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的培育分析

2019-10-21彭小飞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9年42期
关键词:高中数学核心素养课堂教学

彭小飞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教育部门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学科素养是教师教育教学的主要培养目标之一,因此教师还需要认识到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将学科核心素养有效融入课堂教学中,保证课堂教学质量。本文首先分析了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必要性,然后探究其具体的培养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数学 核心素养 课堂教学

数学是一门典型理科性学科,包含了很多逻辑性、概念性的内容,学生学习难度比较大。在传统教学模式之下,教师大多采取灌输性教学,学生学习兴趣和效率普遍不高。在新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下,教师想要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还需要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时候,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融入课堂教学中,明确教学目标,加强学生思维与能力的培养,从而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和思考,教学质量自然随之提升。

一、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必要性

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之下,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已经成为教育教学的必然趋势,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十分必要。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有利于建立学生核心价值观。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思想价值观念建立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教师更需要加强指导和干预,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价值观念。[1]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了数据分析、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学建模、逻辑推理、数学抽象等多个方面,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能够有效培养学生严谨思维、想象力、观察力,同时也能让学生在面对外界事物的时候,保持科学严谨的心,从而更好地建立核心价值观。

二、高中数学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的培育策略

1.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数学学科素养

与其他学科不同,数学本身具有较高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学生学习难度相对较大,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不高。[2]所以想要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教师还需要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中,保证课堂教学质量。因此,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时候,可以根据学生学习兴趣和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改变枯燥乏味的课堂氛围。在教学情境中,教师还可以引入一些生活实际内容,拉近学生与数学知识点的距离,从而让学生愿意去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数学学科素养也能得到锻炼和提升。

例如,在高中人教版《空间几何体》一章教学当中,教师可以将多媒体教学工具充分运用于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教学的趣味性和丰富性,将抽象的知识点以具体形象的形式展示出来。类似给学生展示几何图形的三视图、给学生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几何图形、通过立体图形的展示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几何性质等,通过多媒体教学的形式,能够将学生学习兴趣有效激发出来,同时还能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培养学生数学学科素养。

2.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抽象思维能力属于比较常见的思维能力之一,而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学习意义重大,也是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之一,因此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时候,还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去思考和探究,将数学抽象思维融入课堂教学中,保证学生能够在参与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更好的锻炼和提升自身思维能力,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学科素养。[3]学生在独立思考的过程中,很容易碰到问题,在这种时候,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进行交流讨论,靠自己的能力去解决问题,教师则在旁边提供一些指导和思路,若是学生很难完成,教师再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均能得到提升。

例如,在高中人教版《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一课教学中“圆柱体表面积”相关内容学习时,很多学生对圆柱体表面积公式的理解难度比较大,这时候教师就可以将抽象思维的培养融入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想象将圆柱体表面展开会变成什么图像,很多学生都能想象出来,部分学生依然很难理解。在面对这种学生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制作一个简单的圆柱体,然后将圆柱体剪开。通过动手实践的方式,学生也能更好地理解,久而久之,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得到培养,学习效率也更高。

3.立足于高中数学教材,培养学生数学建模能力

在高中数学学科素养当中,数学建模能力属于主要内容之一,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时候,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所谓数学建模能力就是学生在面对陌生知识点和问题的时候,可以根据之前的思路去建立数学模型,从而及时快速地解决问题,保证学习效率。数学建模能力的培养还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所以教师在培养学生数学建模能力的时候,可以从高中数学教材入手,引导将教材中的知识点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从而对实际问题进行抽象性的分析,建立数学模型,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教师在教授“立体几何”相关内容的时候,可以将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和情境引入到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利用自身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内容,去完成立体几何性质概念的理解和实际问题的解决,同时锻炼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帮助学生建立更好的空间立体几何数学模型。

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学科素养十分关键,因此,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时候,还需要将学科核心素养充分融入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侯华峰.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分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18,25(6):66-67.

[2]黄艳.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養[J].新课程,2018,17(6):207-207.

[3]冯涛.高中数学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J].神州,2017,23(6):103-103.

猜你喜欢

高中数学核心素养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