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提升学生地理学习成果的策略
2019-10-21邓小清
邓小清
摘 要:进入高中以后,地理学科产生了诸多变化。与初中时背过了就能拿到分数的学习方法相不同的是,高中阶段地理学习难度有了很大提高。很多学生由于不能接受这种难度产生了厌学情绪。为了解决学生的学习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果,高中地理教师应当从联系实际生活、引入实验教学、布置练习题目这三个方面着手。
关键词:高中地理;地理教学;地理教师
一、课前导入环节中的生活化
地理是一门研究自然现象和人类文明相关现象的学科,因此地理学科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但是在现阶段的地理教学中,很多教师忽略了这一点,在开展教学时根本不会结合实际生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是直接采用照本宣科的教学方法把书本知识灌输给学生。结果不难预料,这种做法所取到的教学成果并不明显。所以,教师在开展地理教学时一定要做好课前导入工作,把生活化信息巧妙地穿插进去,以此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以《时区与区时》这一课的教学为例,该部分的内容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所以在课前导入环节,教师就可以向学生作出如下讲述:“同学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肯定听说过一个词——北京时间。这个词在新闻联播中出现的频率最高。那么大家知道这个北京时间到底是什么吗?是北京的时间还是别的什么呢?而且在新闻中与北京时间类似的还有美国西部时间,这个美国西部时间又是什么时间?它到底代表着什么?它和北京时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在本节课《时区与区时》的学习中我们将详细了解。”通过上述工作我们可以发现,教师在课前导入环节引入了学生非常熟悉但未必真正了解的词汇——北京时间,通过这一名词的引用,激发了学生的探索心和求知欲,同时为本节课教学工作的开展做了良好的铺垫。
二、学习过程中的实验化
地理学习也是需要实验的,众多地理事物的形成都是经过了漫长的地质变迁。比如冲积扇的形成就是河流的侵蚀与沉积作用,形成一块冲积扇所需要的时间是很长的,学生没有见到冲积扇的形成,所以在理解冲积扇的相关概念时面临的难度较大。但是在地理教学中可以通过模拟实验的方法把冲积扇的形成过程做一个复制,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地理实验辅助自己的教学工作。
我们就以冲积扇部分的教学为例,在开展教学工作时,教师可以准备一堆土、一些颗粒不一的沙粒、足够的水。教师首先把沙砾和土融合在一起做成一个“小山丘”,然后把水从“山丘上”缓缓倒下,模拟河流经过山谷的状态,而当水流下“山丘”就会发现在平坦的地区有一些沉淀物,最开始沉淀的是颗粒大的沙子、而后是颗粒小的沙子、最后是土壤。这一简单的地理实验完美地再现了山前冲积扇的形成过程,学生通过亲自观看这一实验加深了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和认知,不用教师再花费精力讲解,学生就可以自己完整地说出山前冲积扇的形成过程和原因。引入地理实验的教学方法把书本上的地理知识直观地呈现给学生,这不仅有助于节省教师的教学精力,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果。
三、加强题目练习
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不仅需要教师生动有趣的讲解,也需要学生花费时间进行必要的题目练习。如果学生只是听老师讲课而疏于题目练习,那么也只是纸上谈兵,对学生实际能力的提升不会产生多大作用。因此高中地理教师应当通过题目练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成果。
关于这一部分的教学,教师可以分为以下两个部分:第一,自主性练习。所谓自主性练习就是指在教学工作结束后,教师一定数量的练习题目让学生及时巩固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如果学生在完成课后作业的过程中出现了错误,那么就要及时复习这一题目对应的板块知识,从而填补学习漏洞,提高学习成果。第二,统一性练习。所谓统一性练习侧重于地理考試。比如在地理教学进行一周以后,教师可以以这一周之内学习的地理知识为考试范围制作一张地理试卷,利用学生的自习课时间让学生完成。需要注意的是,在此过程中,应当避免学生参考教材的情况,让学生把这个练习作为考试对待。在学生完成练习后,教师有分析全班学生的做题成果,比如教师发现超过一半的学生不会计算太阳高度角,那么教师应当把太阳高度角这一部分的计算知识向学生再次讲述,确保每一位学生都完全掌握。
四、结语
高中地理课程相比于初中阶段,无论是知识点数量还是从知识点深度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很多学生由于不能及时适应这种变化,在学习时手忙脚乱。因此作为高中阶段的地理教师应当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学生的学习问题,并从课前导入环节、课堂教学环节以及题目练习环节这三个部分着手开展教学工作,以求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素养。
参考文献
[1] 武强.高中地理劳动教育项目课程的开发实践——以无锡赏石园讲解员职业角色体验为例[J].地理教学,2019(20):57-58+14.
[2] 李可可,张胜前,冯鑫.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中地理教材内容的变化及启示——以人教版“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为例[J].地理教育,2019(09):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