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学习动机与自我效能的关联研究

2019-10-21高焕云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40期
关键词:自我效能

摘要:语言学习是一种极为复杂的动态机制,多种内外因素交替并行。语言学习动机专家 Zoltan Dornyei 教授于2000年提出了“二语动机自我系统”,该系统解释了语言学习过程中学生在长期学习行为中的因素、意愿及努力程度和行为时长的内在联系。由于历史原因,国内学界接触二语习得理论和发展相关研究要比国外晚10 多年,国内长期以来对如何教授语言研究教多,而对语言学习理论作为专门的、深入的研究教少。本文拟从以下三个角度对陕西省理工科非专业学生口语方面的提高进行理想自我、自我效能和语言焦虑的分析研究。

关键词:二语动机;理想自我;自我效能;语言焦虑

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包括三大要素:理想自我;应该自我和学习经历。自我效能感和语言焦虑。自我效能感作为情感因素,一直是外语学习研究的焦点,它和学习策略、学习成绩的关系也有很多研究,但是很多相关硏究都是在一般自我效能感,或者是英语写作,阅读和听力自我效能感的研究比较多,关于英语口语自我效能和口语学习策略以及口语成绩的研究巧对较少,并且由于英语口语对于非英语专业大学生仍然是一个较大的难题,因此研究非英语专业学生口语自我效能,口语学习策略的使用和成绩之者之间的关系将具有很大的意义。Y ou n g(1991)认为外语学习焦虑是一种复杂的多维现象。语言焦虑是学习者在完成学习任务时的经历的一种心理紧张,它与特定情境相关(Hor witzetal,1986)。但 Gardler和Mac in yter(1993)则认为语言焦虑是一种气质焦虑。他们认为语言焦虑应该被看作“一 种稳定的人格特征,是个体在听说读写外语时就会产生的一种紧张”。

目前国内学者越来越注重外语教学的研究方法。

文秋芳(2001)将研究方法分为非实证研究和实证研究两大类。以学生为主体的研究王初明(1990)早就指出当今外语教学的发展趋势是把教学和研究的重点转移到学习者身上。理想自我,自我感知和语言焦虑是外语学习过程中所特有的复杂而且难以把握的心理现象,是学生因为要运用非母语而产生的害怕心理,是影响语言学习的诸因素中的主要因素。本项目重点在于帮助提高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即一种民主自由、互相关爱的关系。在这种融洽、温馨的关系下,教师更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教师应善于运用自身的智慧,帮助学生构建积极的理想自我,降低语言焦虑,以此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把陕西推向了开放的前沿,是陕西的一次发展机遇。而陕西高校建设是促进“一带一路”参与各国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储备人才力量。习近平主席在阿拉伯国家联盟总部演讲时提到:“要让人才和思想在‘一带一路上流动起来”。但人才的流动不是简单的“出国”,而是要让一批出色的、有实力的中国优秀教师走出去,因地制宜、因材施教,让学生在交流中得到充分的成长。“一带一路”就是要为高校建设这只大鹏插上两只翅膀,建设好了,大鹏就可以飞得更高、更远。

因此,提高陕西省理工科非专业大学生的口语水平尤其重要。学习者害怕开口说英语。实际的教学中,许多学生不知道运用学习策略来进行口语学习,甚者拒绝用英语来表达。这激起了笔者研究口语课堂环境下二语动机系统、自我效能和语言焦虑之间的作用关系。本项目研究立足陕西本土文化和学生,在“一带一路”的激发下,唤醒大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就业感,并将进一步有效提高非专业大学生的口语水平。责任感、使命感和就业感的驱动使大学生重新认识英语口语的重要性。教师和学生开始审视自己,意识到口语输出时的理想自我、自我效能和语言焦虑带给口语交际的影响,必须要通过建立自信来提高学生在学习语言中的动力,从而能够更加自信地去面对二语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困难。由于我国是以应试教育为主,长期在这种环境下的学生往往都是通过好的成绩来建立学习的自信。另外,随着大学生就业越来越困难,其所带来的压力也能够将学生学习的动机激发出来。学生们在潜意识中认为英语测试成绩是对英语水平最好的表现,为了能够在找工作中得到语言能力上的认可,使自己更加具有竞争力,是学习二语的普遍心理状态,所以,学生为了能够达到想要的求职状态,愿意付出足够的努力去提高自己的口语成绩。

参考文献:

[l] Banduar A.S e l f-efficacy:Toward a unifying theory of behavioral change[J].Psychological Review.1997.84:191一215.

[2]Multon K D Brown S D.Lent R W.Relation of self-efficacy beliefs to academic outcomes:A meta-analytic investigation [J].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1991.38:30一38.

[3]周勇 学习动机、归因、自我效能感与学生自我监控学习行为的关系研究 [J] 心理发展与教育,1994(3)。

[4]张庆宗 自我效能理论对外语学习策略教学的启示 [J] 外语电化教学,2004(8)。

[5]周文霞,郭桂萍 自我效能感:概念、理论和应用 [J] 中 国人民大报,2006(1):91-97。

[6]仲彦,王微萍 多媒體环境下非专业学生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实证研究 [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8(6):142-144。

[7]陈亚轩,陈坚林 网络自主学习成绩与自我效能感的相关性研究[J] 外语电化教学,2007(4)32-36。

作者简介:

高焕云(1979--)女,陕西西安人,英语硕士,现任教于西安工业大学文学院,讲师。

(作者单位:西安工业大学)

猜你喜欢

自我效能
家庭经济社会地位对高职英语学习提高的策略性分析
动机模式在《初级日语阅读》课程中的教学应用
延续护理干预对出院冠心病患者自我效能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健美操比赛中运动心理之自我效能
大学生网络学习拖延与自我效能和自我调节
自我效能感在职业学校学生科技创新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综合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卧床患者照顾者预防压疮自我效能和认知水平的影响
自我效能理论在急性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中的应用
大学生专业决策自我效能问卷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