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后探究式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2019-10-21何永芳
何永芳
摘 要:物理是高中理科的重要学科,其教学的有效性对于高中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我们更要探索科学的教学方法,促进高中物理教学的有效开展。探究式教学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优化了教师的教学设计,促进了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参与度,有效提升了高中物理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新课改 教学模式 高中物理 探究教学
在新课程改革的冲击之下,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越来越适应不了现阶段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的创新势在必行。新课改的背景也对高中物理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和目标。除了基本的理论知识方法的传授之外,教师还要充分重视学生学科素养水平的提升,引导学生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探究式教学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用能够全面迎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和标准,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通过营造积极的教学氛围,有效提升学生对课堂的参与。基于此,本文将通过对探究式教学方法优势的分析,谈谈怎样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有效应用探究式教学。
一、探究式教学对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我们再次强调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地位。探究式教学是一种通过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学习的现代化教学方法,它的应用充分满足了新课改对于高中物理教学的要求及标准[1]。探究式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意识及能力,让学生通过自主获取知识,强化学生的学习体验,让学生在高中物理的学习中获得足够的成就感,从而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和信心,对于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掌握和应用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教师在高中物理的实践教学中,要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有效发挥自己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从课前预习、课堂教学以及课后总结等多个方面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那么,怎样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呢?这时候就体现了探究式教学的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在应用探究式教学方法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在课前预习的时候提出问题,让学生主动思考,从而充分调动学生课堂听讲的积极性;在课后总结的环节,学生也可以通过自身的独立探究能力来进行知识点的归纳总结,从而强化学生对重难点的理解记忆。在大量的实践教学中我们发现:探究式教学在高中物理中的应用,通过对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及时意识到自己的短处,充分发挥自身的学习优势,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其学习效率。
二、探究式教学在高中物理课堂中的有效应用途径
1.结合实际开展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物理是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和应用性的自然科学学科,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蕴含着物理现象和物理知识的事物[2]。因此,教师在应用探究式教学开展高中物理的教学时,可以将结合生活中的教学素材,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物理的乐趣和实用性,从而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产生基本的探索欲望。
例如,教师在讲到“失重与超重”这部分的内容时,可以借助我们的生活素材来引发学生对这两种物理现象的思考,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本地大型商场,让他们乘坐升降电梯,并在电梯中放入电子秤,在乘电梯的过程中让学生站在秤上。通过观察电子秤上数字的变化,从而直观地感受到物理现象中的“失重”与“超重”现象,强化学生的学习体验,充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的兴趣。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新课改的教学标准下,我们多次强调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地位。因此,在应用探究式教学促进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也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帮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
例如,教师在进行“温度、体积和气体压强”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时,可以通过控制变量法来促进学生自主探究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在教学实践开始前,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思考交流:哪种方法探究温度、体积和气体压强三者之间的关系最为简便?学生思考后回答出“控制变量法”。这时候,教师就可以开始下一步的教学工作,让学生自主选择实验器材,根据实验题目和实验步骤自主操作完成。学生在自主思考和实践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强化自身学习的主动性,还能够有效实现对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又或者是,在进行“曲线运动”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主动思考:曲线运动的实质是什么?曲线运动的现象在现实生活中有哪些体现?再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向学生展示生活中与曲线运动的现象,如空中抛物、汽车的曲线行驶等,充分突出教学主题,有效激发学生自主思考和学习的兴趣。
3.课后探究提升
探究式教学除了可以应用于高中物理的课堂之外,在课后也能够对学生探究能力的提升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3]。考虑到高中物理知识的抽象性和复杂性,为了帮助学生构建长期物理学习的热情和信心,教师可以多多组织学生参与物理实验和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巩固课堂学习的知识。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课后作业的设计,根据学生的课堂反馈进行重难点的记忆与点拨,在作业中设计具有探究价值的思考题目,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从而促进学生探究能力和学科素养的综合提升。
例如,教师在讲到“摩擦力”这部分教学内容时,在引导学生了解了物体的受力情况和摩擦力的基本特征等概念后,可以在课后让学生思考:在一个粗糙的斜面上,物体的运动受什么力的影响和作用?随着运動速度的增快,摩擦力怎样变化?并通过实验观察物理现象的变化。在学生主动思考和实践的过程中,进行知识点的渗透,更有利学生学习效果的提高,从而充分发挥探究式教学对高中物理教学的促进作用。
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物理的教学对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教师更要充分发挥探究式教学方法对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培养的作用,从课前、课中以及课后等多个环节促进学生探究能力以及教学成效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马全林.探究式教学法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9(43):190-191.
[2]李学东.高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教学法的应用策略分析[J].成才之路,2019(30):59-60.
[3]张成山.探析探究式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实际应用[J].学周刊,2019(29):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