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信息技术的初中历史教学探析

2019-10-21杨超

新智慧·上旬刊 2019年5期
关键词:初中历史学习兴趣信息技术

杨超

【摘 要】合理应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是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我们一定要合理渗透现代多媒体技术,想学生所需,给学生所思,解学生所困,为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做出应有的贡献。本文主要探讨基于信息技术的初中历史教学,期待能实现初中历史教学效率的提升。

【关键词】初中历史;信息技术;学习兴趣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也在发生变化。其中,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的普遍推广,给课堂带来了朝气勃勃的景象。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以互联网和计算机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笔者借此机会,谈谈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合理渗透现代信息技术。

一、借助影像营造氛围,让学生产生情感体验

现代影视科技的迅猛发展,为重现历史事件提供了丰富的视频资源。一般而言,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合理选择相应的视频资料,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情境,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笔者在执教《国共合作抗日》一课时,选取电影《长沙会战》的剪辑片段,当年几十万的国民党军队与侵华日军进行浴血奋战的画面震撼了学生的心灵,学生了解国民党军在抗战时期正面战场发动几个大规模会战,为战胜日本侵略者作出巨大的贡献,从而能客观、公正地对待历史现象和历史问题。

学生只有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积极、主动、愉快地参与学习,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但兴趣作为一种积极作用的情绪不是凭空形成的,它与情感之间是一个有机结合体,并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务必深入了解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心理特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营造悦目、悦心、悦耳的氛围,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从而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为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铺平道路。例如,笔者在执教《鸦片战争》一课时,就播放了电影《林则徐》,其中涉及的“禁烟”、“销烟”的历史背景以及林则徐大义凛然壮举,让学生知道了虎门销烟为何属于一次正义的行动。提出问题:禁烟难道是鸦片战争的爆发的导火索吗?当时,教室里的讨论声此起彼伏,气氛异常活跃,为深入的研讨课堂埋下了伏笔。

二、音像组合营造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无论是传统教学程序,还是新形势下的教学方式,课堂导入、内容展开、信息反馈、知识延伸等环节都是缺一不可的,只是表现形式各有特色。由于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大力推广,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实际创设音像结合的视频画面,诸如课堂反馈小结可以通过师生或生生互动的形式实施,拓展延伸可以通过电子信箱、微信交流、QQ聊天等方式实现。由于新课导入犹如戏剧中的开场白,能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因此,在历史课堂教学新课导入时,教师只有采取音像组合的办法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才能使学生尽快产生求知欲望,尽早地进入最佳自主探究状态。例如,笔者在执教《红军长征》一课的导入时,先打开课件播放了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的动感画面,配乐诗朗诵《七律·长征》,让许多学生陶醉其中;然后,要求学生以学习小组形式围绕“作者是在什么情况下创作写这首诗?”这一问题进行广泛讨论;最后,大部分学生心潮起伏,学习兴趣倍增。

三、采用微课新颖模式,突破课堂教学重难点

所谓微课,就是指教师按照三维教学目标和授课时间的要求,通过相应的教学视频对新知识点进行教学的活动。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而言,微课具有内容精、时间短、主旨鲜明、针对性强等特征,既有利于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和课后温习,又有利于学生随时随地观看学习;既有利于学困生反复观看,又方便家长结合微课内容进行辅导。当然,无论是教师自己创作的微课,还是直接观看别人制作的微课,都能帮助学生学有所获,感有所思。例如,笔者在执教《第一次世界大战》一课时,针对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这一教学重点和难点,利用晚上的时间制作了《一战前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微视频,该视频时一共只有5分钟,将两大集团形成过程作为背景,立足于各国统治集团的走向,展现了两大军事集团的核心矛盾以及对世界产生的影响,并预设了三大思考题:两大军事集团的名称及其成员是什么?这些国家最终结盟的根本目的是什么?两大军事集团的性质是什么?许多学生通过仔细观看和研讨,找到了正确的答案。由此可见,类似的教学方法有如下优势:内容形象精炼,形式新颖别致,完全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与学习规律,顺利突破了课堂教学重点和难点。当然,随着微课教学模式的推广,微视频教学初见成效,但不能把微课当成开启学生创新思维之锁的万能钥匙,平时的上课不能当成教研公开课来上。同时,微课的使用频率必须适度,假如一堂课用微视频堆砌,那就出现学生疲于观看、收效甚微的局面;同时,在信息庞杂的网络时代,教师一定要学会筛选教学资源,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让学生在历史的星空中自由翱翔。

合理渗透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门径。作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师,一定要注重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有机融合,想学生所需,给学生所思,解学生所困,为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奉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王越.基于信息技术的初中历史探究式教学设计及应用研究[D].银川:宁夏大学,2015.

[2]李玉番.探析现代信息技术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中学),2013(07):172.

[3]王秀英.初中歷史教学信息技术应用探析[J].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2013(05):47.

[4]黄小萍.浅析信息技术与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融合[J].文理导航(上旬),2018(03):51,54.

猜你喜欢

初中历史学习兴趣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