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社教类节目的新思路
2019-10-21林玉锦
林玉锦
摘要:电视节目中有一个重要板块是社教类的节目,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兴趣的变化,这类节目的收视率越来越少。其一是因为人们更加喜欢看一些休闲类和新闻类的节目;其二是因为这类节目存在很多问题,例如对于自己认知不够明确、质量不好、没有品牌等,这些因素限制了它的发展。本文对于这类的节目的重新构建进行了研讨,这类节目需要打破原有的发展模式,从而推进它的转型。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电视社教类节目;重构
在如今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时代产生了很多相关的技术,媒体形态也变得多种多样。全球的人们之间都可以很好的交流,多人之间仍可以同时交流。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加大了传媒行业的竞争。在这个时代,对于社教类的重要电视节目进行研讨重构,改变它原有的发展模式是十分重要的。这样的改变可以加快节目的转型。
一、社教类存在的问题
(一)缺少品牌管理
电视台有很多方法可以吸引观众、铸造口碑,其中最主要的方式是建立品牌。如果要建立一个品牌的节目,电视台就需要搜集很多的优质资源给予这个节目,尽可能的为它提供所有有利于它发展的东西,例如这个节目所播出去的时间段。如今,社教类虽然种类多种多样,但是它缺少品牌的支撑,优质的社教类节目不多。总的来说,要想将社教类的节目变得品牌化还是很有压力的。
(二)定位不明确
从社教类节目刚出来时它对于自己的定位就不够明确,这个问题至今没有解决。首先,“社教”这个词会让人以为它是做宣传的。这类的节目的定位没有娱乐节目那么明确。其次,它就像是一些专题节目的拓展。以前的专题节目都将重点放在了时间和容量上。所以采编部门对于一些具有很多内容的材料会做成专题的形式,尤其是人们比较关注的而且不会因为时间的变化而改变的内容。后来,社教类节目的定义扩大了,它的领域也开始细分了,可以分为科学、法制、少儿等。随着我国纪录片的发展,社教类节目也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形式。大多数制片人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不愿接受新的事物,仍在以旧模式运行着。所以我国社教类节目的市场受到了限制,发展迟缓。
二、社教类节目如何创新
(一)建立个性
社教类的节目要想吸引观众,既获得经济效益又获得社会反响,就需要打造自己的品牌,形成具有自己特点的节目,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名气,使自己的观众越来越多。因此,社教类的节目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客观
因为社教类目主要是为人们提供社会教育,所以它需要尊重客观事实。在《今日说法》的节目中,主持人的穿着和言行举止都是具有要求的。当他们在叙述事件的时候,对于人物的名字需要采用化名,不能说真实姓名,要尊重别人的隐私权。节目在录制的时候要考虑到别人的权益,体现出了以人为本的理念。节目对于播出的案件进行了分析,它站在客观的立场上进行理性分析,主持人尽可能的还原事件的真相,从中为人们普及相关的法律知识,不带入个人情感。
2.正面
这类节目主要起了引导作用,所以这类节目需要报道的都是正面的内容,要注意舆论的导向。《今日说法》这个节目报道的都是正确的东西,对于案件中不好的方面,都会对它们进行指正,让观众形成正确的思想。此外,这类节目不能涉及一些不良信息,要强化观众们的三观。
(二)重构营销
社教类节目对于自己的受众人群有准确的定位。以前的营销方式都是对于受众人群进行调查、了解,然后针对于他们的需求进行策划节目。观众的定位可以让节目组明确这个节目是要做给谁看的;受众的调查是为了了解受众人群;根据受众人群的需求可以知道如何策划节目;根据人们的看节目的习惯进行节目的录制;在节目播出之前可以小范围的测试推广节目,扩大市场。
对于社教类节目来说,传统的营销方法既有好处也有坏处。要想使节目成功必须要有好的营销方法。近几年,社科类将自己的受众范围缩小,不断地改善自己的营销方法。因为互联网的发展,社科类面临着很大的竞争压力。它只能不断的提高自己,改变自己,才能更好的发展。
面对当今社会如此大的竞争压力,社教类的节目必须对于自己的营销、体系和策略进行改善,从而面对观众的分眾化。社教类节目在对自己的内容和形式进行整改的同时,还需要改变自己的营销模式。例如,不同题材的片子宣传的对象不同,先明确受众对象在全面推广。以前的营销方法是先对观众进行定位然后根据他们的需求制作节目,一旦观众对做出来的节目不满意就等于这个节目无效,风险很大。改变营销策略后,没有固定的观众群体,社教类节目的种类也变得多种多样,所以更容易找到合适的群体。
(三)关注人文
社教类的观众基本都是普通的老百姓,所以它的录制需要从老百姓的角度进行,对于事物的叙述要客观、真实,不能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使人们可以看清事物的本质,理解社会,记录社会,吸引观众,激发他们的兴趣。
社教类的节目重视人文,以教育为主,所以它需要塑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关系人们的生活。对于制作者来说,首先要知道这类节目是以人为本的,所以在拍摄节目的时候需要重视这一点,记录一切与人们息息相关的事情,这应该也是我国社教类节目的特点之一。
参考文献:
[1]张鸿梅.电视社教节目的发展困境及突破[J].青年记者,2018(09).
[2]颜黎光.社教类电视节目的创新路径[J].传媒,2015(08).
[3]白秀丽.创新叙事方式增强社教类电视节目吸引力[J].科技传播,20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