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主探究学习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9-10-21李丽艳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9年41期
关键词:自主探究小学数学策略

李丽艳

摘 要:自主探究模式是指学生在数学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地展开学习,真正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体,通过独立思考或讨论的方式解决数学问题。将自主探究模式运用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自主探究 策略 小学数学 应用

当前教育深化改革的一个主要方面是素质教育,而课堂教学是开展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优化课堂教学能够保证素质教育得到有效实施。近几年来,自主探究模式融入了小学课堂教学中,基于这种模式,展开了形式多样的教学策略研究。

一、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特征

1.学生参與学习的主动性。在自主探究教学模式中,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是其最主要的特征。如果没有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就不会有自主探究学习。在进行自主探究教学时,教师必须要充分尊重学生,重视学生的兴趣爱好,让他们尽可能地发挥学习主动权,从而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地鼓励学生自主地尝试、交流、沟通、表达,让学生真正敢问、敢讲、敢做,拥有自主创造和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形成生动活泼的学习局面。[1]

2.师生关系的平等性与民主性。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发挥自身在课堂活动中的组织作用、引导作用,鼓励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为他们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教师还要注意小学生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充分信任他们,把他们看成是知识的探寻者,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促进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另外,教师还要尊重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和他们的不同意见,对学生宽容,鼓励他们独立思考问题,善于正确、全面地评价学生,对于学生给出的有缺点的回答,要包容,并耐心地讲解他们的回答为什么是不全面的,如何回答才是更合理的答案,肯定学生、引导学生,让学生热爱教师,期待学习,敢于创新。[2]

3.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的有效性。自主探究模式强调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但也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着引领学生参与整个教学过程的作用,发挥着揭示数学思维的过程,不断地启发学生的智慧,提高他们对问题的逻辑思考能力,真正好学、乐学。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为全体学生创造学习机会,用激励性的语言赞赏学生、鼓励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学生一旦对数学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很自然地拥有强烈的探索欲,也就会自觉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形成自我学习的内在机制。

二、自主探究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

1.创设问题教学情境,激发自主探究。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创设问题情境,非常重要。这种问题情境能够将学生引入到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激起他们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探究动机,并进行积极地思考。在创设问题情境时,教师可以使用不同的方法。设置认知冲突,也就是说,制造一些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矛盾的现象或事实,打破他们的认知平衡,将学生的思维带入一个再发现的过程中,比如,在学习循环小数的除法时,让学生算算226与33的商是多少,这时候学生用原有的知识是无法得到正确答案的,这个时候学生的求知欲就被调动起来了,教师可以很好地利用这个机会向学生讲授循环小数的知识。数学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特点,把生活问题数学化,拓展数学信息的来源渠道,把生活中的问题原型呈现在学生面前,唤起他们的形象思维。

2.引导发现数学问题。教学艺术的最高准则是引导学生,让他们自己发现问题。由于以往的数学教学,教师和学生都简单地认为问题的提出是教师的职责,学生习惯了这样的问题提出模式与方法,但对于自主探究模式来讲,这样的问题提出方式是不利于学生数学能力提高的。在自主探究教学模式下,教师要培养学生逐渐提出问题和逐步解决问题的能力,慢慢培养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认识和理解数学现象,对于问题情境中隐含的问题,教师应该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去感悟和发现问题,引发他们的探究动机。

3.培养发散思维能力。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它不仅能够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大胆探索,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会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深入思考,各抒己见,探新求异,达成共识,获得成功喜悦,增强学习兴趣;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提高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他们的认识、判断、推理、概括等综合能力,使抽象的知识更加具体化、形象化。这样的教学指导,不仅使学生能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揭示出事物间内在的联系和本质属性及发展过程,具有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价数学问题的正确方法,而且拓展了思路,达到培养发散思维能力的目的。

4.交流探究成果,提高自主探究效益。主探究教学模式重视知识获得的过程,注重探究能力训练和探究情感的培养,强调探究成果的交流。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知识、能力、过程与结果都是不可分割的。掌握知识是发展能力的基础,一定的能力为知识的获得提供条件。探究的结果是整个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重要部分,将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础技能进行有效结合。由于小学生的知识经验和思维水平较低,很难独自完成对数学知识和解题方面的概括总结,所以在实践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逐步感悟数学知识,不断完善和优化解题思路,与其他同学交流沟通自己的探究结果。

总之,自主探究模式是一种推动学生自觉主动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探究问题解决方案的模式,将其与小学数学教学进行结合,能够很好地促进数学课程的开展,同时,也有助于激发小学生对数学进行探究的乐趣,对于创新能力的发挥具有重要作用,还能促进学生思维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张永莲. 小学数学“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研究[J].学周刊. 2019年(34)

[2]小李树萍.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03) .

猜你喜欢

自主探究小学数学策略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自主探究 张扬个性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