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分享意识及行为的培养策略探究

2019-10-21张衡山杨菊花冷雪宁

新生代·上半月 2019年5期
关键词:幼儿教育培养策略

张衡山 杨菊花 冷雪宁

【摘要】:幼儿分享意识与行为是一种综合性行为,是幼儿自身与他人共同享有某种资源的行为,也是幼儿亲社会行为的一种表现。在二胎开放的时代背景下,对幼儿的分享意识及行为的研究意义重大,分享行为是幼儿内在分享意识的外在体现,也折射出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状态及对同伴的信任。本文基于分享意识及行为的重要意义,试图从幼儿园角度积极提出培养幼儿分享的策略,以期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幼儿教育 分享行为 分享意识 培养策略

幼儿分享是指幼儿与别人共同用某种资源。作为亲社会行为的一种表现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分享行为是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组成之一,可以帮助幼儿在集体生活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幼儿良好个性、认知能力、心理健康和社会性的发展。

一、幼儿分享意识及行为教育的必要性

幼儿园是幼儿系统性接受教育、知识文化传递的重要场所。幼儿在园中是以群体性的方式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从幼儿与同伴进行互动合作时的行为意识里,体现出幼儿自身的社会性发展程度及内心的健康状态。尤其幼儿在自我分享意识的建构上:自我愿不愿意将物品与同伴进行分享或看到其他同伴在分享物品时自我的意识体验。但在幼儿园中或者家庭中还是会出现幼儿独占玩具和食物等行为,部分幼儿由于缺乏分享意识,他们很难融入集体生活,这将对幼儿融入集体生活极为不利,影响幼儿此后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在幼儿教育实践当中,为了让幼儿更好的适应幼儿园生活,健康快乐的成长。幼儿园对其进行分享意识及行为的教育意义重大也十分必要。

二、幼儿分享意识与行为的培养策略

(一)游戏活动中渗透分享教育

游戏对于幼儿的发展意义重大,可以说幼儿的成长、知识的获得是基于游戏的体验。教师在开展游戏教学时应抓住幼儿在游戏中的情感体验状态,在游戏活动中渗透分享教育,培养幼儿分享、合作行为。充分挖掘和利用角色扮演游戏培养幼儿的分享行为。幼儿在玩角色扮演游戏时,会自觉按照自己已有的社会认知和经验进行游戏。如“过家家”的游戏,家里有很多的零食和玩具,“媽妈”和“爸爸”会把零食和玩具留给“宝宝”;“宝宝”邀请朋友到家做客,“爸爸妈妈”会拿出零食招待客人,“宝宝”会拿出玩具邀请朋友玩。幼儿在玩游戏的同时,分享意识和行为也随之产生。

(二)日常活动中培养幼儿的相互信任感

在日常生活交流中,老师、家长善于利用自己的言行对幼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不失时机地为幼儿树立行为示范,创造自由交谈,宽松融洽的分享情景。如在分发物品时将物品以分享的方式来进行;遇到高兴的事跟幼儿以分享的形式讲一讲;多组织幼儿进行集体活动,有目的地对幼儿进行分组,让幼儿充分感知到同伴及教师对自我分享的喜悦感,从中感受到集体中同伴分享的快乐,从而促进幼儿分享的意识、动机的生成。总之教师要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及同伴之间的信任感并促成分享意识及行动的产生。

(三)教学活动中引导幼儿树立正确的分享意识

幼儿难免在学校中出现以自我为中心,不愿与同伴进行分享的现象。换而言之幼儿无法从家庭独占资源模式顺利转变为幼儿园资源共享模式,较难与同伴进行分享。这时,在教学活动中通过设立一定的交往、分享规则,引导幼儿遵守分享规则,让幼儿逐步适应学会与同伴分享。这有助于幼儿分享意识及行为的产生及发展,有利于维护分享过程中幼儿与同伴心灵上平衡的架构。此外,规则的设立,家长及教师也应该遵循。教师、家长在面对幼儿的分享行为时不能一味地以物质激励的方式对幼儿进行鼓励,否则曲解了分享真正的含义及价值。就会误导幼儿因物质的奖励而采取的分享行为。这不利于幼儿社会性的发展,从而造成了“伪分享”现象。

三、结语

幼儿分享意识及行为的培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教学活动中尤其在游戏活动里长期地进行教育引导,帮助幼儿树立良好的分享意识及行为。在幼儿园实际教学中虽大部分幼儿十分愿意与他人分享自己的资源,同时明白不能以不正确的方式去分享别人的资源,但仍会出现幼儿分享意识及行为冲突:即幼儿刚入园未能平衡好个体与外界的熟知度,观看周围陌生世界时带有怀疑、不信任的自我意识。具体表现在:幼儿的分享意识存在对自己施与性评价较高,对别人对自己的施与性分享预期较低,对他人的分享行为存在质疑与不信任感的特点;幼儿更愿意进行物质分享,精神方面的分享意识和行为较弱;幼儿在精神分享中,更愿意进行积极的精神情绪分享;当幼儿拥有的东西太少,没能满足自身占有欲时,幼儿拒绝与他人分享。

针对以上这些行为特点,老师和家长的引导及示范显得尤为重要。即教育者要利用自己的言行去对幼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善于抓住机会为幼儿树立行为示范,生活中要多对孩子进行分享,让孩子感受到别人的分享,树立幼儿对别人分享的信心;当幼儿拥有的东西太少,没能满足自身占有欲时,幼儿拒绝与他人分享,这时我们不要一味地去强行要求孩子进行分享,我们可以先满足幼儿的占有欲让孩子先自己拥有,再增加东西的数量让幼儿有安全感,先从幼儿不太需要的东西或是幼儿数量较多的东西开始让幼儿去分享,让幼儿逐步学会分享。

【参考文献】:

【1】缪晨斐. 中班幼儿分享行为研究[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05):87.

【2】易超. 5-6岁幼儿分享行为的发展现状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3.

【3】丁霞.中班幼儿分享意识与分享行为的培养研究[J].早期教育(教科研版),2012,(10):29-32.

作者简介:

1、张衡山(1993—),男,汉族,云南腾冲人,学生,教育学硕士,单位:云南民族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学原理专业,研究方向:教育人类学。

2、杨菊花(1995—),女,汉族,云南大理人,学生,教育学硕士,单位:云南民族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学原理专业,研究方向:教育人类学。

3、冷雪宁(1995—),女,汉族,四川成都人,学生,教育学硕士,单位: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学专业,研究方向:学科课程与教学论。

猜你喜欢

幼儿教育培养策略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模仿故事角色
基于农村幼儿礼仪启蒙教育的研究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