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教学中多元化教学方法运用研究

2019-10-21刘洪志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9年46期
关键词:多元化运用初中语文

刘洪志

摘 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也出现了许多全新的教学方法,身为初中语文教师也需要认识到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所以要顺应时代发展去运用更为多元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基于此,文章将结合笔者教学实践,对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多元化教学方法运用展开研究。

关键词:初中语文 教学方法 多元化 运用

在以往的初中语文教学中,我们会发现存在教学目标与教学形式均存在单一的情况,导致教师教得很累,学生也难有深刻理解,课堂教学质量并不高。而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退信,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也进一步强调了多元教学方法的运用,结合初中学生实际情况与教学内容去采取更合适的教学方法,能够明显提升教学质量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做好对多元化教学方法的合理运用。

一、目标分层教学法

虽然初中学生已经接受了小学六年时间的语文教育,但但对来讲其语文知识的积累依旧较为浅薄,所以很多课堂教学中设定的高层次目标,很难在短时间内容达成。基于此,教师可尝试采取目标分层教学方法去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所谓的目标分层,也即是将设定的教学目标进行层次划分,如可将其划分为基础、中等以及高级三个层次的目标,每个层次的目标对应相应的群体或是教学阶段,既可以将教学活动分为基础知识讲解、中等目标实现以及高级知识拓展阶段,也能结合学生的学习基础和接受能力去分配不同的学习目标,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一步步去实现目标,从而对语文知识学习更有信心[1]。比如,在讲解《背影》相关内容时,教师便可结合教材内容将教学目标进行三个层次的划分:基础目标为对文章主要内容进行理解;中等目标为感知作者表达意图;高等目标则是提升学科核心素养。通过对不同层次目标的划分,教师便可依据此去展开教学活动,待学生掌握理解之后便可进入下一阶段的教学,此举更符合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小组合作教学法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教学法同样也是非常重要且有效的教学方法,要求教师对班级学生进行合理划分,通过小组内部的交流互动,不仅实现个体的知识深入理解,也能促进全员整体进步[2]。小组合作教学法的运用,首先要求语文教师对全班学生的性格特点、语文基础以及学习能力有全面的掌握,从而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小组划分,一般来讲3-6人为一组最合适。此外,每个小组要指定一名小组长,可轮流任职,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去探究知识,不仅提高教学质量,也能促进学生团结合作意识的养成。比如,在讲解《愚公移山》相关内容时,教师便可引导各个小组在内部进行角色扮演的活动,通过组员分别扮演智叟、愚公、天神等书中角色,以故事演绎去理解文章的而精神内核。此外,教师还可组织各个小组展开辩论活动,以“现代社会是否还需要愚公精神”为辩题,以辩论赛的形式去展开讨论,碰撞小组思维火花,让整个课堂教学变得更具趣味性。通过学生所展开的小组合作,所有学生都能够参与到知识探究活动当中,课堂教学氛围也能更加活跃,整体教学质量明显有所提升。

三、情境教学法

初中阶段的学生由于年龄尚小,其思维发展空间依旧很大,目前仍然以感性思维与形象思维为主。作为初中语文教师需要认识到这一点,在教学中要循序渐进,迎合学生的思维特点去积极创设教学情境,利用多媒体去引导学生思维,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内容。比如,在讲解《伟大的悲剧》相关内容时,教师便可利用多媒体设备去创设教学情境,向学生播放南极洲的纪录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南极的冰天雪地以及无止境的极夜,如此一来学生便能了解到南极洲环境险恶的特点,有助于其更好的理解文章所描写的内容,在后续的阅读中便能深刻地感受到为什么茨威格会用“伟大的悲剧”去描述斯科特探险队的故事,也让学生感受到人类勇气的伟大价值。此外,借助音乐去烘托氛围同样是创设教学情境的有效方法,比如在讲解《春》相关内容时,教师可通过在课堂上播放《春天圆舞曲》作为背景音乐,让学生闭上眼睛发挥想象,尝试着去感受音乐中的春天景象,然后在这一情境当中去阅读课文,更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又如在教学《秋天的怀念》这篇文章时,在结束课文讲述之后,可播放《烛光里的妈妈》,让学生静静聆听,更有助于其深化文章中母子情感的理解。

四、故事教学法

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其大脑与思维的发展需要接受各种信息去进行拓展,其中蕴含丰富情感的故事极易引起学生的注意,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尝试着运用故事教学方法,通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去引导其进行知识探究,从而深化学生的理解[3]。比如,在讲解《观沧海》相关内容时,教师可先向学生讲述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的动乱年代,描述“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悲惨景象,进而感受到曹操在诗中发出的对人民的悲悯。然后教师在此时进行故事的转折,讲述曹操先后击败吕布、袁术等军阀,一統北方且让百姓得以安定。公园206年,曹操在东征大获全胜归途中,生平第一次看到大海,进而创作力这首《观沧海》。通过这段故事的讲述,学生能够知晓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在理解时便能更好地联系其中,更能感受到曹操的宏伟抱负与博大胸怀。同时,在教师的介绍下,学生知道了曹操是一位了不起的诗人,课后更有兴趣去收集曹操所写的诗歌进行阅读,有效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

结语

综上所述,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也要求初中语文教师改变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积极探索更为多元且有效的教学方法。身为教育工作者,教学活动的开展一定要跳脱出传统教学思维的禁锢,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换位思考去基于学生身心特点以及结合教学内容去采取合理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以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洪海燕.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多元化教学方法剖析[J].学周刊,

2019(31):55.

[2]张建锋.探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多元化教学方法[J].基础教育论坛,2019(28):10-11.

[3]颜世伟.浅析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多元化教学方法[J].中国校外教育,2019(25):93-94.

猜你喜欢

多元化运用初中语文
探讨构成因素在当代雕塑语言中的多元化体现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巧用“多元化”,赋能“双减”作业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巧用插图,注入课堂活力
专业化PK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