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文学中俚语的社会语言学特征

2019-10-21赵倩格

青年生活 2019年21期
关键词:英语文学社会语言学俚语

赵倩格

摘要:针对俚语而言,作为特殊社会语言的一种,在特有语言文化背景下,具备较强的社會语用功能。俚语只有在特动场合中应用,可以充分展现出人的社会地位和价值,并且便于人们之间交流,达到交际目的。在英语文学中,俚语应用频率比较高,其应用能够给英语文学作品提供更多活力,让文学作品富有较强的生命力。本文对英语文学中俚语社会语言学特征展开研究,首先阐述俚语产生背景。然后,分析俚语的社会功能。最后,重点探讨了英语文学中俚语的社会语言特征分析,希望能为相关人士提供些许参考。

关键词:英语文学;俚语;社会语言学

英语俚语是一种非正式的语言,通常用在非正式的场合,所以在用这些俚语是一定要考虑到所用的场合和对象,最好不要随意用这些俚语。俚语因为是不正式语言,所以翻译成中文时不能够直接按字面意思翻译,不然句子翻译出来意思会很好笑。想要更好学习英语知识与英语文学作品,那么需要明确在英语当中出现的特定社会语言情况。明确其产生背景、特点等,这样才能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对不同的知识内容有更深入理解。在许多英语文学作品中,会出现俚语,俚语有着自身的社会语言学特点。掌握并了解英语文学中的俚语社会语言学特点,对加强读者理解英语文学作品而言有着重要作用。所以,本文将针对英语文学中俚语的社会语言学特征相应内容进行阐述。

1、俚语产生背景

俚语,是指民间非正式语句,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总结的一种通俗易懂的地方性语言。具有较强的地域特色。俚语是一种非正式的语言,通常用在非正式的场合。有时俚语用以表达新鲜事物,或对旧事物赋以新的说法。俚语通常情况下,产生于社会当中较为地层的人群中,比如,人们所熟知黑社会、无业有名以及吸毒人群中。俚语不仅在该类人群中产生,同时在该类人群中得到广泛应用,因此,可以将俚语视为一种亚文化现象。亚文化人群通过对俚语的使用,表现出自身的思想以及看法等。因为对俚语的应用,可以满足此类人群的生活需求以及工作需求,这也是俚语在该类人群中得到广泛应用的一个重要原因[1]。但是随着人类的不断发展与人口的流动,促使俚语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大。因此,俚语不仅被亚文化群体使用,同时也逐渐渗透到社会市场各个层面中。有更多的人能够接受俚语的使用与这一现象,通过对俚语的应用,能够满足人们的日常交流与人际交往需求。基于此,俚语逐渐实现大众化与普及化。语言的使用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也会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而发展。在新鲜事物与新鲜概念不断产生背景下,人们创造出新型俚语,传统旧俚语逐渐被人们淘汰并摒弃,新的俚语不断出现代替传统俚语。新的俚语在形式以及内涵中,发生一定变化。在这一过程中,人们需要意识到,俚语已经不再是社会底层人士使用的语言,逐渐被社会市场中各个层面的人群所接受并使用,具备较强的时代特点与时代特征。俚语的使用,已经成为一种社会普遍现象。

2、俚语的社会功能分析

许多人对于俚语的使用,第一种的反应现象就是认为俚语较为低俗。但是,实质上这一观念存在错误。因为在俚语中,也会被分为低俗俚语与高雅俚语。在俚语的使用过程中,可以通过对使用俚语种类的判断,从而明确俚语使用者的社会地位或者受教育程度。例如,如果是社会上层人士,受到过高等教育,那么使用的俚语相对高雅[2]。如果是社会底层人士,并没有接受过良好的教育,那么所使用的俚语相对低俗。比如,backgate parole是除了罪犯,人们并不会经常使用的一种低俗俚语,因为该俚语主要是指,囚犯在监狱当中的自然死亡。因为,如果是正常公民,无法理解其中的意思,那么更不会使用该俚语。除此之外,通过对俚语的使用,可以增强人们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这样可以促使自己更快通入到朋友圈中,或者更容易被他人接受。例如,在与军官的交谈中,为了更好与军官交谈,同时拉近与军官的关系,人们会使用sack out这一俚语。sack out主要表现的是休息时间,说明自身在以往有着军旅生活,或者对军旅生活更加向往与憧憬[3]。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取得军官的信任感,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使得自身能够更好融入到军队生活中。除此之外,俚语的使用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展现出某个人对于社会的态度或者想法。例如,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期间出现俚语beatniks,beatniks主要是指垮掉的一代,展现出在二战后年轻人对社会现实的态度,比如,存在的不满因素或者迷茫心理等。由此可以看出,从俚语的使用中,可以明确某个人对社会现状的看法与认识。

3、英语文学中俚语的社会语言特征分析

俚语属于特定的社会语言现象,具有一定的鲜明性与特殊性。所以,在对俚语的社会语言特征分析过程中,主要结合实际语境,当时的社会环境,以及从说话人、以听话人为中心展开:

3.1以说话人为中心的俚语社会语言特征分析

3.1.1口语化特点

俚语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被用作口语使用。但是,俚语在正式文体中很少被人们使用。因为,如果在正式文体中使用俚语,那么会显得文体较为随意,所以,俚语并不适用于正式场合中。但是,可以将俚语应用在较为随意的场合中,这样不仅可以缓解交流气氛,同时能够拉近彼此之间的关系。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更加融洽,为人们的相处创造良好氛围。比如,年轻人在见面时经常使用Whats up!而不是How are you!因为Whats up!更加随意,能够拉近交谈者之间的关系。

3.1.2群组限定特点

俚语在其不断发展期间,被人们带上群组限定特点这一标记。通俗来讲,就是人们在俚语的使用过程中,就可以对其的群体进行明确与判断。与此同时,如果是同一群体中的人,那么也需要通过俚语的使用,判断堆放是否与自身存在共同特点,通过该种方式促进群体内部人员之间的关系[4]。例如,apple-polish、fudge。apple-polish主要是指怕马屁、奉承;fudge主要指瞎扯。该类俚语的使用,可以明确使用者是学生群体,学生的精神面貌在俚语的使用中得到充分体现。除此之外,在学生群体中使用此类俚语,使得学生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更容易被学生群体接受,同时增强自身在全群体中的地位,实现学生自身的更好发展。

3.1.3时间限制特点

在社会不断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社会现象消失或者发生改变,那么俚语产生的特定社会背景也会不断发生变化。许多俚语没有一定的意义或者基础,所以,就在俚语群体中消失。同时在时代的不断变换中,有许多新鲜事物或者新的概念现象出现,为俚语的产生与创新提供机遇,所以,新的俚语以及具有新含义的俚语也就随之出现。由此可以看出,俚语具备较强的时代性特点,人们给俚语带上时代性的印记。因此在时代的变换中,如果俚语想要实现自身的更好发展,那就需要做出改变与创新。采取不同的形式,在时代中更好生存。

3.1.4淫秽与粗俗性特点

上文说到俚语最初产生于社会最底层人群,社会底层人群并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与高素质教育。因为文化程度降低,所以,在俚语的使用中存在粗俗或者淫秽现象。比如,在社会底层人群中使用的俚语有trick、phat等。其中trick主要含义是贱女人,而phat主要意思是指女性的屁股,此类词语就可以体现出俚语的粗俗性与淫秽性。但是该类词语一般情况下,只会使用在未受到过高等教育的人群中。

3.1.5话题限制性特点

俚语通常情况下会使用在,人们讨论的某个话题中。因为如果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俚语,那么不仅会显得莽撞无知,同时也会为其他人带来不好的感受与体验。在与人的交流过程中,话题往往无法继续。比如,如果朋友在喝酒期间,突然有一个人说出Baby Kisser,Baby Kisser主要是指假惺惺的人与拍马屁的人。朋友之间喝酒交流正处于热情、高兴阶段,说出这句话不仅会扫大家兴致,同时其他朋友之间的交流将无法顺利继续。

3.1.6非常规性特点

在这里俚语词汇的非常规性特点,通常情况下,主要是指说话者或者写作者,在俚语语言的使用过程中,存在想要打破已经被建立起来的语言学常规。由此可以看出,俚语具备一定的社会反抗价值,与挑衅社会的作用。

3.1.7地方主义特点

俚语在不同的地域变化中会逐渐发生变化,因此,如果俚语在英式英语中,那么在美式英语中该俚语不一定是俚语。因此,在一个人俚语的使用过程中,可以对其语言的使用进行判断,判断其使用的是英式英语还是美式英语。由此可以看出,俚语的地方主义性特点。

3.1.8隐私性特点

俚语的隐私性也被人们称为行话,也就是其他人听不懂的一种信息表现方式。隐私性俚语通常情况下,会使用在反社会群体或者反文化团体中。比如,贩毒组织、黑社会组织以及小偷组织等,都会经常使用隐私性俚语。除此之外,青少年与大学生,因为处于年轻阶段,精力较为旺盛并且存在一定的叛逆心理。为拉开与家长以及老师之间道德距离,会使用隐私性俚语进行沟通与交流。

3.2以听话人为中心的俚语社会语言特征分析

3.2.1娱乐性特点

俚语在使用期间,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使听话人更束缚,更加通俗易懂。这样不仅话题能够更好继续,同时可以拉近彼此之间关系,使得双方能够有更多的共同语言。说话人在说话过程中,偶尔使用俚语,不仅可以提升听话人的新鲜感,同时能够激发听话人的兴趣,提高其娱乐性。

3.2.2实效性与新颖性特点

俚语具有较强的时代性特点,所以相较于人们日常使用的常规性语言,俚语更具新颖性。促使人们交流的话题中能够更具特点,增加话题魅力與语言魅力。但是,因为俚语属于时代发展的产物,如果将俚语原理特定时代,那么将会失去生存的意义与根本。由此可以看出,俚语具备较强的实效性特点。

3.2.3幽默性特点

在英语文学中,俚语的使用还具备一定的幽默性特点。通过暗示的方式,表现出一定的语言效果,这样当人们理解其中的含义是,往往会开花大小。比如,pass with fiying colors,通常情况下它表示大获全胜的意识,但是人们深入的分析与了解后,可以明确fiying colors具备飘舞的彩旗含义,所以,可以将pass with fiying colors理解成为胜利回来的战船,表达出胜利。由此可以看出,俚语具备一定的幽默性特征。

结束语:

综上所述,俚语是英语文学中的重要组成不同,英语文学有着不同的社会语言特点。因此,要对俚语合理利用,这样可以增加文章的感染力,激发读者阅读兴趣。总之,俚语属于特定的社会语言现象,具有一定的鲜明性与特殊性。所以,在对俚语的社会语言特征分析过程中,主要结合当时的语境情况进行多角度分析,有效理解其真正的内涵。

参考文献:

[1]单敏.英语俚语陶染西方社会文化微析[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02):68-70+78.

[2]徐一槟.论美式英语对英式英语的渗透以及两者之间的差异[J].现代交际,2018(01):14-16.

[3]吴树梅.形容各种类型的人的12个英语俚语[J].职业教育(下旬刊),2017(04):47-48.

[4]黄国琼.浅谈美剧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运用[J].科技资讯,2016,14(20):115-116+118.

猜你喜欢

英语文学社会语言学俚语
课堂重地,俚语免入?
英语文学作品人名背后的语言文化分析
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公益广告语言研究
浅谈社会语言学视角下性别差异的体现
英语语音国别变体的社会语言学分析
高职生英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路径
论英语文学的文化疆界及形象阐释
学习英语俚语的四大理由
50个关于午夜狂欢的俚语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