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管理方法 创建 “全能型”星级供电所新模式

2019-10-21王晓强

科学导报·科学工程与电力 2019年41期
关键词:全能型供电所新模式

王晓强

【摘  要】乡镇供电所相对于城镇供电所规模较小但是是最前端的单元,为了跟上时代的步伐,逐渐适应社会生产和人们生活的需求,就必须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优化管理方式,创建“全能型”星级供电所新模式是乡镇供电所建设的发展趋势。本文结合实践经验,提出优化管理方式的措施和做法,为创建“全能型”星级供电所新模式提供建议。

【关键词】管理方法;供电所;新模式;发展

前言

“全能型”供电所符合当前社会发展的趋势,可以满足人们生活的需求,为了全面提升“全能型”乡镇供电所的建设,电网公司应该主动为此出谋划策,积极的探索。优化管理方法首先要从人员配置、科技创新等关键方面开展工作,落实“三基”理念,提升建设质量和效率,创建 “全能型”星级供电所新模式。

一.“全能型”供电所建设中遇到的问题

根据可靠数据得知,某供电公司在建设“全能型”供电所的过程中,遇到了以下几个问题:

(1)在建设的过程中,内部的运转容易出现不顺畅的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和企业对电力的绣球越来越大,并且用电方式多样化给乡镇供电所的发展都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但是传统的被动式服务和不精细管理,导致很多工作需要大量的人工才能正常进行,不仅降低了工作效率,还大大增加了投资成本,不利于供电所的建设和发展。

(2)很多工作人员没有较强的服务理念,服务意识不强。传统的供电所服务大多都是大型的电网企业进行行业垄断,在电力服务中处于很强势的地位。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随之而来的新技术和新业务,工作人员的接收能力不足,导致供电所不能满足人们源源不断的服务需求,降低了供电所的服务质量。

(3)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都不高。伴随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力企业的发展也逐渐走向现代化和智能化。很多传统工作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比如,抄表和收费等一些传统的业务,现如今以往很多需要人工进行的工作都被电脑所代替,并且增加了数据的准确度,但是传统的很多岗位依然设置,这就导致了人工的浪费也增加了不必要的成本投入。

二.优化管理方法 创建 “全能型”星级供电所新模式

1.班组重设优化管理

按照“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科学理念和原则,围绕营销管理和配网运营相融合的方式。不断优化供电所内部机构设置,规范供电所内设置岗位的职责,做到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建立健全的安全监督体系,不断提升供电服务的效率和质量。从而实现乡镇供电所基础设施的完善和制度的完善,完成高服务、高质量的目标。

供电所设置一个所长、一个客户服务员、一个运检技术员、安全质量员的模式。根据不同的职责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工。设立相应区域负责的小班。例如设置综合班和营配班。其中,综合班中设置相应的岗位,并且使之明确自身的责任。以负责乡镇供电所的管理和业务以及一些综合性工作和营业厅的咨询和受理。而营配班主要按照供电的区域将其合理的划分每个责任区,按照每个区分一个区域经理,每天的日常工作按照就近处置的原则,负责配电设备的定期检查和巡视,包括设备的维修和故障抢修等等。以此保证用电设备的正常运行,对于客户用电的现场咨询、停电通知等等也需要做到位。真正的做到营配末端融合。

2.科技创新提升管理

伴随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全能型”创建的过程中,也应该不断的融入高新技术,实现其智能化和电子化,创新管理方式,提升管理。组建一个运营监控指挥中心,一个综合业务监控平台和一个营配业务指挥平台和“三项制度”的模式,将数据智能化网络技术融入到“全能型”供电所的建设中去。

为了有效的提升供电服务,需要对生产车辆进行改造,并且推出共享移动的营业车辆以及高效的抢修服务。共享营业厅可以设置可移动的柜台和宣传资料等等。可移动的营业厅具备供电所营业厅中的一些基本功能,充分的利用人们经常出行的日期,在人口较多的地方开展营销业务的咨詢和办理,帮助人们解决用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一些问题的咨询和办理。提供快捷、方便的一站式服务模式。抢修车的体积小,方便在人们的住所之间来回移动,方便及时的为人们解决用电过程中的故障问题,用科技创新提升服务,推动供电所的发展。

3.绩效考核标准管理

在设置班组管理和科技创新管理的基础上,供电所推出相应的标准化绩效考核管理模式。

首先应该完善对工作人员的考核机制,按照“全能型”乡镇供电所建设的原则,坚持多劳多得的理念,从每个岗位的工作性质和特点出发,结合供电所的实际情况,创新供电所全体员工的绩效管理模式。将工作积分制和绩效制几种考核方式有效的结合起来,从而实现定量考核和定性评价相融合。建立乡镇供电所工作人员的薪资和绩效直接关联的机制,包括基础的管理和营销管理等,按照积分制对员工进行相应的考核。

为了促进工作人员可以按照规定的指标高效的完成工作,在管理的过程中可以将每月的绩效情况按照发送或者上墙的方式向所有人公示,并且进行每个月的考核。对于供电所内每个区域的经历和综合柜员在完成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指标的深入分析,制定相应的措施,持续不断的改进。最后,可以实施业务协同管理,落实每个岗位的职责,做到营配业务相融合。通过对绩效管理的标准化,不断提升各个岗位的绩效,提升供电所的综合管理。

4.落实责任规范管理

(1)明确工作人员的职责。每个区域的负责人都应该负责和管辖自己区域范围内设备的运营和维护以及服务等工作,共同协助其他区域开展工作。

(2)优化工作流程。供电所逐渐走向信息化、智能化。理应优化整体的工作流程即营销业务流程、配网类业务流程等等。并且将已经制定好的新流程编入学习手册中。

(3)明确工作界面。每个区域的经历都应该遵循“首问责任制”做到末端营配个人业务的相融合。加强对设备的巡查和检查,将设备的巡查和电能抄表相结合,安全用电宣传和非现金缴费的方式相融合。

5.加强培训素质管理

供电所内,很多工作人员的素质都比较低下,文化水平整体不高,自身技术水平和知识能力都不能跟上逐渐智能化设备的供电所。因此不能满足日常运行和维护管理的需求。因此,必须加强对工作人员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工作人员在上岗前必须经过技能培训教育,并且经过相应的考核才能上岗。制定相应的业务培训计划,从而提高供电所工作人员的知识技能和实践能力。

坚持“以人为本”的文化理念。当每次培训完成之后,进行相应的考试,验证培训效果,以此为之后的工作奠定基础。并且按照相关的规定设置初级员工、中级员工和高级员工。根据考核的成绩来判断每个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按照不同的员工层次设置不同的薪资档,并且适当的设置工资距离。以此激发其他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三.结语

在“全能型”建设的过程中,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管理优化,提升供电业务能力,简化工作流程,实现工作人员的技能水平,创建 “全能型”星级供电所新模式,推动供电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甜甜,姚学恒,周渊.基于因子分析和多元回归的县级供电所定员及其预测分析[J].科技风,2019(32):248.

[2]栾焕聚.立足基层树标杆——记国网山东高密市供电公司大牟家供电所所长黄宗丰[J].农村电工,2019,27(11):24.

[3]郝幸田,邓金刚.党旗高扬映怒江——记怒江供电局党委推进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J].企业文明,2019(10):44-49.

(作者单位:国网浙江桐乡市供电公司)

猜你喜欢

全能型供电所新模式
全力推进供电所“全能型”服务模式建设
供电所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全能型供电所基础管理
全能型乡镇供电所建设研究
浅议党群工作在供电所发展中的作用
浅议党群工作在供电所发展中的作用
高校财会专业实验教学管理模式创新策略研究
礼仪文化引领下的高校女生教育新模式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