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背景下传统村落文化解构与重构

2019-10-21钟佩

度假旅游 2019年2期
关键词:村子村民

钟佩

摘要:通过实地调查桂林思上桥村,了解思上桥村原有的生态环境结构、村落建筑结构、社会组织结构和生产生活结构,运用民族经济学理论与方法中的象征主义、解释主义理论分析其保留的原因,最后根据思上桥村保留的优点对美丽乡村和城镇化建设的提出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思上桥村;传统村落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517(2019)02-0190-02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历来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再次重申“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党中央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确立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乡村文化是农村几千年发展历史的沉淀,大力加强乡村文化建设, 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是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灵魂工程”[1]。因此,本文重点研究乡村振兴背景下传统村落文化解构与重构,调查了桂林思上桥村原有的生态环境结构、村落建筑结构、社会组织结构和生产生活结构,运用民族经济学理论与方法中的象征主义、解释主义理论来分析其保留的原因,最后根据思上桥村保留的优点对美丽乡村和城镇化建设的提出合理的建议,以期给当地政府进行旅游开发及旅游重构时提供一些参考。

1 调查区域现状

1.1 思上桥村生态环境结构

思上桥村位于桂阳公路雁山段,属于桂林市雁山区雁山镇管辖,东南毗邻草底村、樟圩村和大山底村,西北边紧连桂林园博园,距离雁山镇大约2.5公里。思上桥村始建于清朝中期,距今约200年历史,全村有103户人家共510人左右,全村男性均为周姓,是清朝中期一同迁移至此。思上桥村物产丰富,风景秀丽,空气清新,大片的田野环绕着村庄,一条小河从西南方向流向村庄,滋养着整个村子。远处山地连绵不断,雁山大岭环绕村庄,看上去整个村庄被山峰包围,景色美不胜收。植被众多,在村庄的西北面有一片非常茂密的树林,小路的两边还是会有很多的桂花树、榕树、柳树、芭蕉树等,村民几乎家家户户房前屋后都有一片或大或小的园圃菜地用于种植白菜、萝卜、大蒜、辣椒、豆角、胡萝卜、马铃薯等蔬菜,地边顺带种植几颗黄皮果、柚子树、柿子树或者桂花树等用于生产水果或者美化绿化,营造便利的生活之需。

1.2 思上桥村村落建筑结构

思上桥村新房子是以老房子为中心向四周发散,老旧房子加在一起就显得整个村子比之前大很多,老房子分布在里面中心的位置,是以前的村子所在,而新房子是随着经济的发展,村民有钱之后重新建造的房屋,分布在村子的外围,将老村包住。整个村子由北向南成一个弧形分布。同时村口至村尾塘边的石板路为主干道,宽约2米,曲曲弯弯在村中蜿蜒,旁边是房屋石基高墙或者园圃石围墙,呈现出粗犷沧桑的古村石巷韵味,没有千百年的累积沉淀,现代人工造就不了这样的风格和情调,主干道石板路已经多数被一层水泥覆盖磨平。

老房屋比较旧,有一些用土坯搭建和少量的纯木质房子,土坯房就是用泥土为墙的房子,墙的内外材料都是泥土;木楼就是全部是木质材料建成的。泥土房一般会选择粘土作为墙体材料,粘土一般很厚,另外还会填充部分加“筋”材料。在保温保湿方面,土坯房有着比较良好的表现。粘土的另一个性能就是能保持一定的湿度,空气湿度太低则蒸发出部分水分以提高空气湿度。梅雨季节湿度太大则能吸收部分水汽以降低室内小环境湿度。一般土坯建筑会选择粘土夯筑,内外各刷一层石灰水泥浆,找平后即可。上置于墙体上横梁,类似于排架结构单体工业厂房,但是横梁铰接,横梁上置屋架,覆瓦。覆瓦结构屋顶的通风透气性优良,但是木楼的实用性没有土坯房那么好,因此,可以看到土坯房占80%以上。

随着时代的发展,从实用的角度来说,土坯房已经不能再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甚至也带来了很多的安全问题,所以,现在人们建房,大多融合了现代的元素,但是也依旧遵循干栏式建筑的风格。现代的建筑以三开间和五开间居多,楼顶为晾晒衣物的地方,居住层一般在第二层和第三层,一楼为厨房、洗手间、堂屋,牲畜圈和杂物场一般在屋子旁边的空地上搭建的。从整体上来说。整个村庄的建筑走向为向阳而建,呈不规整形排列,一般分为两排两厢,有前后门之分,前门针对主要街道开设,后门是为了饲养楼下的牲畜时出入方便。现在的思上桥村,传统文化逐渐消逝,居民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和无拘无束的思想建筑自己向往的住宅,其结果就是建筑五颜六色,形式千奇百怪,乡村没有了以往平静的场景,但是新房子足够大住着舒适,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有井,通过泵抽水用,方便且干净,村民们自己都很满意现在的居住条件。

1.3 思上桥村生产生活结构

1)以打工为主,自己经营为辅

据调查发现,依靠土地的农业产值占据家庭总收入的比例减小。过去,村民习惯于住在家附近的土地上种植蔬菜、饲养家禽,而随着城镇化发展,土地划分界限清晰,农民不能再随意使用住房周围土地。这一方面大大节省了土地面积,使以前被分割的土地规划成片;另一方面,农民对于失地并不能够很好适应,这一点尤其表现在年纪较大的村民身上。2011年起村民的田地有一半被政府征收了,随着经济的发展,很多人不愿意靠种田来养活自己,而是外出去打工。因为临近学校,所以很多人都到附近的桂林理工大学、广西师范大学、桂林旅院等去找工作,据了解村子里的年轻夫妇会选择在离家近的地方工作,这样子是为了更好的照顾小孩子。沿着水泥路走近村子的时候会看到村子路口有“思上桥农庄”和“逢春农家”两家自营的农家乐。

2)以农耕为辅

土地是农民进行生产生活的基本保障和来源,而农村城镇化的进行必然伴随着农村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由于城镇化过程中土地的征用,思上桥村村民耕地面积减小。同时,由于农耕经济带来的收入无法支撑农民的生活,所以村民们更倾向于到外地求职。土地的不动性,限制了农村社会成员的流动性,他们往往世代居住于同一个地方,只要不发生天灾人祸,人们一般是不会流动的。所以,思上桥村的主要经济来源就是土地,村子里有大片的稻田,还种有玉米、小麦、花生、红薯等。這些经济作物就成为了思上桥村平日里的生活资源。因此现在人们主要的经济来源都靠打工为主,种田和经商为辅。

1.4 思上桥村社会组织结构

思上桥村全村有103户人家共510人左右,全村男性均为周姓,至今大概已经繁衍生息了十几代人这些人迁到此处,在此筑屋立寨,开荒灌溉春种冬藏,就形成了思上桥村。民国之前,思上桥村的社会结构由“家族——家庭”两个层次构成。这样一个金字塔状的结构使松散、活动为基本特征的民间社会,具有了组织性、稳定性。它在历史上对于域内的基层社会的稳定与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但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宗族制度受到限制而削弱,族人公推族长的现象已极少见,变为村委会管理。

2 人类学解释思上桥村现状

2.1 象征主义

涂尔干指出,如果社会没有象征物,那么其存在就是不稳定的。象征物是社会获得自我意识所必须的,也是确保这种意识长期存在所不可缺少的。结构简单的象征物并不是为了使便表象更便于使用而附加在已经十分完善的表象上的各种标志,这种象征物是整个表象的组成部分。把集体感情与不想干的东西联系起来不纯粹是人们的习惯,这只是以一种明显的方式来表示社会现象所具有的真实特点。人们参与行为的仪式符号的价值, 在于通过可以感知的形式表现出抽象社会-文化意义,仪式符号所表现的意义和仪式符号的指涉, 都不是自然形成的, 而是社会和人所赋予的[2]。

象征物并不仅仅是使社会本身具有的感情比较明显地表现出来的简便方法,它还产生这种感情,象征物本身也是社会感情的一个组成部分。相互之间封闭的个人意识只能通过那些表达人们内心状态的符号达到相互沟通。为了使交流能达到统一思想的目的,即将所有人的感情融合成一种共同的感情,那些表达个人感情的符号应该融合为一个唯一的结果,只有通过有形的媒介物才能产生。这些媒介物不仅能表现出与其有关的一种精神状态,而且他们还能促进这种状态的产生。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和各个历史时期都存在大量的象征物。涂尔干认为,有形象征物和想象化的表象是社会生活的一种特殊形式。集体感情可以通过一些人或是一些方式表现出来,如碑记就是一种方式。

思上桥这座古石桥始建于清朝同治年间,也就是村民刚搬迁到这个地方一两年后修建的,由村民们一起自发集资,据村民讲并不是只有本村的居民捐钱,隔壁村要过此桥的人都会尽力捐点钱,当时生活水平有限,能自给自足都有困难,因此还要建桥就有些为难了。村民的农田有的在河那边,如果没有桥的话,很是不方便,那时候小河的宽度和现在差不多大概7米,但是深度比现在深很多,约4米,现在这个季节也就1米左右。所以为了生产生活社交的需要建桥是势在必行,桥修好了就立了一块石碑,以示证实和纪念这项工作。因此这座石桥就是思上桥村的象征物,是社会感情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村子核心凝聚力的体现。

2.2 解释主义

格尔兹认为文化是从历史上留下来的存在于符号中的意义模式,是以符号形式表达的前后相袭的概念系统,借此人们的交流、保存和发展对生命的知识的态度,同时提出分析文化行为对文化行为进行深描。人类文化是个极其复杂的符号象征体系,通过人的行动来表现,研究者应特别关注行动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思上桥整个村子,从清朝到现在基本没有出现过人口迁移和转入的现象,全村一直保持着约104户人家,500人左右的记录。这个记录和当前中国火热的城镇化发展是不相适应的,因此在此想解释主义理论来分析一下这种现象。

整个村子都是姓周,证明当时迁移过来的时候就是一个族系的,在这200多年的定居生活中,不断和外界其他村子的争斗,以及本村之间的互帮互助,使得整个村子抱成一团,并且抱得越来越紧。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邻里之间的关系变得没有以前那么好,这也是整个中国农村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但是在思上桥村却由于政府和开发商征收土地的问题,而变得团结起来,他们想要得到更多的利益就需要大家一起去争取,因而在园博园和雁山菜市改迁,在这两次征地活动中村子的凝聚力变得更强了。

3 思上桥村的改进改善建议

3.1 思上桥村生活改进

1)对既有住宅的合理改造

重点保护老房子,但是新建的既有住宅的杂乱无章也会让思上桥村失去旅游吸引力,政府要对思上桥村的建筑进行统一的规划,对现有的住宅进行合理的改造,桂林市要打造城镇结合,建设新型农村。同时在重构思上桥村的建筑风格时,挖掘广西的历史、文化、民族和艺术的内涵让新型民居运用传统的白粉墙、小青瓦、坡屋顶、马头墙、花格窗、福寿元素等乡土符号,通过这些元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统一思上桥村的建筑风格,改善思上桥村杂乱的建筑形象。

2)推进思上桥文化再现

昔日的思上桥是很热闹的,男人们会在石橋周围聊天,女人们在码头边洗衣服,小孩子在一旁嬉戏打闹,而现在只有年纪很大的老人才会去码头洗衣服,年轻人一般在家里都有洗衣机,昔日的思上桥喧闹场景已不复存在。但是人们还是更加的怀念那个时候的日子,这个古桥是整个村子文化象征,是村子的灵魂所在,要想建设美丽乡村,应当用好这个“桥”,当地政府和村民可以联合起来举办一些对这座桥有意义的活动,必如,“古桥修建纪念日”庆祝活动,同时也可以在古桥周围空地修建村民自己的文化活动广场,促进他们的日常交流。应当紧跟雁山区旅游业发展的大好时机,将思上桥这座有魅力的古桥与村子中的老房子结合来打造摄影基地和旅游度假场所,这既保留了传统的建筑,也传承了古老的文化,还能促进经济的发展,真可谓是一举多得。

3.2 思上桥村经济生产改进

思上桥村的土地由于被征收了很多,因此不能将继续依赖种地为生,但是外界城镇化和旅游业的发展给这个村子带来了许多的机遇,村干部要领导村民抓住这次机遇,积极自主创业,让大家都能分到这杯羹。根据雁山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依托雁山文化旅游园集中、高校集中、休闲旅游项目集中的资源优势,规划和培育“雁山骑迹”、“中国骑游慢行基地”及“青春有约大学生户外拓展基地”,创立新概念旅游品牌[3]。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的主战场雁山区是年均1500-2000万人次游客往来桂林一阳朔的必经通道,也是年均600万人次客流量的漓江的必经之路[4]。思上桥村地理位置优越,具有后发优势,靠近桂林理工大学和博文管理学院两所大学,毗邻园博园,临近雁山镇中心,具有很多就业创业的机会和条件。村民们一般选择在就近的地方工作,比如在理工大学理工做后勤服务工作,在园博园做园艺,在雁山镇开商店,可以把家庭和工作二者兼顾,同时也省去了一些不必要的开支,家人邻里之间的关系也比其他村子更加融洽。同时,由于旅游业的不断发展,雁山万达旅游城的建设,也会很快惠及思上桥村。

参考文献:

[1] 王宁.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发展进路——基于浙江农村文化礼堂的实践探索[J].湖北社会科学,2018(09):46-52.

[2] 和虎.人类学家的文化见解:从象征人类学谈起[J].民族论坛,2016(11):56-63.

[3] 桂林市雁山区人民政府.雁山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EB/OL].桂林市雁山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http://www.glyszf.gov.cn/ztlm_14644/ghjh/201610/t20161027_601306.html.

[4] 刘芙蓉,朱强.乡村传统文化的解构与旅游重构——以桂林思上桥村调查为例[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8,30(03):72-78+95.

【通联编辑:代影】

猜你喜欢

村子村民
走进苏村,共赏苏村民歌
盏盏路灯照亮村民“幸福路”
非暴力
刘老汉的烦恼
地球村民们的笑容
奇怪村子的女人
望娘滩
露天温泉
村口的红气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