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辩论学习实践
2019-10-21宋建华
宋建华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行,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应运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模式,此种教学方法具有新颖性,学生的主动性被充分激发,思维变得活跃,当学生出现问题时,教师应对其进行积极的引导。因此,教师需认识到小組合作探究学习的地位,促使学生的地理综合素质显著提高,成为一名全面发展的人才。
关键词:高中地理 小组合作 探究学习
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指参照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师将学生划分成不同的小组,合理的设计教学任务,在此种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的探究能力大增,合作意识增强,学习主观能动性被调动。最终,学生们会互相合作,对某一问题进行全面的探讨,合理的完成各项教学任务。
一、设计合作探究任务
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中,学生的学习热忱被激发,同学间能互相交流,各种学习任务被合理的完成,然而此种教学方式需要较多的时间,课堂教学时间较为短暂,部分任务不适宜进行探究。教师应严格筛选各种任务是否具有探究可行性,参照教材中的具体内容,确保任务主题符合新课标中的相关理念,学生能够掌握重要知识,合作意识增强。如在讲授“水圈与水循环”这一内容时,教师合理设计所要探究的任务,学生间会形成团结合作的意识,教学效率大幅度增强,此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学生知晓三种水循环方式,教师定义出学生所要探究的任务,比较三种水循环的差异之处[1]。学生运用图画手段来展示水循环的具体流程,同时,组建表格,水循环的类型、环节、对陆地水的意义都会获得展现,参照具体的任务内容,学生们会有序地进行合作。首先,根据地理课本中的相关内容,学生画出水循环的流程;其次,组内成员对相关问题进行交流,对水循环绘制中的不足之处进行完善,且成员间对表格中的错误之处进行修改,表格中的内容会被基本被确定;最后,教师对学生的探究过程进行指导,评价探究结果。为促使合作探究过程顺利开展,教师应参照教学目标,确保学习任务具有意义,学生有序的落实每一步探究内容。最终,教师会掌握学生的具体学习状况,教学进度也会提前。
二、注重意识技能培养
在探究学习中,每一个学生都应该参与其中,学生应意识到合作学习的地位,在常规的教学方法中,教师一味地向学生讲授各种理论知识,学生缺乏自主思考的时间,思维变得较为僵化,同时,同学间缺乏有效的合作,合作意识会逐渐丧失。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起初学生可能会产生排斥的心理,因其已经习惯了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在长期填鸭式的教学后,学生的综合能力不能提高,遵循新课改中的理念,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技能,促使其获得全面发展。如在讲解“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这一内容时,教师应运用合作探究学习的模式,沉闷的课堂气氛被改变,教学目标顺利实现。在合作过程中,每一名学生都有明确的任务,分别找出人口流动、人口迁移的概念等,当学生们形成各种观点后,一名学生对各种观点进行总结,对表格中的内容进行完善。合作交流中允许存在不同的看法,学生们应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随后将各种观点进行整合,探究思路会十分明确[2]。在多次合作过后,学生会认识到合作探究学习的重要地位,学习效率明显增强,当合作中出现争吵现象时,教师应进行干预,积极的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合作,从而学生会形成优良的合作意识与技能,地理综合素质显著提高。另外,教师还会对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奖励,学生的参与热情被激发,同时,教师所提出的问题难度应该逐渐加深,学生能够进行全面的探究。此外,当学生探究过程中出现问题时,教师应该对其进行引导,在此过程中,师生感情也会增强,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责任心会感染学生,其能更好地融入探究活动中。
三、展示合作学习成果
为促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教师应该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不仅应对合作中的优秀之处进行表扬,而且需指出存在的不合理之处,在展示合作成果时,本质上是一种反馈的过程,学生能肯定自我,下次探究学习中具有无限的积极性。每一名学生的性格特点存在差异性,教师应运用因材施教的理念,评价中应具有针对性,如在学习“调查家乡的旅游业”这一内容时,教师应合理的设计学习任务,确保每一组的合作成果获得展示,课堂教学效率会显著增强。学生们会自行分组,对家乡的旅游业发展状况进行调查,了解家乡中存在的可开发的旅游资源,知晓每一种资源开发的价值,学生参照教师所安排的任务,有序地开展小组合作。当合作流程结束后,每个小组会展示自己的合作成果,每一组的讨论结果存在差异性,课堂气氛会十分活跃,一些学生认为家乡中存在山资源,可以对其进行充分开发,打造成天然氧吧,人们能够达到返璞归真的心境,享受到静谧的感觉。还可以针对农村区域中的一些资源,打造农家乐庄园,游客们都喜欢吃绿色食品,旅游业能带动本地经济的发展。为促使每一名学生都能融进入课堂活动中,其他成员可以对该方案进行评价,课堂中的互动氛围强烈,部分学生认为这一提议不错,然而建设天然氧吧需要较多的资金,乡村区域的道路修建中存在困难,不能有利的促进该项事业的发展[3]。在展示各种成果的基础上,学生间能进行互动,课堂教学效率增强,从本质上而言,学生应具有良好的思考能力,在地理课程中,对待各种问题都充满无限的好奇。
结语
总而言之,高中地理教学中应运用合作探究学习模式,学生能温习以往的知识,并学习到各种新知识,思维变得较为发散,解决问题的能力会显著增强。此外,教师应该了解高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确保教学计划具有针对性,学生的地理综合素质显著增强。
参考文献
[1]黄丽芸.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方法在农村高中地理课堂中的应用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13(12):110-111.
[2]李慧萍.高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实践研究[J].高考,2018,03(35):18-20.
[3]沈国兴.高中地理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问题研究报告[J].中华少年,2019,01(2):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