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初中道德与法治在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思考
2019-10-21刘鲲
刘鲲
摘要:在新课改要求下,学生思想道德成为教育培养的重要目标,也是各类学校教学的重要内容。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在初中阶段其道德与法治方面的素养具有一定基础,但是还处于模糊阶段,因此初中阶段是学生形成正确道德与法治素养的关键时期。在这种阶段需要教师通过生活化教学,正确引导学生。因此,探究生活化教学模式具有实用价值。本文阐述了在初中道德与法治开展生活化教学的意义,探究初中道德与法治对生活化教学的应用。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模式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开展生活化教学的意义
(一)提高教学效率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中采用生活化教学,能够有效改变教学氛围,在这种氛围中能够让学生变得生活化起来。传统教师在教学时,极少将生活化案例与教学内容有效结合,常常让学生单纯学习理论知识,纯粹将教学当成说教模式,其教学效率低下。而采用生活化教学,就是在课堂上采用情景教学,以模拟情境方式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道德水平,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自然也就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将生活化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教师就能够在教学中依据实况改变教学方式。事实上,很多教学法不可能适用于所有教学,比如采用模拟情境教学法,虽然确实有效,但是花费时间与精力均比较多,所以经常实施也不现实。教师采用生活化教学就没有固定模式,常常是到身边生活中选择。比如学习“顺境与逆境”相关知识,教师可以收集一些逆境中成长的人,通过多媒体将这种视
频播放出来;学生观看后就会反思,通过对比思考,学生就会深层次理解人生灾难,逐渐树立乐观心态与坚强的毅力。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中生活化教学模式策略
(一)联系实际,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人教版教材在内容上添加了更多生活实际相关的素材,增加了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有意识的活跃课堂氛围,使每一个学生都能真正的参与进来。比如,在人教版《友谊与成长同行》教学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例如,你们成长过程有哪些好朋友,你们之间发生过什么有意思的事情,向大家分享你们之间的故事,或者分享你们的有趣的合照.通过这些小故事以及照片,学生的注意力很快就会集中到课堂上,那么为后而的教学也作了铺垫。
(二)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中涉及的很多知识内容来源于实际生活,只要学生认真学习和思考,就能够透过书本知识在实际生活中找到原型。因此,为提高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的方式,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引发学生思想共鸣,更好地掌握课堂所教授的知识内容。如:在教学《网络生活新空间》时,就可以创设网络交往情境,让学生对日常网络交流进行模拟,再将一些生活实际中发生的网络安全事件穿插到教学当中,也能够帮助学生深刻地认识合理利用网络的重要性。
(三)生活化作業,巩固所学道德与法治知识内容
作业是巩固学生课堂学习知识的重要方式,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内容进行复习,还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所学知识内容。当然,课后作业不单是传统纸质作业一种形式,教师也可以在课堂教学后向学生布置一些生活化的作业,如:在教学《关爱他人》后,教师就可以布置下帮助老人过马路、与同学和睦相处等生活化作业。这一课后作业的完成,不仅可以给学生带来满足感还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四)以丰富的教学素材拓展生活化教学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中开展生活化教学,合理选择生活化素材非常重要,通过这种素材能够引导学生快速的理解素材中各种知识,从而提高教育与法治的理解度。比如在开展《预防犯罪》《法不可违》(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相关知识内容时,在上课前教师就应该给学生明确教学重点内容,并给学生分析目前国内出现的各种社会问题,比如某学生父母不重视读书,当这名学生还在读初二时,父亲就要求他辍学打工,于是这名学生就给父母宣讲《义务教育法》,这名父亲从该法中得知不让孩子读书是违法行为,于是让学生重新会带学习课堂上,这些知识的教学就应该结合身边现实例子吸引学生注意力,然后将这些知识融入教材知识,从而提高生活化教学的效率,如果知识确实比较重要,可以对知识进行更多延伸,引导学生依据知识点相关内容得出自己个人的想法,这种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理解与认知知识的能力。
三、结语
总之,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就必须要从学生生活元素入手,分析学生特征,挖掘学生兴趣点等。教师还要依据实况制定合理教学法,提高学生理解程度。不但要课堂上生活化,在课后作业也应该融入生活化概念,通过课上课下两条线推动《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模式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志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J].新课程中学2016(10).
[2]卢善郁.教学生活化与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浅析[J].才智,20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