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行鼓膜穿刺术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评价
2019-10-21刘龙英
刘龙英
摘要:目的 探究将优质护理应用于行鼓膜穿刺术治疗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我院74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2组各37例,组名:观察组、对照组,均行基础护理,前者增加优质护理,观察患者不良反映情况及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总不良反应率为2.70%,对照组为16.22%,观察组明显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7.45±2.17)日,对照组为(12.37±2.54)日,两组比较观察组更短(P<0.05)。结论 应用优质护理可有效避免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在接受鼓膜穿刺术时发生不良反应,有助于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患者住院支出。
关键词:分泌性中耳炎;鼓膜穿刺术;优质护理
分泌性中耳炎临床发病较多,患者表现为鼓室积液、听力降低、传导性耳聋等,临床常用治疗方式为鼓膜穿刺术[1]。该项术式可较好改善患者病情,促进患者康复,为进一步提升临床过治疗效果,还应予以有效护理辅助[2]。优质护理旨在为患者提供高质、高效护理服务,提升患者治疗舒适度、依从性,促进患者身心健康发展[3]。本文旨在探究将优质护理应用于行鼓膜穿刺术治疗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16年5月~2018年5月前来我院就医的74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2组各37例,组名: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男20例,女17例;年龄19~61岁,平均(39.51±4.31)岁;18例左耳,13例右耳,6例双耳。对照组男21例,女16例;年龄22~63岁,平均(42.31±4.26)岁;17例左耳,15例右耳,5例双耳。P>0.0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者均查阅研究方案,自愿加入,且伦理委员会已对研究进行审查,并准许开展本项研究。
1.2方法
为对照组使用基础护理,监测其病情变化,并予以饮食、生活指导,遵医嘱予以服药、输液护理。观察组采用基础护理外,应用优质护理:(1)心理护理:术前予以患者心理引导,首先为患者介绍分泌性中耳炎有关病理知识,如发病影响因素、治疗方法、配合方法等,增去患者的配合。其次,应当认真、细致为患者解答问题,改善其不良情绪,并观察患者情绪变化,指导其树立治疗信心,改善患者负面情绪。(2)术前准备:护理人员主动告知患者术前加强休息、注意饮食,确保其身体状态良好。并协助患者完善心电图、血常规、凝血功能等检查,评估患者身体情况,确保其具备手术基础。(3)术中护理:护理人员应规范患者体位,并调整座椅,保障患者体位舒适。并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改变,若有异常及时处理。术中可予以适当心理护理,如握住患者的手、语言安抚等。(4)术后护理:患者送回病房后,护理人员将手术治疗情况告知患者,并介绍术后注意事宜。叮嘱患者清淡饮食,食用优质蛋白、维生素、易消化食物,避免刺激、生冷、坚硬食物。并告诫其避免长时间佩戴耳机、打电话、挖耳、游泳等行为,防止伤害耳朵。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出现概率并记录患者住院时间。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PSS 18.0統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计量资料用( )表示,分别行x?、t检验。P<0.05时,表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总不良反应率为2.70%,对照组为16.22%,观察组明显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7.45±2.17)日,对照组为(12.37±2.54)日,两组比较观察组更短(t=4.28,P<0.05)。
3.讨论
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病情较为复杂,如其鼓室残留积液较多,可能出现鼓室黏连、鼓膜萎缩、听骨坏死等病变,严重者将导致患者发生听力障碍。临床采用鼓膜穿刺术展开治疗,该项术式依据患者病情、积液情况开展治疗,对患者耳道炎症改善有较好效果,可保障患者听力功能康复,但因治疗对患者存在创伤性,为降低患者因手术所受伤害,应当重视临床护理工作,予以优质护理[4]。
优质护理强调将患者作为中心,在加强基础护理的同时,提高服务质量,给予患者优质、高效、放心、满意的护理服务,实现护理工作质量的整体性提高[5]。为行鼓膜穿刺术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展开优质护理,予以患者心理护理,帮助患者了解分泌性中耳炎有关知识,增进其对自身病情的了解,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有助于纠正患者的错误认知,使其自觉配合进行治疗、护理。同时,予以患者细致的问题解答,关注患者情绪变化,予以适当心理疏导,降低心理应激作用对患者的影响。术前加强对患者的宣教护理,规范其饮食与作息,确保患者以良好的状态迎接手术治疗。术中予以患者舒适体位,并加强对患者生命体征的检测,保障患者身体状态良好,有效预防术中并发症出现。术后为患者仔细介绍需注意事项,并告诫患者清淡饮食,避免饮食刺激,叮嘱患者保护耳部,进一步降低因饮食或耳部保护不当导致的不良反应。综合各项护理措施,可有效预防不良反应出现,促进患者康复。
研究表明,观察组总不良反应率为2.70%,对照组为16.22%,观察组明显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优质护理对于不良反应有较好的防预效果。观察组住院时间(7.45±2.17)日,对照组为(12.37±2.54)日,两组比较观察组更短(P<0.05),优质护理可使患者康复速度加快。
综上所述,应用优质护理可有效避免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在接受鼓膜穿刺术时发生不良反应,有助于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患者住院支出,值得推荐。
参考文献:
[1]贾雯碧.鼓膜穿刺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护理研究[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7,28(S3):338-339.
[2]顾明丽,赵霞.护理干预对分泌性中耳炎的影响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80):385-385.
[3]姜丽.对行鼓膜穿刺术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评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6,14(09):53-54.
[4]许欢.鼓膜穿刺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护理[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30):200-201.
[5]李翠萍.优质护理服务对分泌性中耳炎患儿舒适度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28):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