任感以及增进学生之间的凝聚力、向心力。根据一学年的统计,某學院大一学生共计463人,“逐梦杯”系列活动,大一学生参与人次高达470余人次。再对本学年大一学生的两次体质健康成绩数据进行分析,上学期的体质健康成绩合格率为85%,下学期的体质健康成绩合格率为91%,优秀、合格率均有所提升,从数据上可以直观的说明体育活动的效果。一个特色的竞技体育活动将竞技、健身、娱乐融合,只要充分发挥了它的作用,不仅为学生提供展现自我的舞台,也是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一个好的方式,同时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与体格。

结语

现在这个崭新的时代需要一批具备高知识、高技术、高能力以极高的健康素质的职业人群,大学是一个过渡的阶段[3]。因受到传统理念的影响,学校长期重视理论与专项教育,忽视了学生自身的兴趣与习惯的培养。高校如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学生如何树立终身体育锻炼的理念,这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3]。

参考文献

[1]王天一.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理论体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168-169.

[2]李丽.“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对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的影响[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34(11):92-94.

[3]杨中民.论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J].中国西部科技.2008(26).

猜你喜欢

竞技体育人才培养重要性
浅谈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重要性
论变更管理对项目效益的重要性
高职院校田径教学面临的困境与对策探讨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阅读经典著作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