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那会儿”和“当时”的对比分析

2019-10-21邓飞

青年生活 2019年14期
关键词:共性差异

邓飞

摘要:“那会儿”和“当时”都能指过去某个时间,都可以充当主语和状语,但前者可以复指主语,后者不可以,而后者可以作定语还能进入“X当地”这个结构,前者不具备该语法功能。

关键词:那会儿;当时;共性;差异

《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解释“那会儿”:指示代词,指示过去或将来的时候,解释“当时”:时间词,指过去发生某件事情的时候,泛指从前。本文只讨論“那会儿”指示过去的这种情况。该解释说明,“那会儿”和“当时”都可以指过去某个时候,且可以互换。例:

当时由于体制改乱了,造成采购员满天飞。(《经济法学》王忠)

那会儿,我就不赞成这个,简直是毫无道理。(《箫长华戏曲谈丛》箫长华)

例句表明,“当时”和“那会儿”有时确实可以互换,但二者是否真的等同呢?显然不是。两者确实具有许多共性,具体表现为都可以充当主语和状语,但同时也存在明显的差异,具体有三点:第一、“那会儿”可以复指句首的主语,而“当时”不具有该语法功能;第二、“当时”可充当定语,“那会儿”不可以;第三、“当时”可进入“当时当地”这个结构中,“那会儿”则不行。

一、“那会儿”和“当时”的共性

(一)“那会儿”和“当时”都可以充当主语

指示代词和时间词都可以作主语,所以,“那会儿”和“当时”也不例外。如:

姐夫是她大学里的同学,那会儿是国务院某部的司长。(《情人们和朋友们》胡尹强)

踏瓣是“钢琴之魂”,当时也不完善。(《周易》重“生”美学思想及其历史影响,王振复)

例(3)和例(4)中,“那会儿”和“当时”都充当了主语,并且两者互换后并不会改变句子原义。

(二)“那会儿”和“当时”都可以充当状语

“那会儿”和“当时”作状语时,既可以位于句首,也可以位于句中,但位于句首更常见,且充当状语时,两者可以互换,意思不变。如:

(5)当时德国资产阶级已经发展成熟并走上了政治革命的道路,提出了推翻封建制度的政治要求。(《费尔巴哈幸福观批判》葛树先)

(6)那会儿,我和爱人住在铁北,天冷,上厕所都不方便,他从北京特地带一个有盖子的痰盂来。(《逆境遇知己》周臻)

(7)史密斯当时左手夹着雪茄烟,一见总理过来,慌忙用右手端起咖啡杯,两手都占上,表示无法握手了。(《回忆周总理在外交工作中几个片断》王炳南)

(8)他那会儿没有什么觉悟,只凭着少年气壮,跟地主打开了官司。(《金光大道》 浩然)

例(5)和例(6)的状语位于句首,例(7)和例(8)的状语位于句中。例(5)和例(7)的状语由“当时”充当,例(6)和例(8)的状语由“那会儿”充当,在该语境下,两者互换后句子意思不变。

二、“那会儿”和“当时”的差异

“那会儿”和“当时”的差异主要有三点,掌握两者的差异,可以更好地掌握这两个词。

(一)“那会儿”的复指功能

由于“那会儿”是代词,所以具有指代功能,而“当时”是名词,不具有代词所具有的指代功能。如:

(9)过去念燕大那会儿,到这儿来吃小馆是常事。(《大学春秋》康式昭)

(10)她说自己出阁那会儿,五斗玉米卖给宋姓男人,从苦井跳到了水牢。(《大出殡》韩静霆)

例(9)和例(10)中,“那会儿”分别复指“念燕大的时候”和“自己出阁的时候”,以上例句中,不能用当时替换那会儿。

如果“那会儿”复指主语时前面加了“的”,那么此时“那会儿”则充当了宾语,临时具备了名词词性,相当于“时候”如:

(11)苗海进急诊室的那会儿,是这位老妈妈生与死的决斗最关键的一刻。(《男婚女嫁》刘亚舟)

(12)但在"四人帮"统治文坛的那会儿,这句话却被批得体无完肤。(《重演〈茶馆〉的一些感想》英若诚)

例(11)和例(12)中,“那会儿”可以用“时候”代替,并且意思不变,但此时“那会儿”不能被“当时”替换。

(二)“当时”充当定语

“当时”作定语时,可加结构助词“的”,也可不加,而“那会儿”不具备充当定语的语法功能。例:

(13)当时的皇室看到这种行当有利可图,便通过各种方式排挤、并吞民间的邸店。(《“安寓客商,宾至如归”》王兴仁)

(14)所以要理解一个民族在一定时代的美学思想,就须对当时社会情况和文艺作品有些感性认识,决不应把文艺思想和当时社会实况与文艺实践割裂开来。(《美学》朱光潜)

例(13)和例(14)中,“当时”都充当了定语,并且一个带“的”一个不带“的”。但值得注意的是,“当时”充当定语带“的”时,“的”不可以省略。如:

(15)当时皇室看到这种行当有利可图,便通过各种方式排挤、并吞民间的邸店。

将例(13)中的结构助词“的”省略,即例(15),该句同样成立,但一旦去掉“的”,“当时”在该句中充当的成分则发生了变化,由定语变成了状语。

“当时”充当定语不带“的”时,可加上“的”,意思不变。给例(14)加上助词“的”,即例(16)如:

(16)就须对当时的社会情况和文艺作品有些感性认识。

虽然“当时”作定语时,可带“的”也可不带“的”,但带“的”的可接受度更高,并且“当时”修饰名词性结构又不带 “的”时,可能会产生歧义。例如:

(17)费尔巴哈所阐述的关于幸福的理论,就是当时德国资产阶级这种政治要求的反映。(《费尔巴哈幸福观批判》葛树先)

例(17)中,“当时”修饰“德国资产阶级”这个名词性结构,既可以分析为状语,又可以分析为定语。

(三)“X当地”排斥“那会儿”

在“当时当地”这个固定结构中,“当时”不能被“那会儿”替换,这是因为当时当地组成的四字结构读起来更有节奏感,也符合韵律美 。如:

(18)已经存在的妇女团体应该吸收新会员,有必要与可能的地方,应该建立各种各样适合于当时当地妇女需要的新的妇女团体。(《当前妇女运动特点及其任务》)。

在该例句中,如果将“当时”强行换成“那会儿”读来拗口,让人难以接受。

综上可知,“那会儿”和“当时”既有共性也存在差异,我们不能够只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等工具书草率地对这两个词做出判断,而应该根据语言事实对这两个词做出全面的解释。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修订本(第七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2]田宇贺.基于真实语料的“这会儿/那会儿”系列的不对称考察[J].广西社会科学,2011.

[3]赵欣瑞.留学生习得汉语“那时”、“这时”、“当时”之研究[J].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

[4]黄伯荣、廖旭东.现代汉语[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共性差异
浅谈书法与城市雕塑之间的联系
延安精神和三线精神的共性特性与继承弘扬
相似与差异
找句子差异
男女生的思维差异
材料作文“差异”导写
在高中数学中渗透“解题差异论”的实践研究
旋转体容球的一个有趣共性再探究
收尾工作的大差异来自于这些小技巧
Vo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