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秀家长的修炼

2019-10-21刘国庆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9年41期
关键词:儿童家长教育

刘国庆

摘 要:家庭教育是一项艺术,正确恰当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的成长起决定性的作用。如何修炼成优秀的父母,方法很简单,那就是——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不少爸爸妈妈整天要求孩子好好读书,可是对于自身,他们却恰恰相反,拒绝学习和成长。孩子就像室内的一盆盆栽,他们能长多高,取决于天花板的高度,父母就是孩子成长的天花板。教育的过程就是家长通过不断的学习提高天花板高度的过程,这就是天花板理论。

关键词:教育 儿童 家长

对于教育,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和认识。我喜欢这么一句话:“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六祖坛经》中讲:“人人皆具如来智慧”,儿童的成长有其内在的精神驱动和能量。教育就是唤醒孩子内心沉睡的自性,让他自己积极主动的发展。

有不少家长反映,“孩子不听话、孩子叛逆、孩子不接受家长的教育”,其实,很多时候,孩子不接受的,不是我们的观点和主张,他们往往最在意的是我们的态度,我们的方式方法,甚至我们和他们讲话的语气。

教育是我们一生最重要的事业,因为任何其他事业的成功都无法弥补孩子教育的失败。我把孩子的成长大致分为四个时期:一是婴幼儿期,二是少年期,三是青年期,四是中年期。我们在这四个时期里,分别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婴幼儿期,父母就是孩子成长的模板。青少年期,父母是孩子成长的教练。青年期时期,父母就变成了导师,到中年时期父母的角色就转变为他们反思、批判和接受的教材。[1]

在这四个时期中,最重要的就是前两个时期——婴幼儿时期和少年期。作为孩子的模板和教练,这就离不开爸爸妈妈们不断地学习。我们学习哪些内容呢?一是学习教和育的常识。二是学习什么是爱。三是学会学习。首先,学习教和育的常识。任何事物和理论都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传统的教和育的观点当中,有不少落后甚至错误的观点和认识。比如说,儿童哭闹。婴幼儿一哭闹,我们往往一把他抱起来他就不哭了。我们传统的观点认为这是婴幼儿对父母的控制。有的老人说,不要去抱孩子,等他不哭的时候再抱,就能养成好的习惯。现在,从生理和心理学的实验来看,传统的这种婴儿对家长的控制理论是错误的。孩子一哭闹,要求大人抱,这是孩子与爸爸妈妈建立的连接。这是孩子也是哺乳动物的本能。当哭闹中的孩子一被抱起来的时候,他会有更强的安全感,他的心跳就会变慢,情绪就会平静。孩子在开始探索这个世界的时候,有更多安全感的孩子就有更多的探索的能量。经常抱着走来走去的孩子,他的情商和智商往往会更高。再举一个例子,我们都认为婴儿很小,没有什么意识,有的爸爸妈妈当着孩子的面吵架,这时候的孩子其实就会变得非常的焦虑。有的妈妈虽然不当着孩子的面生气,不当着孩子的面和爸爸吵架,生气和吵架以后再去抱孩子和哄孩子,孩子同样也会很焦虑,因为孩子的觉察力很强,强到了超出我们想象的这么一个程度。其实这也是我们哺乳动物的一个本能。我们都知道,在野牛群当中的狼,走来走去,狼会避开那些情绪不好的野牛,它能通过嗅觉就能知道每一头野牛的情绪是什么样的,这些都是本能。孩子同样如此,除了这些基本的知识以外,我们还要学习基本的心理学知识,学习一些心理效应、心理暗示等等。通过不断的学习,突破我们固有的、落后的或错误的教育观念和认识。

家长第二个学习的方面就是要学习去爱。首先学会去爱,就要提高对爱的觉察力。我们谈到觉察力,是我们的本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年龄的增长,人们往往变得越来越迟钝,现在能感动我们、打动我们的事情越来越少,学习爱首先就是要找回我们对爱的觉察力。这点我们就得向儿童去学习,观察儿童,让我们葆有一颗童心,一颗赤子之心,时间长了我们的觉察力就会越来越高。其次,学习爱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学会尊重。在家庭教育中,对孩子教育的前提就是要尊重孩子,尊重孩子独立的人格和他应该享有的权利。不要把孩子看成我们私有的物品和财产。其实,即使是父母也不能剥夺孩子的选择权。很多问题少年的叛逆性和偏差行为都是因为自身没有受到尊重所以才叛逆反抗的。这里特别要提出的是,一定不要试图去控制孩子,在控制的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往往他的情绪会非常的焦虑,心理的压力很大,他具有很强的依赖性,缺少做事的动力和能量。对于孩子,我们要给他充分的信任,给他选择的权利。孩子知道怎么去做,孩子的内心有求真向善爱美的种子,我们要做的就是为种子的萌发创造一个环境,静待花开。我们学习爱的第三点就是要学习与外界建立一个良好的连接。这里的连接,有与社会的连接,也有与家庭成员的连接,特别是家庭两性关系的连接。我们在与外界连接当中,特别与他人的連接当中,要坚持一个原则,那就是100%的坦诚+100%的尊重。在这里特别要提出的,是在家庭当中的夫妻两性关系,这是家庭中最重要的关系。一个婚姻稳固的家庭,能给孩子最大的安全感和使生命力绽放的能量。所以说,一个家庭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爸爸爱妈妈,妈妈爱爸爸。

父母第三需要学习的,就是学会学习。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要改变复印件,就先要改变原件。要想让孩子爱上学习,父母首先要做一对爱学习的父母。学习的能力比学多少东西、考多少分更重要,如果想让孩子成为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的人,那么爸爸妈妈们就做一对终身学习的父母吧。除了以上三点以外,为了与孩子有更优质的沟通和陪伴,寻找和培养与孩子共同的兴趣和话题,我们还要尽可能地学习如何使自己更具有幽默感,涉猎尽可能多的领域,了解最新的资讯,这样就能和孩子的成长保持同步,同频,为和孩子进行优质的交流奠定基础。[2]

做好孩子的模板,教练,导师和教材,这就是优秀父母的修炼之路——通过不断的学习去修炼,让我们拥有牵着蜗牛散步的耐心,有静待花开的从容。优秀父母的成长之路,就是学习之路,学习教和育的常识,学习去爱,提高对爱的觉察力,学会尊重,学会连接,学会学习,做好孩子成长的模板,教练和导师。

参考文献

[1]李欣.好家长这样进行修炼[J].教书育人,2017(5):62-63.

[2]章卫贞.学会与孩子好好说话——父母与孩子有效沟通的策略例谈[J].好家长,2018(24):2-3.

猜你喜欢

儿童家长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家长错了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留守儿童
家长请吃药Ⅱ
六一儿童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犯错误找家长
“六·一”——我们过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