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教于乐 乐在学中
2019-10-21冯海灿
冯海灿
【摘要】 随着新教材的改版完善和教改的深入进行,“快乐”教学已经成为当代教育一种重要手段。随着初中思想品德课向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转变,如何让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初中学生接受健康的、有益的和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和熏陶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本人认为在初中的思想品德课堂中引入“快乐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
【关键词】 初中道德与法治 快乐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05-225-01
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进行快乐教学,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按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规律,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使全体学生在愉快、欢乐的氛围中,主动地去探求知识、理解知识、掌握知识、运用知识,使他们的自身价值得到体现,个性得到发挥,智慧与潜能得到开发。
那么,如何营造“快乐课堂”?我认为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建立新型的和谐的师生关系,进行平等、民主、和谐、活泼的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这是道德与法治课堂实行快乐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快乐教学就是打破教师高高在上的传统地位,在课堂上不再是主导者,而是更多地作为一个引导者,以学生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及道德实践水平为基础,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其中,通过调查等方式,选取学生关心的具有现实意义的的现实生活和社会问题,避免空洞说教,通过这种方法,学生不但有了学习的兴趣,还养成了良好的预习习惯,他们所找的资料、知识范围已大大超出了课本,并掌握了一定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愿意学、学得开心,也取得了明显的教育效果。
二、教师课前准备大量的素材,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真正体验到“快乐”。“快乐”教学离不开“快乐”的素材,这是政治课“快乐”教学的必备条件。教师在上课前,应该进行一些素材,既与课堂讲授的知识有相关的,又能让学生听起来滋滋味味,能从中有所感悟。以部编版七年级(下)1.2《成长不仅仅是身体》为例,本人采用了《伊索寓言》中有这么一个故事:鹰从悬崖上飞下来,把一只羊羔抓走了。穴鸟见了,非常羡慕,也想学老鹰的样子,便猛扑到公羊的背上,但脚却被羊毛缠住,怎么也飞不起来。后来,牧人见了,便跑上去把它捉住,剪去了它翅膀上的羽毛,送给孩子们。最后留给学生的问题是穴鸟的遭遇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让学生参与讨论,帮助学生克服自卑心理、学会以乐观的心态面对青春期,以积极的心态和积极的行为追求青春。
三、构建构“快乐”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真正领悟到学中有乐。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营造轻松、快乐的课堂气氛。新课标明确指出: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的问题,通过调查、讨论、访谈等活动,在合作和分享中丰富、扩展自己的经验,不断激发道德学习的愿望,提升自我成长的需要。要让学生快乐中学习,让学生学习转变为想学习、会学习,应该在教学活动中,多创立“快乐”的情境,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从而营造一个宽松的课堂氛围。
四、贴切学生生活,选择适当的教学案例。在教学中,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在保证合适的前提下尽量选取能发人深省的案例显得尤为重要。往往一个适当的案例就能引起学生强烈关注,并进行积极思考。以部编版七年级(下)5.2《在品味情感中成长》为例,教师可创设这样一个“快乐”的能调动广大学生积极参与的教学情景。课前,我以“成长”为主题的青春仪式做了课前准备。上课后,在“向青春献礼”环节,某同学邀请父母一起分享他成长中难忘的事。说到动情之处,他情不自禁地与父母相拥而泣。创设这样的活动主题,比教师一个人力竭声嘶说教式的教学效果要好的多,轻松地达到了教学目标。
五、把多媒体技术引入课堂。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能更好地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教学的直观性,突出教材的重点,还可以增加教学的容量,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课堂效率。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为我们的教学增添了亮丽的色彩,它能做到图文并茂,影音具全,给予学生极大的感觉刺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教学效果。同样,我们也可以借助这种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快乐”教学。部编版2.2《加强宪法监督》这一课的教学,可先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视频播放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依照法律规定公开进行宪法宣誓。让学生自然而然领会宪法原则和精神,积极参与宪法宣传活动,让宪法走入群众,深入人心,为增强全社会的宪法意识贡献自己的力量。
六、学会赏识、善用鼓励,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从而增强学习的浓厚兴趣。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得到别人的赞赏和听到表扬的声音,处于身心成长关键时期的学生们也不例外,他们都是朝着教师鼓励的方向发展的,生活在赞赏声中的学生学会了自信,生活在批评声中的学生学会了指责。没有哪个学生不期盼老师的赏识,没有哪个老师的赏识不会激发学生的潜能。因此在教学中,对于那些能正确回答了老师问题、成绩有进步了、能够提出自己独特见解的学生,老师也要给予充分地肯定,让每一个学生都体验成功的“快乐”,觉得自己有能力,能胜任,有獨创性。教师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这种“快乐”的激励性的评价,可以使学生从中看到自己的创造天赋,从而使学习兴趣得到加强,激起更进一步深入学习的强烈愿望。
总之,我们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条件和手段,选择合适的教学资源进行教学,挖掘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快乐”因素,让学生在乐中学,学生被动变为主动学,教师又能从中体验到教学的快乐,而且还能实现好的教学效果。何不亦乐乎?
[ 参 考 文 献 ]
[1]王淑霞.浅析如何提高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质量》.金色年华(下).2010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