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2019-10-21徐宴容李琴
徐宴容 李琴
摘要:目的 分析和探究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应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了2017年6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12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对象进行研究,按照抽签的方式将其随机划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模式,而实验组实施了全程健康教育模式,然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指标进行记录和对比。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血糖控制率(98.33%)、自我管理有效率(96.67%)、糖尿病知识知晓率(100.0%)等指标均高于对照组(80.0%)、(85.0%)、(83.33%),两组患者间的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糖尿病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为其实施全程健康教育模式,既可以加深患者对病情的了解和认识,而且还可以使血糖得到有效控制,提高患者的治疗及护理效果。
关键词:糖尿病;全程健康教育模式;护理管理
糖尿病属于临床常见的疾病类型,其一般是由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诱发血糖升高,一旦患病很难治愈。如今,糖尿病在我国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升高的趋势,其可诱发心、肾、血管、眼等多器官病变,危及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临床上,对于糖尿病患者一般以药物治疗为主,配合简单的宣教,但是治疗和控制效果不理想,因此我院尝试为患者提供全程健康教育模式,使患者的治疗及护理效果得到有效改善,现对其进行介绍。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次随机抽取了2017年6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12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对象进行研究,按照抽签的方式将其随机划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中34例男性,26例女性,年龄在35-85岁,平均(69.4±1.7)岁,病程在1-18年,平均病程为(7.3±1.2)年;实验组中35例男性,25例女性,年龄在34-83岁,平均(69.1±1.6)岁,病程在1-17年,平均病程为(7.6±1.1)年。两组患者临床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了常规健康教育模式,主要是通过医护人员与患者进行交流和沟通,来了解和掌握患者的身体和病情特点,并耐心解答患者及家属的提问。同时为患者提供健康教育手册,告知患者强化自我保护和管理意识。而实验组实施了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具体内容如下:
1.2.1入院健康教育评估
医护人员需要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对入院患者的病情、病史、身体状况做进一步的了解,并协助患者完善相关检查,同时还需要从运动、饮食、服药情况、心理需求、社会经济等方面对患者实施全方位的评估,并为其建立档案,为日后开展针对性护理服务提供保障。
1.2.2饮食健康教育
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饮食教育至关重要,其直接关系到血糖波动的大小。首先,医护人员需要告知患者饮食和糖尿病之间所存在的联系,饮食治疗能够避免代谢紊乱,维持理想体重,使患者血糖接近或达到正常水平。同时,告知患者在总热量中,碳水化合物约占50~60%,蛋白质约占15%,脂肪约占30%。按照医院营养师建议来选择食物品种及比例,遵循定时、定量的原则。多食用纤维素高的可溶性食物,尽量避免苹果、梨、香蕉、水蜜桃等含糖量高水果的摄入,严格控制食盐、酒的摄入量。
1.2.3用药健康教育
糖尿病患者一般需要长时间的服药治疗,以实现对血糖的有效控制,但是在具体治疗过程中,大多数患者会存在用药依从性差的现象,从而导致患者的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此时就需要护理人员告知患者坚持服药的重要性,并协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用药习惯,明确服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在使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时,需要在适量运动和合理饮食的基础上,严格按照医嘱服药;对患者的血糖进行定期监测和记录,以便对药物的服用剂量进行调整。对于病情出现好转的患者也不得擅自停药,需要结合医嘱进行服药。同时,医护人员还需要告知患者戒烟、限酒;告知患者外出时要携带糖尿病卡片,并标明住址、联系电话、所患疾病及用药情况,以免出现低血糖昏迷症状时可以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1.2.4运动锻炼
医护人员要告知患者运动锻炼对病情控制和恢复的重要性,科学、合理的运动锻炼能够使患者的体重和血糖得到有效控制,并提高患者免疫力,改善心肺功能,对于病情的缓解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还需要结合患者病情特点,来为其制定一套系统、完善的锻炼方案,在运动锻炼过程中,患者及家属最好随身携带糖块,严禁空腹运动,避免诱发低血糖症状。
1.3临床评定标准
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血糖控制率、自我管理有效率、糖尿病知識知晓率等指标进行记录和对比。
1.4统计学方法
对两组患者护理指标借助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借助百分数表示,组间研究所得数据对比采用t检验,如果P<0.05,则说明他们之间产生的研究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相关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血糖控制率、自我管理有效率、糖尿病知识知晓率等指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间的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数据如表1所示。
3.讨论
糖尿病属于内分泌科常见的慢性病,其不仅病情反复发作,而且容易诱发一系列的并发症,对于中晚期患者还有可能对肾、血管和眼造成严重损害,因此作为糖尿病患者的早期诊断、治疗及护理尤为重要。在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时,系统、有效的健康教育能够加深患者对病情的了解和掌握,而常规健康教育模式存在比较大的局限性,导致护理管理效果不理想。而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具有针对性、灵活性和高效性的特点,其主要从日常生活、健康知识、血糖监测、药物治疗和运动护理等方面来为患者提供一套系统、完善的健康教育模式,并根据患者病情和身体特点来施行有针对性的教育,而且心理咨询师、营养师和保健师需要与患者进行交流和沟通,以便从多方面、多角度对患者的护理及治疗方案进行调整,从而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指标,确保患者病情的有效控制和治疗。
综上所述,在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管理过程中,实施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可以使患者的护理指标和身体症状得到有效改善,进而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罗珊.探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印染助剂,2017,6(z1):54-55.
[2]盛晨怡.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7,9(17):172-173.
[3]王莉晴.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医药前沿,2017,13(29):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