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东西方文化对其影像风格的影响
2019-10-21潘霄
摘 要:影像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可以反映特定时期的文化与历史,东西方文化有着巨大的差异,因此在影像风格上也存在着很多不同。《霸王别姬》是中国导演开始活跃世界级影展的开始,在中国电影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肖申克的救赎》是在好莱坞影史上占据重要地位,且经久不衰的作品,这两部电影的文化底蕴直接影响了其影像风格,由于在表现方式、表现内容以及结局的设置上的差异,东西方影片的镜头语言采用了不同的处理方式。
关键词:影像风格;东西方文化;好莱坞;悲剧
一、东方艺术片注重表现内心;西方好莱坞影片的模式化的叙事
《霸王别姬》中,一开始小豆子被送进戏班,得知因为手指的原因不能进入戏班,跟镜头和移镜头拍摄小豆子和他妈妈,让情节变得更加紧凑,在几声“磨剪子戗菜刀”之后,一连串镜头小豆子被抬出了外面,妈妈蒙住了他的眼睛,然后切下他的手指,这时所有的声音元素都消失了,接着是一个远景,加上小豆子的尖叫声。“磨剪子戗菜刀”成了一种隐喻的画外音,是对小豆子的一种心理的切割,妈妈亲手切下他的手指,然后离开,小豆子也割断了对母亲的依赖和信任。《霸王别姬》的光效运用也反应了人物的内心,在结尾的段落,段小楼和程蝶衣走进体育馆,一束强烈的蓝光从门口射入,造成一种舞台光的效果。
《肖申克的救赎》是三段式的叙事结构,代表着开端、对抗与和解。因此影像偏重于表现激励事件而非写意性的镜头。影片开端是安迪因涉嫌杀人被捕入狱,对抗阶段是安迪与自己的内心和外界环境的反抗,和解就是安迪重获自由。影片着重于表现对抗阶段,即安迪在监狱生活的环境,和他为改变环境做出的努力。在叙述前半段监狱生活的时候,监狱的光线是昏暗的,人物都在一种阴影之下,暗示着对自由的压迫。因此《肖申克的救赎》会尽量避免写意化的镜头,让镜头给观众传达一种具体的意义,以便于加深他们对剧情的理解,理解了激励事件,才能更好的烘托出主题的意蕴。
二、东方电影在叙事上侧重表现历史和文化;西方电影注重人性与自由的主旋律表达
《霸王别姬》的时间线跨越了半个世纪,在主演的身上赋予了强烈而厚重的历史感,因此在影像的表现上加入了时代感和对京剧艺术的展示。影片在表现程蝶衣《霸王别姬》里的对白的时候,着重对程蝶衣的面部表情进行展示,也凸显出剧中的他“人戏合一”,袁先生口中的“虞姬在世”,以及段晓楼说的“不疯魔不成活”。为了表现影片人物的悲剧性命运,影片的色调保持在冷色調,时而有剧烈的色彩冲击。一开始小豆子被送进戏班,冷色调下青色的墙壁,阴冷的天气,着重表现小豆子的主观视角,小豆子警觉的眼神望着一切,与之后的痛苦经历做好了铺垫。影片的环境音效也随着影像作出了改变,例如环境声响随着脚步声愈来愈大,歌曲的声音反映了时代的特征,例如最后程蝶衣身边响起了《歌唱祖国》的声音,充满了讽刺的意味。字幕未出现,京剧伴奏起,出片头,电影开场。字幕还没完,市场上的声音就进入:叫卖声,鸽哨声,徽班卖艺声……这些声音与画面的结合,将观众带入当时的时代环境。
《肖申克的救赎》着重表现了人性的温度和自由的可贵,这也是西方好莱坞电影中的价值观。电影运用蒙太奇,丰富了叙事的形式,电影节奏快慢有序,高潮迭起。最经典的平行蒙太奇的运用就是安迪出逃前夜,趁着雷电交加的声响,敲破隧道然后出逃的戏份。影片中也有大量的对比蒙太奇,例如安迪与监狱长斗志斗勇,正义与邪恶的对比,监狱长贪污而安迪以一人的力量揭发了他。另一种层面,安迪也是一位超级英雄,他不曾熄灭自己的自由之火,也试着去鼓舞身边的人。他得知很多人在出狱之后,因为已经接受没有自由的生活,无法适应外面自由的空气而自杀,他将自由的种子播种在监狱,而且救了自己的挚友瑞德的生命,年迈的瑞德出狱后若没有想起安迪的话,也可能像别的出狱者一样结束自己的生命。
三、东方艺术片的悲剧式结尾;好莱坞的的大团圆结局
《霸王别姬》的结局是悲剧式的,程蝶衣一生执着于京剧艺术,最后在戏中自刎,镜头在表现悲剧性的时候是隐晦、克制的。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有些观众之所以喜欢善恶报应的快乐结局,是因为他们的心肠太软”。言下之意,欣赏悲剧需要坚强的意志力和巨大的心理承受能力。中国戏剧艺术中悲剧获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元杂剧中就有四大悲剧。与文学作品不大相同的是,以《霸王别姬》为代表的中国艺术片倾向于悲剧式的结尾,而好莱坞电影则是大团圆的结局。正如张法所说:“悲剧意识的一个重要功能是帮助文化的成长,从而文化的性质决定着该文化悲剧意识的形态。”①文化作为人类积累的物质财富及精神财富的总和,重中之重是精神财富。《霸王别姬》一方面充溢着对权力与文化暴力的批判、控诉,另一方面又流露着陈凯歌对影片中的主人公程蝶衣、对京剧艺术的一份眷恋和惋惜之情。②《霸王别姬》提出了对历史的思考,塑造了复杂的程蝶衣的形象,他对京剧和段晓楼迷恋,却遭到了背叛,即段晓楼亲自揭发他以及小四的亲手加害。不仅表现出时代环境对于人性的异化,还表现人性本来就有点的贪婪和自私。
《肖申克的救赎》的结局有着好莱坞英雄主义情结,一场暴雨下的逃脱,沐浴了自由的空气,安迪在河里呐喊的远景镜头令人印象深刻。相对于之前阴暗的色调和对人物表情的着重刻画,在结尾处偏向对环境的拍摄。《肖申克的救赎》还带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即勇敢追求自由,对他人的救赎,以及鼓舞人们追求自己的梦想。作为美国文化的一大传播载体,好莱坞电影业将现代文明、生活与美国民族精神相结合,由此所产生的升级版的个人英雄主义一直是荧幕上经久不衰的主题。不仅对美国,甚至对全世界都影响深远。②《肖申克的救赎》在烘托情境上做的非常到位,声音与影像都在服务于主角的情绪宣泄。主角保持着自我意识,并且完成对自己的救赎,最后结局中的阳光海滩之下,安迪与瑞德默契的对视而笑,老朋友的重新相见,在自由的空气下重新相逢,展示了西方电影对自由和希望和追求和对精神世界的理想化追求。
参考文献
[1]张法.中西美学与文化精神[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2]张锦,满雪倩.美国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的个人英雄主义解读[J].戏剧之家,2016(04):131-132+134.
作者简介:
潘霄(1994-),女,汉,山东省滨州市,在读研究生,山东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电影学方向)
(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