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反思能力的培养

2019-10-21虞妙婷

青年生活 2019年4期
关键词:反思能力培养小学数学

虞妙婷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越来越完善,新课程改革的颁布与实施,人们对小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也是如此。作为小学阶段的重点学习科目之一,数学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但是培养学生反思能力并不是只依靠教师来完成,还需要学生、家长的配合。因此,教师必须积极地转变教学理念、调整教学模式、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和质量,并充分发挥家长的教育优势,培养学生反思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反思能力;培养

引言

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大多采用传统的“讲练结合”与“精讲多练”方法为主。这样的教学中,师生的交流很少,教师没有示范反思的方法、技巧,学生没有反思的机会和时间,也无法模仿学习反思,造成学生反思性情景知识的缺失。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不仅了解数学知识,而且着重于数学素养和数学能力的培养,强调的是“做数学",而不是像以前那样“读数学”、“看数学"、“听数学”,那么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同时又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学生全面素质,促进学生反思思维意识的养成。這就需要老师在教学中对各个环节进行反思,在反思中让我们的教育与时俱进。

一、培养学生数学反思能力的意义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反思能力,可以让学生正视自身的缺点,及时纠正自身的错误,帮助学生更好地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使学生成为自律的学习者。学生在养成反思习惯之后,可以自觉地对学习活动过程以及学习结果进行批判性、持续性关注,不断地调节与改进学习方法,消除疑惑、解决问题,促进学习活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最终达到“学会学习”。数学知识随着年级的提升会更加抽象,在这样的情况下,必须要促进学生的思维从具体形象思维转向抽象逻辑思维,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学生反思能力提高后,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能力,给自身定制合理的学习目标,从而不断调整自身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能够更加准确地了解到自身的优缺点,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更加有底气、有自信。

二、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反思能力

(一)在生活情境中培养反思

对于小学生来讲,数学课堂学习是通过自主探究,促进其自身掌握数学知识并构建相应知识体系的过程。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需创设贴合学生现实生活的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反思意识,增强其数学思维活动。例如,在教学《认识周长》一课时,我利用多媒体课件营造了这样一个数学场景:两只蚂蚁围着树叶进行爬行比赛,谁先沿着树叶的边缘爬完一圈到起点谁就赢得了比赛。在紧张而激烈气氛中,比赛开始了,正在紧要关头,一只蚂蚁从树叶的中间率先爬回了起点。这时老师提问:到底哪只蚂蚁获胜了?为什么?从中你明白了些什么?就这样学生的激情被激发了出来,很自然地开始了,刚刚比赛的过程以及中间存在的问题,激烈的争论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初尝甜头的学生也渐渐有了自觉反思的意识。反思学习需要在各种问题的启迪下,学生才能进入反思状态。通过学生的合作学习,就会出现很多学生都有着不同的问题,要远远高于教师一个人所提出的问题范围,并且学生所提出的问题也非常新颖有趣。

(二)鼓励学生在与他人交流过程中反思

在课堂教学中,经常遇到这种情况:对于同一道题目,不同的学生能运用不同的思考方法做出不同的解答,这时很多教师都会用肯定的方式一带而过,然后进行下一环节的教学。我认为这样做便丧失了一次很好的反思数学思考过程的机会。学生的有些错误往往出在就数学论数学,没有放到生活实际中去想一想,有时生搬做法,片面理解。有这样一个题:爸爸今年36岁,爸爸的年龄是儿子的4倍,儿子今年多少岁?有的学生做出:36×4=144(岁)。这怎么可能呢?只要联系生活实际稍稍动脑就能发现错误。在学习过程中我经常提醒学生尽量联系生活实际,促使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分析生活中的问题,用生活的眼光去反思数学解答的合理性。

(三)布置学生反思的任务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可以发现各个数学知识之间是有着内涵相似性和逻辑联系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教会学生举一反三。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的学习任务比较重,很多的学生只是简单地将家庭作业作为自身的任务,自己在做完作业之后,并没有及时回顾,而学生长期处在这样的学习模式下,就会限制自身的自主性。所以教师要深刻认识到实际教学中的不足之处,为学生预留下充足的时间进行反思;要求学生对自身的整个思考过程进行反思,让学生回忆一下自己在做题过程中绕了哪些弯路、碰过哪些钉子,想想自身和他人的差距在哪里。如在学习《能被3整除的数》这一课中,很多学生知道3、6、9是能够被3整除的,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发现能被3整除的数的规律,通过这样的方式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潜能。

(四)培养学生在错题自悟中形成反思的习惯

学生在做数学习题时经常会出现错误,教师引导学生准备一本“反思本”,并经常指导学生回顾,在自己的错误资源中不断学习。引导学生为“反思本”设计一些栏目:错题摘录、错题出处、反思错因、自我订正。通过错题“反思本”督促学生深刻反思错因,教师也能看到学生反思的内容,从而可以据此调整教学进度,设计有针对性的习题,提高教学质量。从学生反思的错因看,不仅有对知识本身的反思,还有对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的反思。这比老师天天强调认真解题有效多了。

三、结语

小学数学反思能力的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必须将教师、学生、家长三方的力量联系在一起,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使其逐渐提高自身的小学数学反思能力。教师只有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不断培养学生良好的反思能力,才能促进学生不断成长,最终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陈涉.谈数学教学怎样提高学生的反思能力[J].中国教师,2016(12):125-126.

[2]叶有福.利用“反思型日记”培养学生数学元认知能力的探索[J].数学教学通讯,2015(08):156-157.

[3]赵建干.反思数学教学中的沉默[J].江苏科技报,2015(11):178-179.

[4]张路文.浅谈小学生数学反思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16(15):46-47.

猜你喜欢

反思能力培养小学数学
高中数学教学中反思性学习的运用分析
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
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
新课改背景下的中职数学学习反思能力的培养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