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

2019-10-21黄宇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9年42期
关键词:有效性策略教学理念阅读教学

黄宇

摘 要:小学作为学生学习生涯中最基础的阶段,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有很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小学语文教学,是学生理解力、表达能力形成的关键渠道。对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应该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和手法,开展高效教学。对于语文阅读教学也要提起重视,发展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本文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教学理念 有效性策略

小学阶段的语文阅读教学可以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对于小学生日后的可持续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奠基作用。为了将素质教育深入落实,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对小学生的全方位培养,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训练。在现代教育的支撑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该朝着多元化、趣味化、开放化的方向发展。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语文阅读兴趣的培养,充分抓住小学生的活泼好动的天性,以趣味性的阅读内容提升学生的学习欲望。注重小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将小学生培养成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全面型人才。

一、现阶段我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理念落后,教学内容单一

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我国现阶段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在开展的过程中,存在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即教学理念落后。教师在教学中一贯延续传统被动灌输式的教育理念,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和真实需求,没有充分发挥小学生的天性。导致小学生在进行语文阅读学习的时候兴趣比较低,而且学习效率也不高。同时,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教学内容的补充和延伸比较少,阅读材料基本上都是课本上的,而且内容比较枯燥,不能贴合小学生的实际心理发育规律。[1]语文教师没有充分的分析现代教育的模式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方向,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创新不够。

2.教学方法不适应小学生发展

小学阶段的语文阅读教学,其根本目的是扩展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文学知识,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因为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基础有限,认知能力比较低,对于文章中蕴含的情感以及比较深奥的细节内容,不要求学生掌握。但是教师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对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开展,往往要求学生对文章中的段落或者句子进行深刻分析,对小学生的阅读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久而久之就会导致小学生惧怕阅读,降低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不仅是教学难度不适合小学生发展,教师始终将学生放在被动接受的位置上,忽视了对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激发,导致学生的个性被压制,无法得到发展,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低

因为小学语文阅读学习需要学生阅读大量的文章,但是小学生的天性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不喜欢被约束,导致在进行语文阅读学习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不耐烦的心理,对于阅读学习的积极性比较低。[2]再加上很多小学生受到现代网络技术以及媒体平台的影响,都不愿意进行阅读,只喜欢观看一些直观、简单的视频,造成小学生对阅读学习的认识不够深刻,重视度低。

二、如何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

1.创新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内容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为小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提供帮助,就必须在现代教育发展的进程之下不断进行优化和改革。教师应该借助创新型的教学手段,对教学内容进行补充和延伸,仔细分析小学生的心理发育规律,多引入一些贴近小学生心理的阅读素材,让小学生进行阅读。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法引入更多的阅读内容,帮助学生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如,在《吃水不忘挖井人》一课中,教师可以先通过多媒体设备向学生们讲述伟大领袖毛主席带领人民群众挖井的故事,营造出积极向上、饮水思源的氛围,再引入有关“懂得感恩、知恩图报”的阅读素材,丰富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阅读效率。

2.注重学生的学习主体性

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的时候,应该转变教学思维,将学生放在学习的主导地位,注重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在教学前应该先分析学生的阅读情况,再以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学习习惯出发,为学生引入合理的阅读教学内容。小学语文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发言,在阅读的过程中敢于质疑和提问,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3]例如,在进行《曹冲称象》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曹冲敢于打破思维定式,大胆思考和创新的精神,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进行提问,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对固有的知识进行创新,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主动学习的意识。

3.合理定位阅读教学内容

小学阶段的阅读教学只是基础性的知识,对于学生的要求并不高,旨在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对阅读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定位,保证阅读教学内容适宜小学生的发展,能够贴合小学生的心理发育特征,提高小学生的注意力。教师要尽量选择一些趣味性强、文章长短适中、句子结构简单的阅读材料让学生阅读,然后逐步提升教学难度。整个阅读教学应该保持鲜明的主题,以循序渐进的策略实施。[4]同时还应该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对于阅读内容的选择要分层次,让学生按照难度大小,从低到高依次阅读。这样不仅可以保证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还能让学生在阶梯式的阅读中获得成就感,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注重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尊重学生的需求,积极探索现代社会发展下的教育手段,让小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之下展开阅读学习,从而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裴媛嫄.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J].学周刊,2017(10):145-146.

[2]馬庆梅.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7(5):54+63.

[3]闫冰,张蕾.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6(35):325-326.

[4]唐芸.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23):77+80.

猜你喜欢

有效性策略教学理念阅读教学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论初中英语教学评价的有效性
浅论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探讨小学英语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有效性策略
浅析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性策略
新课标下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