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文化角度解读《战争与和平》的娜塔莎之舞

2019-10-21赵媛

新生代·上半月 2019年8期
关键词:身份认同托尔斯泰

赵媛

【摘要】:《战争与和平》是一部史诗级著作,有很高的文学和社会文化价值,其中有两个娜塔莎跳舞的情节直观地展现了19世纪初俄罗斯上层和底层人民的生活画卷。贵族和农民阶层截然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反映了俄罗斯文化史上一个重要的现象——文化分裂。这种现象在托尔斯泰心中发出直击灵魂的拷问,“俄罗斯人究竟是谁,从哪儿来,到哪儿去”,也就是身份认同的问题。本文从文学分析出发,参考相关史料,旨在分析出小说背后深层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战争与和平 托尔斯泰 文化分裂 身份认同

一、引言

托尔斯泰作为19世纪最伟大的文学巨匠之一,在俄罗斯乃至整个世界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的《战争与和平》主要围绕1812年卫国战争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展开,描写了1805-1820年俄国社会的方方面面。作家共刻画了500多个人物形象,向读者展现了一幅波澜壮阔的19世纪初俄罗斯民族生活画卷,因此,这篇小说也被誉为史诗级的小说。关于这部小说的文学手法、人物形象、民族性格分析,已有不少研究,笔者主要是想通过主人公之一—娜塔莎两次跳舞情节分析出19世纪俄罗斯贵族和农民生活差异及其中体现出的俄罗斯文化分裂。

本文选取娜塔莎跳舞的两个情节做对比,以求分析出贵族和农民生活的差异,为进一步解读文化内涵做好分析基础。关于娜塔莎参加第一次舞会的描写选自于小说第二部第三部分第14-16章,在叔叔家做客的情节选自于第二部第四部分第7章。

娜塔莎第一次参加舞会的情节主要讲的是在1810年新年前夜叶卡捷琳娜时代的一个权贵在家举办舞会,邀请了沙皇、外交使团和达官显贵来参加。娜塔莎的家族也受到了邀请,每个人都为了这次舞会精心准备。该情节从各种细节为我们刻画了19世纪初贵族的奢靡生活,从中也映射出那个时代贵族的精神世界。

在叔叔家做客的情节主要讲了娜塔莎和哥哥在打猎回来的路上接受了一个远亲地主的邀请去他的农庄米哈伊洛夫卡做客。在叔叔的热情招待和欢乐氛围的感染下,娜塔莎跳起了俄罗斯民间舞蹈,她的舞姿完全不像一个受过法式教育的贵族小姐,活脱脱一个传统的俄罗斯女孩儿。

二、娜塔莎之舞中的文化现象对比

贵族和农民生活图景在这两个情节中形成了非常鲜明的对比,下面将从乐曲、歌词和舞蹈、服装配饰、行为方式、语言方面将之进行对比,为接下来的分析做好基础。

(1) 乐曲、歌词和舞蹈方面:

(a) Музыканты играли польский, известный тогда по словам, сочиненным на него. Слова эти начинались: ?Александр, Елизавета, восхищаете вы нас?.  【1】

乐师们演奏当时因颂扬他的歌词而出名的波兰乐曲。歌词的开头是这样的:“亚历山大,伊丽莎白,你们令我们赞叹不已。”

(b) ...когда он (Митька кучер) приезжает с охоты, ……Митька настроил и опять молодецки задребезжал Барыню с переборами и перехватами. 【2】

他打猎回来时,(车夫)米季卡应当在猎人室里弹巴拉莱卡……米季卡调了调弦,弹起带有一串滑音和装饰音的芭勒娘舞曲。

(c) (Дяюшка играл на гитаре)...прокашлялся и запел свою любимую охотническую песню.

Как со вечера пороша

Выпадала хороша...  【3】

(大叔弹吉他时)他清清嗓子,唱起他心爱的猎歌来:晚来雪花纷飞/下起一场好雪……

从功能来看,贵族舞会较之于日常供职是一个不拘束的交流领域、世俗化休息的一种方式,是官僚等级观念弱化的一个场所。19世纪初正式地贵族舞会常常以波兰舞开场,随着欧洲人服饰文化和思维方式的变化,舞蹈也发生了变化。当时的波兰舞有更大的自由性,可以不受舞蹈人数的限制,因此把舞蹈从冗杂和严格规范限制中解放了出来,成了当时贵族聚会中首屈一指的舞蹈 。除了波兰舞,原文中还描述了娜塔莎和安德烈跳了华尔兹(вальс)和科季里昂舞(котильон),这一点在史料中得到了印证。科季里昂舞是舞会的结尾曲目之一,是法国古老的一种舞蹈游戏,卡德里尔舞的一种变体——即第一对跳什么舞,其他人也跟着跳什么舞,风格较为活泼自由。

而民间的歌舞常常以农闲时休闲娱乐为主要目的,舞种主要是民间舞蹈(пляска),风格欢乐活泼、无拘无束,常用手帕做舞蹈道具。与民间舞相比较,贵族的舞蹈大致与欧洲风格一致,更庄重,尤其从文中描述的歌词能看出這一点。

(2) 服饰文化方面:

自18世纪彼得一世改革起,贵族的服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到19世纪初,贵族和农民仅从外表就能很轻易地区分。原文对于贵族男女地服饰做了较详细地描述。首先来看男士地装束:

(a) Из карет выходили мужчины в мундирах, звездах и лентах...  【6】

从马车中走出一个个穿着制服、佩戴星章和绶带的男人……

(b) Он был в синем фраке, чулках и башмаках, надушенный и припомаженный. 【7】

他(娜塔莎爸爸)身上穿着蓝色燕尾服,脚上穿着长筒袜和半高靿皮鞋,洒了香水,抹了头油。

(c) Князь Андрей в своем полковничьем белом мундире (по кавалерии), в чулках и башмаках...【8】

安德烈公爵身上穿着白色的上校制服(骑兵的),脚上穿着长筒袜和半高靿皮鞋……

我们再来看大叔的穿着:

(d) ...дядюшка вошел в казакине, синих панталонах и маленьких сапогах.  【9】

大叔换上了卡萨金和蓝裤子,脚上穿着小皮靴进来了。

燕尾服(фрак)是19世纪俄罗斯贵族的礼服,男士通常在庆典等正式场合、舞会上着燕尾服。而商人穿常礼服(сюртук),这种礼服,没有燕尾服那么隆重,在商人中间流行了起来。后来这种常礼服慢慢缩短,就是现在的夹克。俄罗斯的农民则身着卡萨金(казакин),是19世纪俄罗斯男士外套的一种,由民族服饰旧式长袍(кафтан)演变而来。贵族男士的服饰主要特点是可以显示自己的身份地位,比如,很多人穿制服、带勋章绶带就是身份地位的体现。

下面再来看贵族女士的装扮:

(a) Зеркала по лестнице отражали дам в белых, голубых, розовых платьях, с бриллиантами и жемчугами на открытых руках и шеях.  【10】

楼梯上地镜子照出了穿着白色、浅蓝色、粉红色地连衣裙,在裸露的手上和脖子上戴着钻石和珍珠首饰的女士们的倩影。

(b) На графине должно было быть масака бархатное платье, ……. Волоса должны были быть причесаны à la grecque.  【11】

伯爵夫人应当穿紫红色丝绒连衣裙,两位小姐则在粉红色绸衬裙外面穿白色薄纱连衣裙,两位小姐则在粉红色稠衬裙外面穿白色薄纱连衣裙,上身佩戴玫瑰花。头发应梳成希腊式。

(c) ...надушены и напудрены; обуты уже были шелковые ажурные чулки и белые атласные башмаки с бантиками...【12】

喷了香水扑了粉,脚上穿上了透花的丝袜和带蝴蝶结的白色缎鞋……

而对于大叔家里的女眷女仆,作家并没有刻意地着墨,主要是通过她们的言行来刻画农妇形象,只是提到“赤脚”等字眼。或许是由于农民生活过于简单淳朴,即便想着墨也无从下手。但从整个做客情节的描述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乡土气息、热情欢乐、无拘无束的乡村生活,这真是作家精湛技艺的体现之一。

(3) 行为方式方面:

18世纪前,社交场合大多只有男性的身影,彼得大帝的改革措施涉及了女性受教育的问题,促使了女子贵族学校的建立,比如斯莫尔尼贵族女子学校。原文中也涉及了贵族社交的一些礼仪:

(a) Почти всякий раз, как подъезжал новый экипаж, в толпе пробегал шепот и снимались шапки.   【13】

几乎每到一辆马车,人群中都发出低语声,许多人摘下了帽子。

(d) Две девочки...одинаково присели...  【14】

两个姑娘……用同样的姿势行屈膝礼……

而大叔农庄里的人则是完全不同的情态:

(b) Присутствие Наташи, женщины, барыни верхом, довело любопытство дворовых  дядюшки до тех пределов, ……, и не может слышать и понимать, что говорят о нем. 【15】

娜塔莎这位贵族小姐骑马来到,使得大叔的好奇的仆人们极为惊讶,他们当中的许多人毫不客气地到了她跟前,打量着她,当着她地面评头论足,好像她不是人,而是一个既听不见,也听不懂他们说的话的怪物似的。

(c) Анисья Федоровна...сквозь смех прослезилась...(16)阿尼西婭·费多罗芙娜笑得流出了眼泪……

文中描述了男贵族的脱帽礼,和很多与女性相关的礼仪:吻手礼、屈膝礼等。这些礼仪被视为是“文明”的表现之一,既使它们是拘谨的、小心翼翼的、甚至是不便的、不灵活的。这里值得关注的是,女性成为是18-19世纪欧洲社交场合的重要角色,娜塔莎这次舞会的女主人便是典型的代表。当时很多女性的文学艺术造诣超过了男性,比如俄罗斯科学院迄今为止唯一的一位女院长达什科瓦公爵夫人,再如被奉为19世纪莫斯科文学沙龙座上宾的沃尔孔斯卡娅,她与许多像普希金、茹科夫斯基等文化名人交好。

农庄里的农民的表现非常自然甚至有些粗俗,但给人一种轻松自在的感觉。作家让娜塔莎在大叔家“毫无理由的开怀大笑”、不由自主地跳舞、感到了“再也不会有的幸福和平静”,正是因为这样的氛围,作家也是想告诉读者,自然朴素的农庄才是俄罗斯人的精神家园。

(4) 语言方面:

在语言方面,原版小说中很多贵族生活场景都是用法语写的。18世纪起,在一些贵族家庭里,俄语是被禁止的。在贵族学校,说俄语要接受惩罚。法语和德语被视为一种时尚,它们是有教养的标志,也是上层社会归属的重要标志之一。托尔斯泰在9岁前没有接触过俄罗斯文学,屠格涅夫在8岁时第一次看到俄语书,很多贵族的俄语都是跟仆人们学的。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罗斯贵族也很少讲母语。

三、文化分裂现象和原因

以上分析表明,19世纪初俄罗斯社会出现了一种特殊的病态社会文化现象——文化分裂或称社会文化分裂(культурный /социокультурный раскол)。这种现象是指社会关系和文化价值之间产生的尖锐矛盾状态。社会文化分裂的直接指标有社会关系与文化、科学、教育的关系失衡,一个社会阶层中的个体无法接受其他阶层人及其思想观念,形成经常性的相互对立的社会关系(社会精英与中产阶级及其他社会阶层对立)等。本文的两个选段更是很直观地把当时俄罗斯贵族阶层和农民阶层的文化差异显现了出来。那么,是什么因素导致了俄罗斯的文化分裂?而这种现象又引起了什么后果?托尔斯泰为什么要在小说中反映该现象?

提到18-19世纪的俄国史,不论从哪个角度讲,都绕不开彼得一世改革。正是从彼得大帝开始了剧烈的、真正意义上的俄罗斯分裂,这成了俄国接下来历史发展的主导因素。彼得大帝的改革总体来说就是全盘西化,他曾颁布法令禁止贵族穿俄罗斯传统的长衫,禁止贵族男士留胡须,提倡穿欧式服饰、效仿欧洲礼仪。违反法令者要交税或者当街减去长衫、剃胡须。彼得大帝甚至亲手为反对新政的老贵族剃胡须。但这些改革措施均只针对贵族,不涉及神职人员和农民等,也就是说,大部分人都不是改革的对象。除此之外,贵族必须学法语,俄国宫廷中主要用法语而不是俄语交流。整个贵族社会从衣着、言行举止到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都逐渐欧化,因此贵族和其他阶层人民的距离越来越远。

因此,彼得改革最主要的一个影响就是造成了俄国社会的文化分裂。改革实行后的一个世纪内,俄国社会分裂成了两个不平等的部分:有着欧化世界观和文化价值观的贵族和持有旧的、俄罗斯民族思想的其他社会各阶层。因此,在对比文学选段时,我们可以观察到两个“俄国”,即俄国贵族世界和以农民阶层为代表的其他社会各界,也可以说是“本土”俄罗斯和“欧化”俄罗斯。

在全盘西化之前,俄罗斯的文化底色是土生土长的多神教文化、后来的拜占庭文化和蒙古鞑靼人统治下的东方文化的多元混合体,西化后的俄罗斯是欧化的模式,贵族说法语或德语、效仿欧洲礼仪和穿着、甚至休闲方式(假面舞会、剧院、沙龙等)。

现在我们回到文中开头提到的那个问题,小说毕竟是虚构的。娜塔莎可能并没有其人,她最多只能是一类人的代表或者几个人的结合,托尔斯泰究竟为何要在小说中安排这样两个情节,要让娜塔莎既和贵族一样跳欧式舞蹈、又要让从小受贵族教育的她与生俱来的会跳民间舞呢?

1805年俄法战争打响后,一些贵族精英却整天沉浸在纸醉金迷的奢靡生活中,就像娜塔莎第一次舞会中描写得那样,更有甚者,他们支持法国和拿破仑(比如小说中的皮埃尔·别祖霍夫)。而下层人民却在1812年卫国战争中表现得异常英勇,一些进步贵族开始思考, “我们”说法语,言行举止和法国人没什么区别,现在却遭到法国人的侵略。那些和“我们”不一样的土里土气的俄罗斯人却誓死捍卫“我们”的国家。因此,当时许多人心中产生了一种身份认同危机——“我们”究竟是谁。

至此,围绕着这个问题,在19世纪的俄国涌现了几种重要的社会思潮——斯拉夫派崇尚彼得大帝改革前的“俄罗斯”生活方式 西方派致力于将俄罗斯继续西化 民粹派,他们与托尔斯泰的观点相去不远,认为农民是天然的社会主义者,乡村组织将是一种新的社会范式 【17】,托尔斯泰的这部伟大的创作是在60年代完成的,他和很多思想家一样试图重新找回“自我”,找回“俄罗斯人”。作为一个作家,他自然要通过文学创作来重新创造这个“逝去的民族”。所以,娜塔莎跳俄罗斯民间舞蹈正是找寻俄罗斯人血液里流淌的“俄罗斯性”的一种表现。

托尔斯泰描绘出如此反差之大的两个情节的原因有很多,除了上述的原因外,文化分裂可以导致身份上的分裂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托尔斯泰本身即有“俄罗斯人”的身份,也有“欧洲人”的身份。很多当时的贵族都是这样,在上层社会中扮演欧洲“文明人”的角色,而在私人生活中不由自主地过上了懒散惬意的“俄罗斯人”的生活。正如陀思妥耶夫斯基写的,“我们俄罗斯人有两个祖国:俄罗斯和欧洲”。托尔斯泰笔下的娜塔莎能在大叔家无师自通地跳起民族舞正是这种现象的真实写照。

《战争与和平》历经三个世纪仍不褪色,托尔斯泰也成了不朽的作家,这样伟大经典的创作离不开作家的精湛技艺,更少不了作家的民族责任感。短短的两个情节中足可窥见一个民族的生活图景和一个伟大作家内心的崇高精神境界,这正是这部小说的价值所在。

【参考文献】:

【1】.战争与和平,(俄)列夫·托尔斯泰著,张捷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年1月第1版.

注釋

【1】.Л.Н.Толстой. Война и мир. Том второй.-М.-Берлин:Директ-Медиа, 2015. с. 272.

【2】. 同上. 361页.

【3】.同上, 365页.

【4】.Л.Петровский., Правила для благородных общественных танцев, изданные учителем танцеванья при Слободско-украинской гимназии Людовиком Петровским. – Харьков: Тип. университета, 1825., с. 55.

【5】.Ю. M. Лотман, Быт и традиции русского дворянства (XVIII-начало XIX века)-Санкт-Петербург: Искусство — СПБ, 1994, с. 130.

【6】.Л.Н.Толстой. Война и мир. Том второй.-М.-Берлин:Директ-Медиа, 2015. с. 262.

【7】.同上, 266页.

【8】.同上, 274页.

【9】.同上, 266页.

【10】.同上, 358页.

【11】.同上, 268页.

【12】.同上, 264页.

【13】.同上, 263页.

【14】.同上, 269页.

【15】.同上, 357页.

【16】.同上, 364页.

【17】. 娜塔莎之舞:俄罗斯文化史,(英)奥兰多·费吉斯著, 曾小楚,郭丹杰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8年3月.

猜你喜欢

身份认同托尔斯泰
婚姻中的托尔斯泰
七颗钻石
云想衣裳花想容
美国黑人女性戏剧的文化批评研究
布尔加科夫戏剧创作与身份认同
在性爱中找寻自我
冯小刚电影中的城市空间与身份认同
从后殖民主义解读《藻海无边》中安托瓦内特的身份认同
忘记自己的人
爱心