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专音乐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019-10-21田晓晗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9年46期
关键词:主观能动性策略课堂教学

田晓晗

摘 要:现代中专教学中,不仅包含了专业理论知识教学,还有音乐教学。合理的音乐教学在中专教学中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思维,对于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性有很大帮助。各位中专音乐教师在教学中要借助科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本文就中专教育中如何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做出了简单分析。[1]

关键词:中专音乐 课堂教学 主观能动性 策略

引言

中专教学是为我国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专业性人才,是为当下我国人才市场培养人才的一项重要渠道。因此,中专教育务必要提升对日常教学的重视,从各方面出发发展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与实践中。在此过程中,科学合理的引入音乐教育不仅可以有效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让枯燥的专业知识学习变得更有活力和趣味,同时还能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感受创新式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灵感。但是,中专学生个体之间的学习能力、性格特征、心理发育等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在教学时教师难以用统一的标准去要求学生,那么,如何用音乐教育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展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是当下所有中专音乐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

一、以中专生的心理特征为基础,因材施教

由于大部分中专生的年龄都处于十五到二十岁之间,这一阶段的学生他们的心理、思维等正处于发育阶段。因为缺少生活经验,中专生对于某些事物的认识和感知能力并不完全准确。再加上中专生或多或少都具有一定的叛逆心理,在学习中不愿意被老师管教,对于学习也提不起兴趣。但是中专生的思维比较活跃,对于新型的教学方式会很乐意接受。因此,教师在通过音乐教育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时候,可以抓住学生这一心理特点,多引进创新型的教学理念和思路,注意方式方法,因材施教。

中专生这个团体大都是由高考失利或者学习能力不强的学生组成的,他们认为自身的学习能力不足,对于社会的价值低,未来并不能像本科学生那样在社会人才市场上拥有一席之地,对于自己的人生规划十分不明确。中专阶段的学生,他们的思维方式和性格特征都在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定型,他们渴望独立,渴望被重视、被尊重。[2]但是因为叛逆心理的影响,中专生在学习中并不愿意接受来自老师强制性的管教和指点,但若是教师可以以朋友的身份,将中专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婉转的讲出来,并乐意鼓励和带领他们去探索和改正,那么中专生在感受到來自教师的重视和尊重之后,他们对于学习的态度将会出现大的转变。

对此,中专音乐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应该一改传统“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应该让学生从“被动学习”的位置转化为“主动学习”。教师要始终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尽量去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需求,将其融入自己的教学安排中。同时,因为中专学生的性格差异比较大,教师在授课时也不能让学生们都遵循同一标准的要求和规则,对于不同学习能力和性格特征的学生,教师应该制定不同的学习方法,实施因材施教。比如,教师在进行《我爱你,中国》这首歌的教学时,为了照顾到不同学习能力和性格特点的学生,教师可以将课堂教学分为基础知识、歌曲旋律、整首歌唱等若干个环节,难度依次递增。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教师可以要求他们超越自我,挑战到最后一个环节。而学习能力弱的学生,教师则要在帮助其掌握基础知识的情况下,鼓励其对旋律进行熟悉和练习。

二、重视学生的自我意识,引导学生正确定位自己

中专阶段的学生对于自我的评价和认识——自我意识,往往会出现偏差,部分学生会出现自卑的心理,部分学生则会自负。中专学生的自我意识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心理素质、性格特征、成长环境等等。良好的自我意识可以帮助中专学生端正自己的人生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能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合理把控自己的行为和情绪。中专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于事物的认知能力以及思考判断的逻辑能力也逐渐增强,逐渐有了明确的自我见解。在此过程中,中专生若是不能养成良好的自我意识能力和习惯,就会对自身的定位出现差错,影响自身后期的学习和发展。

比如,中专生由于在初中、高中时期的学习能力低或者是其他因素,经常会被老师和同学忽略。因此,他们的内心深处会非常渴望来自外界的关注和赞扬。到了中专阶段,中专学生常会去参与一些集体活动,希望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得到别人的肯定和夸赞。其实,这种现象也是中专学生自负心理的一种表现,他们认为,无论自己做什么都是有价值的,都是比别人优秀的,对于身边的人、事、建议等,往往也只是采用傲慢的态度,不理不睬。这种坏情绪和不健康的心理会对学生的健康发展带来极大的抑制作用,使得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常常脱离现实、心比天高。但是,中专生的实际能力并不如此,他们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努力去实现。[3]

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深入地与学生交流,对于学生存在的自我意识问题应该予以正面的引导,帮助学生正确定位自己。教师不能一味地为学生营造“温室”型或者“打击”型的教学环境,以免学生过于自负或者自卑。比如,在进行《黄河大合唱》的教学时,教师为了让学生正确定位自己的学习能力,可以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进行录音,然后在私下与学生交流的时候向学生播放,以亦师亦友的身份与学生一起讨论,而不是要求、指点,在以欣赏的眼光看学生的同时还要注意要让学生明确自身存在的不足,引导学生加强练习,积极改正。

结语

综上所述,怎样在中专音乐教学中有效地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当下中专音乐教学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中专音乐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观察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学习状况,以引导和鼓励的方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参考文献

[1]侯晓琴.音乐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J].文教资料,2017(30):89-90.

[2]朱佳妮.中专音乐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J].北方音乐,2018,38(02):183.

[3]田洪卫.中专音乐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J].职业技术,2011(07):54-55.

猜你喜欢

主观能动性策略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研究性教学在口腔医学专科生生产实习中的应用
论职高语文课堂的有效性提问
Passage Four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