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舞中童子技巧的运用分析
2019-10-21尹雪松
【摘要】:敦煌舞,自问世以来便以自身独特的舞蹈风格及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受到人们的广泛喜爱。通过前辈们的创作整理,形成了敦煌舞派并日益成熟,形象种类丰富多样日渐完善。在敦煌舞中,典型形象鲜少有技巧的加入,为的是表现敦煌舞沉静、优美的风格。而技巧常见于童子形象,因为童子性格相对活泼,能与技巧更好的结合。本文针对敦煌舞中童子技巧的运用进行探究分析。
【关键词】:敦煌舞 童子 技巧 运用
一、敦煌舞中童子形象及技巧概述
(一)童子形象概述
敦煌舞中有一明显区别于其他性格的形象——童子形象。虽然在敦煌壁画中分布零散,但十分典型。早期童子形象出现较少,形式单一,多以化生童子为主,人物塑造并不饱满。鼎盛时期童子形象增多,人物塑造逐渐丰满起来,如有童子与飞天结合的童子飞天(莫高窟322窟),有在经变画中单独舞蹈的童子舞伎(莫高窟173窟)与手持乐器的童子乐伎(莫高窟148窟),在七宝池中做游戏状,莲花中坐卧,手捧鲜花,做杂技礼佛状的化生童子(莫高窟220窟、榆林窟25窟),起一定的装饰作用。世俗画中出现高难度百戏(莫高窟61窟)等反映现实生活的场景。晚期继承了鼎盛时期的唐风格,相应的童子形象也没有新的突破,只是在服饰上有加入一些民族元素。
(二)童子技巧概述
不论是天乐中的童子还是俗乐中的童子,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出现了许多不同且有一定难度的技术技巧及杂技表演。如莫高窟79窟中的童子礼佛形象,有下腰抓脚式、倒立式、单指托盘式、武术式 莫高窟217窟中的童子叠罗汉式 莫高窟61窟百戏橦伎的童子等。由此可见,在敦煌壁画中,童子技巧样式丰富多样,不仅只局限于杂技技巧,还与舞蹈、武术都息息相关。
二、敦煌舞中童子技巧的运用
(一)童子技巧在敦煌舞中的作用
(1)情感表达
技巧的运用在童子这一形象中必不可少,舞蹈演员可以通过技巧的方式加深对童子形象的理解并抒发情感。演员在舞蹈的过程中主动去感知形象特点,并通过自身的理解及过硬的业务水平进行情感表达。而观众在欣赏舞蹈作品的过程中,通过舞蹈演员肢体的舞动以及高超技巧的运用接收到舞蹈演员所传达的情感,能更加充分地感受到童子调皮可爱的天性,从而达到演员与观众之间的情感交流及表达。
(2)提升表演效果
技术技巧是舞蹈表演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不仅检验舞蹈演员自身的业务能力,还增加舞蹈的表现力,使舞蹈作品内容丰富飽满更有张力、表演性增强 还能通过绝妙精湛的技巧更好的烘托舞蹈主题。如在作品高潮时运用技巧来烘托童子古灵精怪的特性。另一方面,技巧的合理运用还能使观众印象深刻,并且在观感上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增加舞蹈灵动性与感染力,提升舞蹈作品的艺术水准。
(3)塑造舞蹈人物形象
技巧在舞蹈作品中能塑造典型人物形象和突出舞蹈形象。在敦煌舞中,飞天菩萨等形象已十分典型。形象大多娴静神秘,庄严秒相。为的是以显示佛国世界的壮丽威严。然而就是因为这些形象为展现佛国世界的庄重,所以在舞蹈中不能有大幅度的技术技巧,会破坏舞蹈美感及形象本身。而童子这一形象这时就会在敦煌舞中显得十分与众不同。童子形象并不像飞天菩萨等形象受限制,甚至可以说这一形象更需要一定的技术技巧来突出其特征,形成与其他性格形象的强烈对比。通过一系列高超的技术技巧使童子形象更加鲜活,形成独特的舞蹈风格,并与其他典型形象产生的动静结合的对比,能更好的丰富敦煌舞蹈中的人物形象。而通过对童子形象的塑造,也能使观众感受到敦煌舞不仅是庄严神秘的,也可以是活泼、天真的 佛国世界不仅壮丽威严的,也可以是纯洁美好的。
(二)童子技巧的创新与发展
在壁画中性格形象的呈现是瞬间定格性动作,在创作中要将其搬上舞台,还要分析其运动规律轨迹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一定的创新。合理使用一些技巧更能体现童子天真活泼的状态,如从原壁画中的下腰抓脚礼佛式进行创新,可以加一些连贯动作,后抢脸、双手撑地倒立可以与软扑虎连接,或者与一些俏皮可爱的舞蹈动作进行串联等,使壁画中瞬间性技巧演变成连续性技巧。我们从壁画上发现,古代童子技巧不仅与舞蹈相关,还与杂技武术有一定联系,所以同时还要结合借鉴杂技及武术,为舞蹈所用。由于技术技巧是为舞蹈表演服务,是为提升舞蹈作品的艺术水准,对于舞蹈作品而言技巧起到的是锦上添花的作用。所以对童子技巧的创新与发展还要注意技术技巧的过度使用会使技巧反客为主,主次颠倒。合理的运用技术技巧并进行创新发展,会使舞蹈更加引人入胜,使舞蹈作品具有一定难度和更加完整。
三、结语
人物形象丰满不仅是不同子类形象的增多,还有就是童子形象在敦煌舞中担任着特殊的任务——技术技巧。技术技巧不论在哪个舞种中都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在敦煌舞中,技巧要与此舞派相符,贴近敦煌舞,不能照搬如芭蕾等其他舞蹈的技巧,童子技巧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如何更好地巧妙地将童子技巧在敦煌舞中运用,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王鹃.敦煌舞蹈壁画及其美学意蕴[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
【2】夏莹莹.关于敦煌舞美学特征的探索[D].西北民族大学,2014.
【3】王克芬.多元荟萃 归根中华——敦煌舞蹈壁画研究[J].敦煌研究,2005(03):47-56.
【4】尚俊睿.“敦煌舞蹈”创作初探[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7(04):120-122.
【5】刘囡囡.浅谈舞蹈表演中舞蹈技巧的运用[J].音乐时空,2015(17):47.
【6】章文慧.舞蹈技巧在舞蹈表演中的合理运用[J].大众文艺,2015(17):167.
基金项目:注.2018年西北民族大学中央专项资金资助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 项目编号:Yxm2018097
作者简介:姓名:尹雪松,1995年4月,性别:女,民族:汉族,籍贯:甘肃秦安,职务职称:无 学历:研究生在读,单位:西北民族大学,研究方向:敦煌舞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