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响有效教学的旋律
2019-10-21迟影邢永梅
迟影 邢永梅
摘 要:随着课程教育更加深入的实施,教育工作者在我国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进行许多改革工作,目的是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让学生能够用更加科学的方式来学习语文并吸收知识化为己用,保证了学习小学语文的有效性,本篇文章讲探讨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有效性等相关问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有效性 学习方法
在新时代的今天,学生已经不能用死记硬背的方式来学习语文。为了让学生更深入,更直观的理解语文知识,培养他们的综合素养,小学语文教学就必须要做出改变。应该让教学模式更加丰富多彩,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师生沟通更加流畅,然而很多课堂的背后却表现的不尽人意。作为合格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静下心来思考一下小学语文课堂应该如何提高教学,接下来笔者将谈谈如何提高学习小学语文的有效性。
一、有效教学的前奏,准备充足的备课
1.研究教材,教师备课的实效性要得到提升。
其实不难发现,教师的教学质量与备课程度息息相关,特别是语文科目。教师对于课本的钻研程度直接影响对课本的理解,所以作为教师应该明确自己的目标,深入地去钻研教材,正确的理解文章。这是教师要为自己设立的三个指标,并且这三个指标里不存在“争取”“尽量”这些弹性词,而是必须。利用业余时间提升教师的语文学科素养,多看书籍。语文是一个涉及文、史、哲、艺甚至更多领域的学科,要求教师本身要有较高的文化底蕴,所以一有时间就多看看书,讲课的时候总会用上的。看书的涉猎面要广,不要带着很强的功利性,觉得什么有用什么没用,一个人积淀的多少在言谈中和授课中总能体现出来,读过书和没读过书、读书多和读书少的人是有区别的。
2.组织预习,学生在课堂的有效性要得到提升。
预习是让学生自己想的过程,从中学生会产生自己的疑惑,带着问题去听课,和一边听课一边预习,理解的深度将会完全不一样,课后需要复习时间的长度也是不一样。在别人指导下激发出的领悟力,和独立探索的领悟力之间有着很大差异,前者是被动,后者是主动。之所以一再强调课前预习,实际上就是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独立探索的领悟力。学生的复习方式罗列出以下几点。
(1)要学习的新内容先从头到尾默读一遍。
别小看这个内容,对新内容的默读可以对新知识有个初步的了解,并在大脑里形成初步的认识。对于未来同学的学习,默读本身也是必须锻炼的一个内容。例如,在理解考试题目要求时,如何能快速地找到关键点全凭学生的默读速度和理解能力,所以,才把默读放在第一位,默读的重要性无可替代。
(2)标注出不认识或者不熟悉的字词。
标注过程本身就是学生对自己认为的难点进行再次理解和加深印象的过程。上课40分钟很难保证低年级的学生能时刻专心致志,在預习阶段标注好了重点词语,即使有些分心,也会在老师讲解这些字词时留意记录。
(3)大声把课文读两遍。
朗读的同时再次标出还不理解的词句或者段落意思。这个阶段也会锻炼学生的朗读能力。
(4)给课后重点的字组词。
这个阶段可以借助字典词典等学习工具完成,不仅对重点词句有了更深入的印象,而且使用学习工具也得到了锻炼
二、有效教学的主曲,阅读朗读兴趣的培养
小学的低段(一、二年级)是教师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关键期,老师和家长不能因为疏忽,导致失去这个阅读兴趣培养的黄金期。学生在进入一个班集体后,如果老师把班级阅读的氛围营造起来,学生会对阅读产生很大的兴趣,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营造班级的阅读氛围:让学生泡在故事里。每天固定一个“故事时间”,时长10-20分钟,开展丰富的讲故事活动。比如:听老师讲故事、故事娃娃、故事大王评选、故事妈妈活动(邀请家长来讲)、好故事推荐活动。故事以经典的图画书为主,讲故事的过程就是全班共读一本大书的过程,图画书图文并茂,把图画书制作成PPT,效果会更好。让家长重视阅读。通过家长会、班级QQ群、个别交谈等家校沟通方式,向一年级的家长大力宣传儿童阅读的重要性,推荐家长的必读书籍,如《朗读手册》《打造儿童阅读环境》权威书籍。倡议家长坚持给孩子睡前讲故事,为孩子做好家庭阅读的记录,让学生家长参与到班级的阅读活动中,营造良好的家庭阅读环境。
三、有效教学的旋律,语文情境的设立
语文与其他的学科有着很大的不同,之所以要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诵课文就是要进行语文情景的设立。根据当今中小学生作文来看,“写景”作文应当是同学们畏难情绪最重、写作难度最高的一个类型。可见当前教育的情景设立并不成功。有一些抒情的作品中创造了大量的情景。作为教师,在教学的时候,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来创设具有创造性的语文情境,使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创新语文知识。在小学阶段的学生都正处于各方面不断形成和不断发展的一个阶段。是对他们进行情感抒发教育,培养他们感性的一面的时间段。对于单纯的学生,可以用音乐的方法来进行语文情境训练。让学生们感受到音乐魅力的同时,把同学带入应有的,对应的情境中来。让学生感受到诗词歌赋中一座座山峰的雄伟,一条条川水的清澈。小学生生性好动,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精力很难长时间的集中,为了改变他们这一现状,同样可以通过游戏教学的方式,为其创设一种让他们感兴趣的情景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将学习与学生爱玩的兴趣联系到了一起,将教学内容以一种学生更容易也更愿意接受的方式展现在他们的面前,从而帮助他们理解课文中所要表达的感情,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集中他们的注意力。这就是利用情境来学习语文的方式方法。
结语
应该培养学生的情景能力,让学生抒发自己的感情,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带着问题去听课,培养属于自己的阅读兴趣,让学生自己可以持续发展。理论结合实践,让学生深入地去了解语文,这是教育工作者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归根到底,要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样才不会在未来给人生留下遗憾。
参考文献
[1]胡华杰.奏响有效教学的旋律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A].宝应县桃园小学.2010.
[2]周琳芳.小学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策略[A]榆林市第十一中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