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BIM技术在暖通空调工程设计应用的可行性

2019-10-21王旭飞

中国房地产业·中旬 2019年8期
关键词:设计应用供给侧改革BIM技术

王旭飞

摘要:本文针对建筑能源与环境即暖通空调工程设计的注意事项以及设计要点,针对BIM技术的优势以及应用价值,基于新时代国家供给侧改革的大趋势下,充分考虑暖通空调在进行供给侧改革上的发展,探讨如何将BIM技术应用在暖通空调设计中,促进暖通空调工程项目设计的前瞻性、节能性和促使用户使用的便利性,以便提高行业的适应性,符合习近平新时代的发展要求。

关键词:BIM技术;暖通空调工程;设计应用;供给侧改革

一、BIM技术与暖通空调设计特征

(一)数据互用特征

暖通空调工程设计中要满足建筑几何与热工对负荷要求,规划管线中要注意建筑架构与给排水工程,确保空间的充足性、安全性和防火要求,所以工程设计中先要实现所有数据的信息共享化,可针对共享、公共建筑以及设备、电气与结构等进行数字化信息化转换,因此需要在信息输出以及工程内部实现中,通过格式交换做到文件外部信息工程,保障信息共享与公用的效用。

(二)数据集成特征

暖通空调工程设计中做到数据集成设计,获取设计决策周期,在设计阶段预测所有信息,便于项目决策。目前暖通空调设计中不仅要达到效果还要减少能源损耗,同时要满足使用的个性需求,所以建筑行業开发了大量的模拟性能和实用软件,以便于获取能源消耗和实际效果情况,为在计算环节中摒除传统计算方式的干扰,要先确保暖通空调设计的有效性,将节约能源和个性化需求摆在优先位置,针对暖通空调所处环境以及设备、节能要求等,采用节能软件高效计算暖通空调整年耗损,确保数据的精准性与可靠性,在保证达到效果的基础上降低能耗。

二、 BIM技术对暖通空调工程设计的影响

(一)冷热源的设计的影响

冷热源配置的合理性决定着暖通空调的工作效率,间接影响使用寿命。因此在冷热源设计中,要先针对施工和地区的环境、地理环境以及气候条件等明确设计方案,再依据冷热源的工作环境,例如在大型公共场所,要考虑人数以及气候,若是在北方还好考虑温度以及气温下降速度等,综合性地针对暖通空调的制热系统产生的热量,确定冷热源的设计,明确锅炉的加装数量及位置。

(二)负荷的计算中的影响

冷热负荷最为重要,要运用相关软件针对暖通空调的冷热负荷、暖通空调的区域、供暖作业等进行精准计算,例如DEST软件等,获取准确不同建筑面积的冷热负荷变化情况及影响因素,建筑面积、楼层以及位置等影响不同,呈现的区域内核也不一样。因此在设计方案中要基于各区域的差异,根据区域特点进行调整,以确保空调能够有效工作。基于区域内核决定设计方案,选择不同的空调机组运行方式,满足各个区域对空调暖通的要求,例如大型公共场所要实现内循环,办公场所则要提高供暖效果,宾馆场所则要提高调配能力,确定不同的机组以及运作方式。

三、 BIM技术在暖通空调工程中的应用

(一)BIM技术在暖通空调设计中的应用

BIM技术在暖通空调设计中主要是作为科学规划的软件,针对建筑物内部环境构建建筑信息模式,采用Magi—CAD软件呈现CAD与Revit,最大化发挥信息模式的设计,通过专业人员的操作确保作业方案的有序实施。BIM技术的应用范围主要集中在规模较大型的建筑中,除却办公楼、教学,还有图书馆、餐馆、大型展览室等,BIM技术设计的知识、技能等与暖通空调设计较为相似,都需要用到换热站、地源热泵等,所以利用BIM技术进行空调与供热体系设计,可确保暖通空调的适用性。

(二)BIM技术与二维设计不同

多数暖通空调都是采用二维设计模式,但我国暖通空调工程设计却对环境三维维度的要求,引入先进的BIM技术,能够提高设计效率以及质量,BIM技术运作是点面衔接,可实现规划体系的全面性,但二维规划却是单一形式的线组合,其在管线投影以及设施方面的多元化表达,无法弥补在规划体系中的缺陷。BIM技术的应用表达方式是采用模型,利用高精准度的三维数据信息模型,可实现尺寸、高度等信息数据的具体化,能够直观、生动地展现数据、文字及投影图。加之,三维数据信息模型的快速建立,可便于施工人员全方位了解暖通空调工程设计,了解设计方法以及施工范围。三维数据信息模型可优质化呈现建筑数据,也增加了对技术人员的要求,不同于二维设计的单一数据处理,利用线组合表达平面概念,BIM技术构建三维数据信息模式建立中,技术人员要掌握具体信息,且在信息输入中保持较高的耐心,以精准绘图要求为主,确保信息输入的精准度。

(三)BIM技术在构建三维信息模型中的应用

模型建立不仅对数据输入要求高,还对产品要求较高,BIM技术的重点在于产品自身,管道与产品的模型,及其在三维模型中的呈现,发挥BIM技术应有的应用优势,直观化呈现建筑内部结构,无论是尺寸、架构还是高度大小等等。鉴于此,BIM技术在暖通空调工程设计中的应用,在确保模型信息关联性与整体性的同时,可按照相关设计标准保证管道、产品尺寸、大小与管径。能将模型与工作程序数字化,综合性、最大化利用建筑信息,挖掘建筑信息的利用价值,采用BIM技术的可视化功能,计算出模拟特性,为暖通空调工程设计预算内提供数据支持,实现精准性与高效率计算。

(四)BIM技术对暖通空调工程设计的影响

BIM技术作为暖通空调工程设计的技术,需要将产品、模型以及管道模型放在三维模型中,便于设计人员整体把握建筑大小,设计好管道的尺寸与位置、冷热负荷等,以满足实际需要,避免设计前准备工作过长。暖通空调工程设计中合理应用BIM技术,将设计流程与模型数字化、信息化等,获得模型的基本特征,便于设计人员全身心投入到设计中,发挥自身所学的知识提高建筑信息价值。将三维模型构建作为设计的重点以及起点,转变了传统二维设计的流程与核心,围绕数字化模型设计实际管道模型以及暖通空调设计方案,可为设计提供更为准确的数据支撑,将设计图案以及设计结果可视化展现在用户面前,有利于获得用户的支持与认可,确保设计结果的满意度。BIM技术在暖通空调设计中的应用,还会给设计工作以及技术人员带来影响,为满足BIM技术应用的要求,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以及数据处理效率,须精准地将建筑物以及管道设计的相关数据输入到软件以及数据库中,为提高设计效率还要构建相应的设备数据库,将当前社会中的各种空调设备种类、型号、特征等构建成数据库,便于设计人员在设计中进行采用与筛选。

(五)BIM技术对暖通行业在供给侧改革中的影响

BIM技术通过建立三维模型,可模拟暖通工程项目自立项、审批、设计、预算、施工、管理、配合以及使用过程中所有的模拟场景,把所有环节串联起来,通过信息的互换、转换和计算,计算所有不利因素和风险数据,具体实施中,可先输入工程项目须达到的个性化目标,通过信息计算,最大程度上优化所有环节,以最低的成本和能耗达到个性化的需求,通过输入不同的需求,实现暖通空调的智能化调节,改革产品的性能和效果,实现供给侧的技术层面和效率层面的改革。

四、结语:

综上所述,BIM技术在暖通空调工程设计中的应用,在实现可视化设计流程以及整体性规划的同时,提高信息技术在暖通空调工程设计的中的应用,推动建筑暖通系统的发展,确保设计以及项目实施、系统运作的精准化同时,发挥BIM技术优势优化传统设计流程,满足相关设计标准前提下,优化系统设计的运作方式选择与产品筛选,最终实现优化暖通空调工程设计行业的供给侧改革,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行业力量。

参考文献:

[1]蒋毅.暖通空调工程施工中BIM技术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8(43):216-217.

猜你喜欢

设计应用供给侧改革BIM技术
浅析陕西土布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
绘本书籍中插图语言的应用
BIM技术在配套服务用房项目的深化设计及应用研究
BIM技术在钢结构工程设计制造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BIM技术的工程项目信息管理模式
装置艺术介入城市邻里空间的应用研究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人才领域也需“供给侧改革”
韩媒:抓住中国“供给侧改革”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