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效果分析

2019-10-21王延宏

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7期
关键词:杏仁支气管炎几率

王延宏

【摘  要】目的:探讨使用中医内科方法对于慢性支气管炎的成效。方法:选择医院在201701-201812时间段呼吸科门诊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62例,分为两组,常规组31例进行常规西医治疗,中医组31例进行中医药物治疗,比较最终的治疗效果。结果:中医组总有效率为96.77%,远高于常规组的80.65%,P<0.05;中医组咳嗽、喘息的消失时间都比常规组要短,P<0.05;中医组出现并发症的几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使用中医内科方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可促进症状恢复,减少并发症出现,提高疗效。

【关键词】慢性支气管炎;中医内科

【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7-0094-02

1 引言

当前我国环境污染比较严重,再加上其他因素的影响,使得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生几率逐渐增加。该病的发生比较普遍,病症主要发生在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周围组织,患者主要表现出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该病多发生在中老年群体,周期较长,还容易复发,带给患者的痛苦较大。因此对于该病的治疗,是医疗领域广泛关注的问题。本次研究提出应用中医内科方法治疗该病的理念,并据此进行临床实践,具体报道如下。

2 资料与方法

2.1材料

选择医院在201701-201812时间段呼吸科门诊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62例,分为两组,常规组(31)以及中医组(31),其中常规组中男18例,女13例,年龄44-68岁,平均(55.22±6.58)岁。中医组中男19例,女12例,年龄43-69岁,平均(54.37±6.81)岁。对所有患者的基础性资料进行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

患者纳入标准:符合慢支诊断标准;患者自愿参与此研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患者排除标准:存在过敏体质,伴发一些特殊疾病。

2.2方法

常规组:使用西医方法,给予吸氧支持、抗菌治疗等。以一个月为一个疗程。

中医组:使用中医内科方法。由中医师对病患辨证,然后给予对症治疗。对于风寒袭肺型,使用麻黄10g,干草10g,杏仁15g;对于风热犯肺型,使用杏仁6g,桑叶7g,菊花3g,薄荷2.5g;对于燥热型,使用桑叶3g,杏仁4g,川贝3g,梨皮3g;对于痰湿型,使用半夏,陈皮,厚朴,甘草,茯苓;对于痰热型,使用半夏,苏子,杏仁,黄芩,贝母;对于脾肾阳虚型,使用附子,山药,泽泻,党参,半夏,肉桂,陈皮。所有处方都是用水煎服,每天一剂,分两口服,以一个月为一个疗程。

2.3疗效判定指标

观察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咳嗽、喘息消失时间以及出现并发症的情况。其中疗效判定标准:显效-咳嗽、咳痰、喘息等症状完全消失,临床检查恢复正常;有效-咳嗽、喘息等出现一定好转,好转程度超过50%;无效-临床症状没有改变甚至加重。

2.4统计学处理

借助SPSS 21.0统计和分析数据,数据列为“%”,实施c2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临床治效对比

中医组总有效率为96.77%,远高于常规组的80.65%,P<0.05。具体见表1。

3.2咳嗽和喘息消失时间对比

咳嗽和喘息的消失时间:中医组分别为(4.01±3.54)d、(1.69±2.06)d;常规组分别为(6.33±5.15)d、(6.45±5.27)d;组间对比,P<0.05。

3.3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中医组出现水肿1例,并发症发生率3.23%;而常规组出现1例肺结核,3例水肿,1例支气管扩张,并发症发生率16.13%;组间对比,P<0.05。

4 讨论

慢性支气管炎是临床上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之一,多出现在中老年群体,尤其是特殊工种中的发生十分普遍,比如井下作业人员。导致该病发生的原因有多种,包括吸入有害气体、感染细菌、自身体质下降等,而且因为近年来因为各行各业的发展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恶劣天气较多,尤其是雾霾、沙尘暴等天气的出现,降低了空气质量水平,也增加了该病的发生几率。因为该病属于慢性病,见效比较缓慢,而且复发几率很大,所以如果不能及时治疗,可能发展成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比如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等,威胁患者的安全,带来更大的负担和痛苦。以此,医疗机构一直在寻找治疗该病的有效方法。过去进行该病的治疗主要是依靠西医方法,使用多种抗生素等方式进行治疗,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带来一些副作用,比如复发几率高、耐药性强等。

基于此,我院提出應用中医内科理论进行该病的治疗。中医上认为,该病是由于外感风寒及内因肺肾阳虚所致,引起肺功能异常,进而带来呼吸困难、喘息、咳嗽等临床表现,加上该病的辨证分型较多,应进行辨证治疗,从而达到根治的目的。使用对症的中药,可以化痰止咳,减轻症状,促进肺功能恢复。

本研究证明,中医组总有效率为96.77%,远高于常规组的80.65%,P<0.05;中医组咳嗽、喘息的消失时间都比常规组要短,P<0.05;中医组出现并发症的几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

总之,使用中医内科方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可促进临床症状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提高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朱秋波.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效果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 (103):225+229.

[2]宁文虹,曹长伟.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12):157-158.

猜你喜欢

杏仁支气管炎几率
冬病夏治综合疗法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
盐酸氨溴索联合抗生素在慢性支气管炎治疗中的作用分析
硫酸镁对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的治疗分析
A Skopos Theory-based Study of Translation Principl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ecoctions
Finding the Extraterrestrial
杏仁糖小兔
做一辈子硬骨头
晒后修复SOS
晒后修复SOS
餐桌观察员之五仁月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