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的心理需求在教育中的重要性

2019-10-21罗晓燕

青年生活 2019年4期
关键词:尊重学生

罗晓燕

摘 要:了解学生的心理需要是教育成功的前题。但在常规的班级管理中,我们的老师由于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了解注重的只是学生外在的行为以及导致这一外在行为的思想根源,忽略甚至忽视学生个体内在的心理需求,混淆品行问题和心理问题,用德育方法解决心理问题。因而在面对复杂的个体学生面前,其教育很难收到实效,甚至有时还严重地威胁着学生的心理健康,使学生心理问题更趋恶化。

关键词:学生;心理需要;尊重

一天,我收到高一年级一位学生写来的信,恳求我给予帮助。他告诉我,父亲在两月前患肝癌去世。在家里,母亲强装笑容,自己也表现轻松,其实彼此是心照不宣,因为都不愿意给对方原本就脆弱的身心再添压力,感觉特别压抑和别扭。在学校,自己整天脑子里晃动的都是父亲临终前躺在病床的样子,一想到父亲的嘱托和期望时,就感到巨大的压力和深深的内疚。他还详细表达了自已从父亲确诊、病逝到现在的悲痛、无助和恐惧的感受,说自己怎么也不能接受慈爱的父亲就这样离他而去的事实。为此,经常彻夜难眠,白天精神萎靡,上课注意力涣散,说自己的学习已经跟不上进度了,问我怎样才能消除情绪上的困扰?怎样做才能上课注意力集中?问我他还有没有救?可不可以转班或留级?……

為此,我一边约这位学生会谈,一边去访问他的班主任,希望能对这位学生有更多的了解,以便有针对性的进行个别辅导。当我问到这位学生时,班主任急忙说他不懂事、不争气!自制力差,上课就睡觉,又不搞学习。还告诉我,自己跟他父亲既是同学又是朋友,关系非同一般,并时刻牢记着朋友的嘱托,觉得只有严格管教他的儿子才对得起死去的朋友,所以,把朋友的儿子当作自己的儿子看待。还说这个学生不懂感情,无论他采用什么方式方法,就是效果不理想,前不久自己还专门带他到他父亲的坟上,让他跪在坟前认错发誓。但好景不长,说自己也弄不明白现在的学生是怎么回事?怎么就不懂老师的一片苦心!

这件事情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让我心痛,让我困惑,更让我反思。它不时的向我提出一个又一个的问题:我们了解学生吗?特别是我们了解他们的心理需要吗?这样的教育会达到我们期盼的效果吗?

诚然,我理解班主任的心情,佩服他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对于学生的教育,他也在千方百计寻找更多更好的方法,并孜孜不倦地进行着各种尝试。然而细究之下,他了解关注的只是学生的外在行为,而不是学生主体本身,他只是把教育对象当作一个标准化的学生角色来加工,而忽视了他是一个身心尚未发育成熟、正经历着家庭完整性破坏,永远失去父爱而又不知所措的未成年人。我深切的感到:这样的教育缺少对生命个体的认可和理解,缺少对生命个体的全面的、立体的认知,更缺少对生命个体的人性关怀。

学生拒绝学习、不接受教育看似品行问题,但我想,这里面还有更深层的心理原因。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类的需要分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十五六岁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巨变时期,其身心巨变带来了一系列的心理矛盾和冲突,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复杂,呈现出一种不平衡和不稳定的状态。最为显著的是自我意识增强,迫切希望与成人建立一种平等的关系,并作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人得到他人的理解、认可、尊重和信任。学生因父亲去世,不仅安全感受到严重威胁,而且归属与爱的需要也得不到满足。焦虑、恐惧及孤独等负性情结使他们内在的心理冲突、心理矛盾更加激烈,心理失去平衡,就形成了一种无奈、无助和无法自我解脱的心理状态,而且是在短时间内自己无力恢复到常态的。此时此刻,他是多么需要得到老师的关爱、理解和信任啊!如果这些需要得到满足,会使他产生温暖感和对人的信任感,从而逐渐化解悲痛,减缓压力和恐惧,还可以产生忠实地履行自己义务和责任的动力,增强面对不幸的勇气,较顺利地渡过心理危机。

在班级常规化管理中,班主任已经习惯于将自己成人的完美地要求学生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强加于学生身上,一味地强调统一管理,强调爱的动机,完美地要求学生,忽略了青春期身心变化和发展规律,忽略了学生在遭受家庭应激事件打击后可能出现的一系列退缩行为。结果,班主任苛刻的要求、公开性否定或惩罚以及不理解不信任的态度严重伤害了学生的自尊,人为地割断了师生之间的情感纽带。师生心灵不通,感情相悖,再完美的要求也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也很难调动起他们接受教育的积极性。相反可能还会导致危机的加深,使心理问题更趋恶化。如果班主任高度关注处在家庭应激事件中的学生,运用同理心、积极关注和尊重等心理咨询技术,站在学生的立场体验他们的感受,并把埋藏在学生心灵深处的迷惘、困惑和悲伤疏理出来,然后在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弄清他们的心理需求的前题下对症下药。通过调整认知,改变学生错误的认识和消极的观念,使他们辩证地看待生活的磨难;指导他们运用心理防御机制,增强其自我心理保健素质;鼓励他们积极参加文体活动和社交活动,使其产生对集体的依恋感和归属感。我想,这样就有利于把心理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使一切可能发生的心理问题得到缓冲和化解。

孙子兵法中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孔子的“因材施教”,这些论述向我们反映了一条基本的教育规律,那就是了解学生是教育成功的前题。有了解才会有理解,有理解才会有尊重,有尊重才会有信任。如果我们只是单一地就其行为和导致学生行为的思想动因作了解,而缺少立体地对学生心理状态和心理需要作了解,我想这不是真正的了解,最多只能算“知道”,仅凭“知道”而去育人,那效果便可想而知。

我真诚地希望每位教师能够不断学习,更新教育理念,改进教养态度与方法,把学生真正作为主体性的个体来对待。以尊重为基础,以同感为前题,少一点强制、多一份理解,少些粗暴、多一份鼓励。不仅用我们的眼睛去关注,而且用我们真挚的心去维护他们的自尊,去护养他们的生命。

猜你喜欢

尊重学生
快把我哥带走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合作共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初探
关于深入开展文化养老活动的探索与实践
寄宿制学校的班级管理更需要“以人为本”的心灵沟通
教若三“点”成线 注定别开“生”面
特意和故意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