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提高阅读能力

2019-10-21李海涛

青年生活 2019年4期
关键词:出题者答题审题

李海涛

阅读是读者对视觉符号(包括文字和非文字符号)进行语言解码、提取信息并进行意义理解和意义整合以获取信息、建构意义的心理活动过程。这是一个新旧信息交互作用的过程,也是一个读者内化新信息的复杂的智力活动过程。这一过程的质量会受到读者自身原有知识背景的影响,也会受到读者思维加工能力及阅读目的、阅读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的影响。于是,面对相同的材料,不同的读者会有不同的意义建构。所以,想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就必须从上面提到的几点影响阅读的因素着手。

一、教师引导学生对文本的解读要以学生能够理解为基准

文本解读是阅读最重要的前提、基础。教师不仅要先自己阅读理解文本,而且一定要结合学生现有的认知程度,合理地设计教学方案,教学内容要以学生能理解为前提。只有充分考虑到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才能让学生在阅读中拥有真正的感知力和较强的实践性。

想要做到这一点,教师要不断尝試去深入了解学情。只有更多地了解学生的成长经历、个人理解力水平、情感体验、个体态度和评价,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二、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要充分

课堂应该是敞开的文本,具有生命的灵性。无论阅读哪一篇课文,就好像进入了一段特殊的历史环境、一个真实的“精神家园”、一座民族与世界、古代与现代思想文化的宝库。因此,只有学生深入领会了文本,才可能有高质量的阅读,才能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使他们获得知识的收获、思想的启迪、美的熏陶、情的感染、能力的发展、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在指导阅读的过程中,要善于从学生的质疑问难和独特体验中发现他们在知识、情感、心理上不断生成的需要,从而进行适当的点拨、巧妙的帮助,做好学生阅读的组织者、引导者。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放手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保证让每一个学生都与文本对话,让学生在读中有所悟,有所感。正如一位专家所说:阅读教学,学生所面临的的主要任务不是掌握一般的语言规律,而是感受具体的语言形式、鲜活的生活画面、生动的思想感情。

而学生需要更多地自主提问,自愿走进文本的语言深处,在与文本的碰撞中迸射出创新的火花,实现自身的内在体验与阅读文本的交互。还要尽量进入本文情境,体验文中角色,在反复诵读中慢慢完成对文本的理解、欣赏。

三、教给学生有效的答题技巧

学生在长时间的阅读活动中,不仅要掌握阅读文本中的基础知识,更应该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毕竟,考试考查的重点还是学生解题时的方法和技巧。因此,教给学生有效的答题技巧,让学生在考试中得到较高的分数,是能够体现出学生阅读能力提升的。

以下是笔者多年在教学中积累的一些个人认为有效的阅读答题技巧:

1.通览全文,把握文本中心思想

在中高考中,所选文本都是名篇。每篇文本都能够体现出作者的写作思路,每一句、每一段、每个事例都是为中心思想服务的,都是用来阐述文本中心的。因此,学生阅读文本时,要迅速寻找、理解那些能够明显体现作者立场观点、情感体验的词句。尤其关注文本结尾处的议论、抒情性的语句。

2.认真审题,依据问题进行阅读

现代文阅读答题的首要难点就是准确审题,抓住问题关键要求,基本就找到了答题的奥秘。哪些是问题的关键要求呢?首先要明确题干中的提示范围、程度的词语。其次,题干中括号里的语句,需要特别注意。因为括号里面的语句基本都是补充、强调的要求。最后,审题时,要时刻保持对出题者出题意图的把握。出题者的出题意图其实就是出题者以文本为例,对学生阅读考点的考查。

在对题干认真仔细分析的基础上,就可以带着问题去文本中寻找答案了。即使不能直接找到问题的答案,也要明确,答案一定来自于文本本身。

3.回答问题时,一定要多多益善

很多问题的答案都是隐身在文本中间的,这就要求学生必须仔细地在上千的文字数中去寻找答案。而在中考中,现代文阅读的答案是非常简明的。老师在阅卷时也是按点给分。所以,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如果可以将文本中所有有可能含有答案的地方都答上,将所有对句子的理解都写上。要点化答题,主要的写在前面,次要的写后面。可以有效地降低扣分率。

阅读教学几乎占据了语文课堂的大半壁江山。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一直以来就是一个难题。笔者结合自身十年来一线教学经验,对这个问题提出自己一些浅薄的看法。其力有限,其心颇诚。希望对广大同仁能有一粒之助。

猜你喜欢

出题者答题审题
挑战出题者
精审题,明立意,读懂童话
1,2,3,看这边!
准确审题正确列式精确验证
七分审题三分做
再三审题,由表及里
神回复
几何中的从特殊到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