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梗并发心源性休克的CCU护理
2019-10-21马婷
马婷
摘要:目的:对急性心梗并发心源性休克 CCU 护理的效果进行分析对比。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入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应用CCU 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通过整体全面的护理干预方式进行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效果明显大于对照组患者的效果,且两组患者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急性心梗并发心源性休克的CCU护理,可以较好地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提升患者的满意度,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关键词:急性心梗;心源性休克;CCU护理;效果
急性心肌梗死是心内科的常见急症的一种,通常会有心源性休克产生,急性心肌梗死会出现心肌的广泛坏死从而引起缺氧及心功能不全等多种病症[1],使得心脏的排血量相对下降导致心肌的收缩受到影响,引起周围的血管功能出现一定程度的障碍[2]。这种疾病的发病时间较为急促,同时会在数小时之后出现一定程度的疼痛现象,本次研究中,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入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应用CCU 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通过整体全面的护理干预方式进行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现就研究结果作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入治的100例急性心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50例,包括男25例,女25例,年龄分发为42-78岁,平均年龄为(60.12±2.35)岁,梗死部位包括15例急性广泛前壁患者,共15例急性广泛前壁加下壁患者,共12例急性前壁患者,共8例急性非ST段抬高患者,所有患者均有一般性疾病表征,观察组患者50例,包括男24例,女26例,年龄分发为40-76岁,平均年龄为(58.94±5.35)岁,梗死部位包括10例急性广泛前壁患者,共20例急性广泛前壁加下壁患者,共10例急性前壁患者,共10例急性非ST段抬高患者。所有患者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的静脉的输液通路开放,如果在合并时,有心源性休克的发生,导致患者产生了末梢的循环障碍导致器官的血液供应量不满足,则需要通过必要的方式进行补充,按照3级的静脉通道建立,保证良好药物效果的发挥,使抢救更有效。同时需要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状况进行监测护理,进行必要的形式干预,进行干预时。首先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观察,如果患者的病情出现动态的变幻,根据合适的方式进行治疗方案的确定,为治疗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如果出现休克的状况,通过心电监护对患者的心率状况进行观察,从而更好地对患者的病情有明确的判断,血流动力学变化的重要指标为血压,通过血压可以对休克的变化及预后进行对应的预测。根据患者的尿量可以对患者的脏器进行对应观察,保证患者尿量的完整记录,根据实际的病情状况,对患者急性尿管的加强护理,防止感染的情况发生,如果患者的神志出现一定程度的变化,应该通过神经末梢的循环形成对于休克变化的重要反应,对患者的温湿度及皮肤的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如果出现血液的条件异常,应该向及时向医生反应,同时对血气的结果进行对应的调整。对患者的负面心理状况进行疏导,如果患者出现种种不良情绪,应该通过多种方式对患者进行综合救治处理,保证操作执行时,动作的熟练及轻柔,保持抢救时的良好运作模式,对于无法通过语言进行交流的患者,可以通过手势、表情、口型等多种方式来对患者进行情绪疏导,减轻患者的恐惧心理状况。
1.3观察指标
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观察,患者的满意度分为满意、一般、不满意3个等级,满意度=(满意例数+一般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通过软件SPSS 22.0进行统计学数据分析,其中计数资料通过卡方验证,计量资料通过t验证,如果存在明显差异,则P<0.05。
2结果
2.1治疗效果
观察组中共有状况恢复49例,共1例因多种原因导致死亡,对照组患者中共有状况恢复40例,共有10例因为多种因素引起死亡,因素类型包括原发病加重、多器官功能衰退等。
2.2患者满意度对比
通过对患者的满意度观察可见,观察组患者满意例数为49例、满意度为98%,对照组患者满意例数为35例,满意度为70%,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且两组患者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患者满意度对比。
3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常见的心源性休克的病症类型之一,通常会导致AMI死亡的发生,在治疗时,应该根据患者的病情状况对患者的呼吸道进行强化护理,对患者进行翻身、叩背等治疗,保证痰液的顺利排出,同时通过人工干预促进支气管中的分泌物排出道外,防止因为咳嗽导致呼吸道的分泌物的阻塞,尽快将分泌物排出肺外,提升病人抢救成功的可能性[3]。為了保证良好的呼吸道的黏膜的处理功能状况,通过湿化的灭菌处理装置对呼吸道进行湿化处理,同时应该强化病人对于自身病症的认识,尽早对肺部的并发症进行有效地预防,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状况进行监测护理,进行必要的形式干预,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观察,根据合适的方式进行治疗方案的确定,为治疗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通过心电监护对患者的心率状况进行观察,从而更好地对患者的病情有明确的判断,血压可以对休克的变化及预后进行对应的预测。根据患者的尿量可以对患者的脏器进行对应观察,根据实际的病情状况,对患者急性尿管的加强护理,防止感染的情况发生,对患者的温湿度及皮肤的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如果出现血液的条件异常,应该向及时向医生反应,对血气的结果进行对应的调整。对患者的负面心理状况进行疏导,通过多种方式对患者进行综合救治处理,通过手势、表情、口型等多种方式来对患者进行情绪疏导。本次研究中,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入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应用CCU 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通过整体全面的护理干预方式进行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显示,观察组中共有状况恢复49例,共1例因多种原因导致死亡,对照组患者中共有状况恢复40例,共有10例因为多种因素引起死亡,因素类型包括原发病加重、多器官功能衰退等。通过对患者的满意度观察可见,观察组患者满意例数为49例、满意度为98%,对照组患者满意例数为35例,满意度为70%,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且两组患者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通过的辅助治疗方式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的患者进行治疗,可以较好地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提升患者的满意度,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王晶.急性广泛前壁心梗并发心源性休克行IABP护理体会[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2,21(04):448-449.
[2]吴秀林,王菊苹.CCU高危病人预防性应用贴膜护理的效果[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48):133,136.
[3]付小霞.规范化护理措施对CCU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18,27(20):3830-3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