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质护理模式对锁骨骨折患者功能恢复的作用

2019-10-21曹霞

健康前沿 2019年5期
关键词:锁骨骨折功能恢复优质护理

曹霞

摘要:目的:探析锁骨骨折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模式对其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纳入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60例锁骨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参照组(n = 30)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n = 30)采用优质护理。比较两组功能恢复效果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锁骨骨折患者采取优质护理模式能减少并发症,提高功能恢复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锁骨骨折;功能恢复;优质护理

锁骨生理解剖部位浅,发生骨折的机率较高[1]。在全身骨折中,锁骨骨折发生率占6%。临床处理锁骨骨折时除了需要采取有效积极的复位固定治疗外,还需配合周到细致的护理措施,方能保障术后功能恢复效果[2]。现探讨本院2017年1月到2018年12月接收的60例锁骨骨折患者接受常规护理、优质护理的临床实用性,汇总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60例患者经临床诊断均证实患有锁骨骨折,纳入时间由2017年1月开始,到2018年12月结束,均分成两组,参照组男女之比为16:14,年龄19-49岁,均值(36.52±9.75)岁;致伤原因:15例交通事故,10例重物击打和5例摔倒撞击。试验组男女之比为17:13,年龄20-48岁,均值(36.73±9.16)岁;致伤原因:17例交通事故,9例重物击打和4例摔倒撞击。两组临床资料接近,P>0.05,故可相比。

1.2 方法

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主要内容包括观察患者病情、遵医采取治疗干预、提供環境护理和指导适当运动等。

试验组:实施优质护理:(1)心理干预:患者入院时,护理人员应当热情接待,与患者加强交流,以温和的语言将疾病有关知识告知患者,包括治疗的效果、注意事项等,使患者增强信心;必要时讲解治疗成功的病例,使患者积极配合护理。(2)手术室护理:为患者创造舒适温馨的病室环境,湿度保持在55%,温度控制在22-25℃,密切配合医生开展各项操作,使手术有序进行,并积极预防感染;缝合切口前仔细清理与消毒,加盖辅料,确保其干燥;完成手术后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加强监测,增加巡视次数,对患者感染、高热等情况仔细观察,一旦发现异常,需及时报予医师,以便于及时处理。(3)康复训练:术后结合患者恢复状况指导开展功能训练;待术毕麻醉恢复后,可引导患者下床开展简单的屈肘、握拳训练,以消除肿胀,加速血液循环,避免肌萎缩;术后三天切口水肿、疼痛较明显,需对肩关节运动进行限制,持续开展肘、腕关节运动;术后第四天伤口生长出肉芽组织后,则开展肩关节被动运动;术后一周开展肱二头肌与三头肌收缩训练,三周后开展肩关节与肘关节功能训练。(4)疼痛干预:疼痛是锁骨骨折最为常见的症状,疼痛出现后,将会影响患者开展术后康复训练,且患者咳嗽、翻身与呼吸时会导致肺炎、肌肉萎缩以及关节僵直等并发症。护理时需注意观察患者的姿势与体位,并给予矫正,功能训练时需控制好力度,以免加重疼痛。

1.3 评价和观察指标

(1)评价标准[3]:优:达到解剖复位,骨折愈合且局部无疼痛,上肢与肩关节活动正常;良:骨折复位达80%,骨折愈合,基本无疼痛,患肢有力度,肩关节活动接近正常;可:骨折复位50%,骨折愈合良好,提重物或剧烈活动时,关节周围出现酸痛感,肩关节活动受限;差:骨折内固定不牢,骨折端不整,骨折移位,需再行手术。(2)观察指标:感染、关节炎、肩周炎和畸形愈合。

1.4 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 19.0软件统计数据,%即计数资料,χ2 检验; 即计量资料,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功能恢复效果

参照组优14例,良9例,可5例,差2例,优良率为76.67%;试验组优19例,良10例,可1例,差0例,优良率为96.67%。两组优良率对比后存在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1923,P=0.0227)。

2.2 并发症分析

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试验组,具备统计学价值(P<0.05),见表1。

3 讨论

锁骨骨折属于临床多发病,常因遭受间接或直接暴力伤害导致,若治疗不及时,将会导致病情进展,引起患侧肢体功能障碍等严重并发症。为使锁骨骨折患者早日康复,巩固治疗效果,采取恰当的护理干预十分必要。

优质护理是一种人性化护理模式,与常规护理对比,此种护理模式的集中性、针对性、完整性更明显,能通过给予患者充足的尊重、理解与关爱,使患者消除心理压力,积极面对疾病;还可通过采取手术室护理、康复训练、疼痛干预等一系列护理服务,保障手术顺利进行,提高术后功能恢复效果以及减轻疼痛[4],改良生理状态,最终达到促进康复的目的。研究结果提示试验组功能恢复优良率高达96.67%,并发症发生率为6.67%,与参照组的76.67%、26.67%对比后有明显的差异,P<0.05,表明优质护理是一种实用性强的护理模式,能依据患者的实际护理要求,提供优质、安全与系统的护理服务,使患者的治疗需求得到满足,早日重返正常的生活。

总之,对锁骨骨折患者术后施以优质护理作用积极,安全性高,值得进一步运用及推广。

参考文献:

[1]刘菲.优质护理模式对锁骨骨折术后功能恢复的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02):220-221.

[2]徐睿.护理干预对成人锁骨骨折内固定术后功能恢复的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18):254-255.

[3]杨燕辉.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锁骨骨折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6(17):142-143.

[4]王春昕.锁骨骨折患者应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其功能恢复的效果评价[J].山西医药杂志,2016,45(16):1960-1962.

猜你喜欢

锁骨骨折功能恢复优质护理
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超声引导臂丛上干单点注射复合颈浅丛阻滞在老年患者锁骨内固定手术中的应用
前列腺增生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意义探析
全厚皮片移植及大张厚中厚皮移植对烧伤后手外形功能恢复的疗效分析
早期康复训练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功能恢复的观察
膝部骨折手术患者采用CPM锻炼护理措施对膝关节功能恢复的改善效果观察
手术治疗肩胛颈骨折合并同侧锁骨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