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对初三学年的学生如何进行黏土课程的开发设置

2019-10-21李敬华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9年39期

李敬华

摘 要:本篇所涉及的黏土包括超轻黏土和软陶,都是在国内新近流行的新型材料,由于她们都具有像魔法一样的极强趣味性和创意性,一经面世便迅速风靡。但由于国内流行时间太短,真正做得非常好的人很少,教学上更是谈不上什么优秀的经验可借鉴。而面对来我们实践学校来学习体验的孩子,为了让他们每次研学经历更丰富更有意义,总结8年的黏土教学经验,利用3年时间,针对不同学年的学生,不同年龄特征和动手能力的不同,终于开发出了有价值的教材,下面针对初三学年的学生重点谈谈我是怎样合理安排课程的。

关键词:了解初三学生特点 黏土作品欣赏激发热情 黏土课程 丰富有创意 发挥学生想象力

由于黏土所具有趣味性的同时又兼具的强大育人功能,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当中已被列为重要内容之一,承担着针对不同学年的学生进行黏土实践教学的重要任务。而教学活动所用到的黏土包括超轻黏土和软陶,是刚刚传入国内十几年的新兴材料,由于这些黏土在国内流行的历史不长,技术非常专业的人不多,传入国内的先进专业书籍又非常有限,再加上北方地域的落后性,人们没有更宽阔的视野来了解黏土丰富的世界,所以,无论在技术还是经验上,人们大多都只停留在简单捏塑的层面上。面对黏土教学创意内容的极度欠缺,针对不同学年学生的年龄特点,设置不同的富有创意的黏土内容就成为黏土教师教学的一大难点。经过几年的反复研究实践,终于对初一到初三不同学年段的学生设置了难度适中富有创意的内容,在教学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下面针对初三学年学生的年龄特点来谈一谈我是如何进行初三学年段学生的黏土教学的。

首先要了解初三学年的学生特点。

经过观察发现,学生进入初三学年体现出的特点是:对作品操作性变强,细致程度有所提高。但另一方面想象力方面普遍明显不如初一初二的学生了!也许是因为学习方面压力变大,任务变重,平时更趋向于向学习成绩的提高方面多一些努力,因此想象力方面反而下降了。教师应该着力设计必要的环节引导学生,开发想象,进行黏土的创意性的制作,就成为教学中的一大重点,而课程的合理有效设置就成了难点。针对重难点我主要安排了这几个环节:

一、通过优秀作品的欣赏,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自主创作的热情

艺术鉴赏能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提高鉴赏者的审美能力,拓宽认识、娱情怡神、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而软陶作为一种新兴的事物,学生本身对材料的理解有局限性,则更应通过艺术鉴赏来拓宽视野,增进对软陶的了解,并激发创作软陶作品的热情!因此,在进行软陶内容教学之前,我安排了这样一个软陶作品欣赏的重要环节。

在图片选择上,我主要分为这样几类:动物类、人物类、卡通类、家居饰品类、首饰类、黏土版画、高级摆件儿、获得国际大奖的黏土手办等。

图片选择从简单到复杂,由通俗到高级,内容丰富、品类齐全、富有创意,所以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随着对软陶作品的不断认识、了解,情绪逐渐被调动,兴致不断提高,在欣赏的最后,学生往往已经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了,此时也便达到了艺术欣赏的目的:调动学生创作的热情,激发创作的欲望。

在这个艺术欣赏的环节,会用去大约一节课的时间,看上去虽然时间有点长,但有道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他起到的是“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软陶内容的设置既要体现阶梯性,又要体现灵活性

每一期来进行综合实践活动体验的学生人数,往往都在40到50人之间,由于人数众多,个性差异巨大,如何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就成为一大难点!安排的过于简单,对于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都很强的学生来讲,会觉得简单乏味,毫无兴趣;而如果教学内容太难,对于动手能力弱的初学者又会觉得难于把控,畏难而退。

教学内容安排的合理性就成为一大难点,为此我把教学内容确定为既要体现由易到难的延伸性;又要体现每个环节的灵活创新性。课程内容具体设计为三部分,即:多肉制作;软陶饰品制作;自由创作三部分。

在进行“多肉植物”的制作中,会涉及圆形、水滴、长条儿、三角、菱形等不同立体形状的塑形捏制,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基础造型能力的培养。而如果简单进行这些基础造型的训练,未免会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为此在不同单株的多肉植物制作完成之后,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审美自由设计、组合成漂亮的盆景,这个环节极大满足了不同学生自由发挥的个性需求,成就满满。

在多肉制作过程中,教师的演示会作为这个环节的重点,主要针对不同形状的塑形一一指导,以便让学生扎实掌握基本塑形的方法,为后续学生的创作提高打好坚实的基础。

三、在饰品制作的环节内容丰富并富有创意

这个环节我主要安排了两方面的内容创作:挂饰制作和首饰制作。

挂饰制作教给学生可以选择浮雕创作和嵌入式制作两种方法制作,制作出的成品色彩缤纷、立体生动,再配上中国结,非常富有中式气息。

而首饰的制作则采用模仿日本木目金的手法,创作出的花纹极其富有变化,每一刀下去都富有的不确定性和偶得性让学生充满了神秘和期待,兴致无穷!同时再配以一些不同形状的饰品托儿,成品极其精致唯美,不单可以自己佩戴,有些学生表示还会把它作为礼物送给父母、姐妹、朋友、老师,极其有成就感。

饰品制作的这个环节,也使学生的制作过程完成了由简单到精致的这样一个环节,对后续学生进一步进行创新制作,给予了很大的信心,因此,也便顺理成章地进入到最后一个创新的环节:自由创作。

四、自由创作环节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尽管自由创作环节体现学生的自主创作为主,但为了体现出最高境界,针对能力强的个别学生教师仍然要适当引导,以便使学生充分发挥创新的极致水平,從而真正体现学生个性差异,进而达到拒绝千篇一律,作品要异彩纷呈的目的。

针对三年级的课程内容设置,我也是经过了反复多次的研究实践后才确定的,目前通过每次课前对学生进行的举手调查统计结果显示,这两天的教学内容受学生的欢迎程度可以达到95%以上,所以说对于初三黏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的安排是非常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