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急诊救治的临床效果探讨

2019-10-21杨磊侯爱丽

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6期
关键词:缺血性胺碘酮心脑血管

杨磊 侯爱丽

【摘  要】目的:研究分析在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中开展急诊救治的有效方案,分析其治疗效果。方法:将2016年7月至2018年9月在本院急诊治疗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中的260例设为研究对象,经随机分组为观察组(130例)以及对照组(1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急诊救治方案,观察组患者接受针对性的急诊救治措施,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中患者总疗效率显著比对照组要高(P<0.05)。结论:临床上针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开展针对性的急诊救治效果良好,对及时的挽救患者的生命,改善预后有着极高的价值。

【关键词】心脑血管疾病;急诊;针对性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6-0063-02

随着近年来经济水平不断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提高,随之而来的是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等一列转变,这也导致了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几率逐年递增。心血管疾病对患者的日常生活与工作造成严重影响,同时也危害到患者的身体健康[1]。做好急诊救治心脑血管疾病工作能够有效降低该病的致死率,顯著提升疗效。本次研究对与我院接受治疗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采取急诊救治,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6年7月至2018年9月在本院急诊治疗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中的260例设为研究对象,经随机分组为观察组(130例)以及对照组(130例)。对照组男79例,女51例,年龄在53至74岁,平均年龄(63.26±3.23)岁;观察组男83例,女47例,年龄在54至75岁,平均年龄(61.54±3.71)岁。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相仿,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急诊急救,观察组患者接受针对性急诊救治,治疗计划根据不同情况的患者进行制定,对于存在不稳定性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采取急救医疗系统的干预方法,给予患者服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抗血小板药物治疗。若患者存在心律失常,则在治疗前了解清楚患者的病情状况[2],发病原因,积极治疗找到能够解除疾病发病原因的治疗方法,在治疗时给予患者胺碘酮服用以此避免心律失常影响到治疗效果。对于存在急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则采取机械通气治疗法,通过这种方法能够达到强心扩血管的目的,若进行机械通气治疗后仍没有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则考虑采取非药物治疗方法如血液净化这类治疗方案。若患者出现脑出血要及早进行有效的判断,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检查结果制定,这样能够快速定位患者进行微创手术,取得良好的治疗方法,同时还能缩短患者在医院的治疗时间,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有效降低该病的致死率,极大的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在治疗时要尤为注意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时间窗,采取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可以放宽治疗基底动脉血栓溶栓的治疗时间以此加强保障后续治疗[3]。1.3疗效评估

分为三个评判标准,若患者接受治疗后显著改善病情特征,脱离生命危险则为显效。若患者接受治疗后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患者的临床症状但仍旧需要继续进行治疗则为有效。若患者接受治疗后没有任何改善病症的情况甚至出现病情加重则为无效[4]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研究内的数据开展分析,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平均年龄等计量资料,实施t检验,采用率表示治疗效率等计数资料,开展X2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显示观察组中患者总疗效率显著比对照组要高(P<0.05),见表1。

3讨论

心血管疾病对患者的日常生活以及工作均造成严重的影响,同时还威胁到患者的身体健康。急诊救治心脑血管疾病能够有效降低该病的致死率,提高疗效。本文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来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心脑血管疾病包含脑梗塞(死)、不稳定性心绞痛、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心肌梗死、脑出血以及心律失常等种类。急性缺血性的脑卒中在临床上又被称为脑梗死,其主要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包括血栓的形成、血流动力学混乱以及血塞等。大部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患是因为血栓对动脉造成了堵塞,在进行急救的过程中,其中的关键是对可逆性缺血组织进行治疗的时间。在有关的急救指南当中,把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的时间窗提高到4.5小时,这样能够对溶栓治疗过程中对病患血流进行恢复的重要性,根据病患的具体情况可以适当的将溶栓治疗的时间进行放宽。而室性心律失常伴随着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情况严重可导致猝死。目前临床上治疗实性心律失常最常使用的有效药物为胺碘酮,在使用常规剂量的胺碘酮或者利多卡因没有取得治疗效果可以在一定时间内将大剂量胺碘酮注射至患者的静脉中,具有良好的效果。胺碘酮属于抗心律失常Ⅲ类药物,其功效在于广谱抗心律失常能够有效治疗房性心律失常以及室性心律失常。胺碘酮通过延长心肌动作电位以及旁路途经抑制钠通道以此达到有效发挥抗心律失常的作用机制[5]。

患者发生脑血管病通常是由于存在有明显的高脂血症、血液黏稠、动脉粥样硬化情况,从而导致大脑及全身组织发生缺血性或是出血性疾病脑血管疾病,大多因起病急,患者脑血液循环出现障碍,在临床上表现出明显的局灶性神经系统的功能障碍和损失。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感觉、意识、运动、认知和语言等方面的障碍。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使用胺碘酮的时候应当注意以下情况,若患者存在窦房结功能严重不全的状况从而导致患者出现晕厥、二度或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心源性休克、过敏或窦性心动过缓的状况不得使用胺碘酮。胺碘酮虽然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同时对发生心律失常作用和负性肌力作用的几率小,甚至没有,能够有效治疗顽固性心律失常,但在用药过程中要结合患者的实际病情状况给予药物服用。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在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采取不同治疗干预后均显著缓解患者病情,有效率高达95%,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若能够及时得到有效的急诊救治,能够显著降低该病的致死率,预防发生心肌梗死,休克等症状,有效避免心脑血管疾病给患者造成的生命安全威胁,提高患者日常生活的质量。同时在治疗过程中正确使用胺碘酮等抗心律失常药物具有显著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魏伟, 刘小华, 黄兴. 662例昏迷患者内科急诊抢救回顾性研究及分析[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 23(3):269-270.

[2]高原地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的临床研究[J]. 陕西医学杂志, 2013, 42(4):447-449.

[3]翟金林. 急性胃出血的急诊治疗及临床效果分析[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2, 20(5):880-880.

[4]李小宇, 李亚林, 秦俭, et al. 4349例急诊抢救病例流行病学分析[J]. 中国急救医学, 2008, 28(10):950-952.

[5]蒋一鸣. 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急诊内科治疗的效果研究[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 20(15):147-148.

猜你喜欢

缺血性胺碘酮心脑血管
药品带量采购政策下某院心脑血管类药物的采购情况分析
心力衰竭伴快速心房颤动患者采用胺碘酮急诊抢救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心脑血管内科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探究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心脑血管内科临床用药常见问题及合理用药分析
脑脉泰胶囊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的临床研究
诺欣妥治疗缺血性心肌病致心衰的效果分析
盐酸胺碘酮辅助治疗对小儿心律失常的疗效及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
冠心病心律不齐应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效果观察
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心肌梗死伴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