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9-10-21许芳

健康前沿 2019年4期
关键词:门诊护理优质护理服务应用效果

许芳

摘要:目的探究在门诊护理工作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措施的应用价值。方法调取2018年5月~7月我院800例门诊患者档案,以数字均衡法为基准,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分别施以优质护理服务与常规护理服务,评估2组护理满意状况、挂号与辅助检查等候时间、护理纠纷与投诉事件发生状况。结果2组相较而言,实验组护理满意状况更高(98.00%vs.76.00%)(p﹤0.05);实验组候诊、辅助检查等候时间均较短(p﹤0.05);实验组护理纠纷与投诉事件较少(4.75%vs.10.25%)(p﹤0.05)。结论在门诊护理工作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措施,可大幅提升患者满意状况,减少挂号、辅助检查等候时间及护理纠纷与投诉事件的发生,临床应用效果颇为明显,因此,可以大力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门诊护理;临床实施;应用效果

门诊是患者与医护人员接触的第一窗口,其日接诊量较大,流动性较强,且患者所患疾病种类较为多样复杂,加之患者对医院环境的陌生,以及与医护人员接触时间较短,导致其护理工作难度稍大一些。优质护理服务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为服务理念,它要求护理人员必须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良好的个人素养以及优质的服务质量,所以,有资深护理工作者提出,可于门诊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对提高门诊患者满意度,减少护理纠纷与投诉等事件有非常良好的辅助作用,因此,为了对此作出深层研究与验证,调取2018年5月~7月我院800例门诊患者档案,现报告如下。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调取2018年5月~7月我院800例门诊患者档案,以数字均衡法为基准,分为实验组男、女各218例、182例;年龄、平均年龄:22~67岁、(43.82±3.91)岁;病程、平均病程:1~5年、(3.24±1.14)年;科室分类:内科、外科、妇产科分别为180例、125例、95例;文化程度: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及以上分别为58例、86例、172例、84例;参照组男、女各224例、176例;年龄、平均年龄:20~65岁、(42.74±3.59)岁;病程、平均病程:1~6年、(3.62±1.35)年;科室分类:内科、外科、妇产科分别为150例、145例、105例;文化程度: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及以上分别为69例、92例、149例、90例。比較2组临床个人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1]。

1.2研究方法

参照组给予常会护理服务;实验组给予优质护理服务。

1.2.1开展护理理念培训课:由医院组织进行护理理念教育培训课,内容主要包含了业务素养、沟通技巧、服务态度等,如积极主动为患者提供导诊服务、明确个人工作职责、与各科室做好工作交接等,通过提高医院门诊护士的个人素养以及服务质量,建立良好的窗口形象[2]。

1.2.2改善门诊就诊环境:创设良好的就诊环境,可以帮助患者缓解对医院的紧张与陌生感,所以,院方可于医院入口或门诊大厅设立布局平面图、宣传公告栏、温馨提示、安全流程等,对于情况特殊者,可为其提供便捷服务,此外,为维护良好的就诊秩序,要确保各科室分诊护士人员安排得当[3]。

1.2.3优化就诊流程:对门诊各项工作进行优化,推行一站式导诊服务,可提升医院整体医疗服务水平,在患者就诊期间为其提供全程导引,在与患者进行沟通时,要多注意语言技巧,态度要温和有礼;充分考虑患者的需求,开展电话、网络预约挂号服务;此外,可采用APN排班方法,减少交接班次数。

1.3疗效标准

评估2组护理满意状况、挂号与辅助检查等候时间、护理纠纷与投诉事件发生状况[4]。

1.4统计学分析

为了对数据有更精确的计算,对各项计数、计量资料采取SPSS15.0软件进行分析。以(x-±s)代表计量资料,通过t进行验证;以(%)代表计数资料,通过X2进行验证。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2组护理满意状况对比

由表1,可知:2组相较而言,实验组护理满意状况更高(98.00%vs.76.00%)(p﹤0.05)。

2.2 2组挂号与辅助检查等候时间对比

由表2,可知:实验组挂号候诊时间≤15分钟、辅助检查等候时间≤15分钟者分别高达92.00%、94.00%;参照组挂号候诊时间≤15分钟、辅助检查等候时间≤15分钟者分别为78.00%、74.00%;2组相较而言,实验组等候时间均较短(p﹤0.05)。

2.3 2组护理纠纷与投诉事件对比

由表3,可知:2组相较而言,实验组护理纠纷与投诉事件较少(4.75%vs.10.25%)(p﹤0.05)。

3.讨论

综上所述,在本文研究中,2组相较而言,实验组护理满意状况更高(98.00%vs.76.00%)(p﹤0.05);实验组候诊、辅助检查等候时间均较短(p﹤0.05);实验组护理纠纷与投诉事件较少(4.75%vs.10.25%)(p﹤0.05),这说明,在门诊护理工作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措施,可大幅提升患者满意状况,减少挂号、辅助检查等候时间及护理纠纷与投诉事件的发生,临床应用效果颇为明显,因此,可以大力推广与应用[5]。

参考文献:

[1]张雪花,刘丽萍.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02:98+103.

[2]邱雪娟,田春霞.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16:122-123.

[3]熊翠珍.分析门诊护理工作中开展优质护理理念的临床应用效果[J].中外医疗,2018,3717:110-112.

[4]蒋海燕.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2017,14:49-50.

[5]马玉花.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39:147+153.

猜你喜欢

门诊护理优质护理服务应用效果
试析优质服务在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门诊护理中的临床应用
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C 语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卵巢癌的临床观察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临床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